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回复: 0

[分享] 连续憾负日本选手?四点揭露“天选牛马”张博恒的世锦赛败因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3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5年雅加达体操世锦赛男子全能决赛,桥本大辉战胜了中国名将张博恒获得了全能冠军。关于这场比赛,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说的。整体上讲,结果还是比较符合赛前预料。而之所以是这样的结果,也是一切有迹可循。
1.webp


一、规则变更与这场比赛的竞技实力

首先先解释一下本周期体操规则的几个重要变更。
很多人看到,在巴黎奥运会上,张博恒的全能可以比出88分多,全能决赛哪怕是失误了也超过86分,可这场比赛只比出84分,冠军只有85分,是怎么回事呢?
在本周期,男子体操的各个项目,如自由操、单杠等,原先是计入十个难度最高的动作,被修改为计入八个难度最高的动作。这就意味着,你成套中难度最低的两个动作(比如一个B组+一个C组),是不会被计入成套难度的。同时,为了与其他项目对标,跳马的难度被普遍砍掉0.4。因此,如果是同样的发挥,在本周期比出来的分数要比上个周期低上很多。
而且,奥运会上的完成分尺度,往往比起奥运年后的第一届世锦赛要相对宽松。在奥运年后的第一届世锦赛,因为裁判普遍要适应新规则,所以完成分往往相对严苛(例如本届世锦赛女子体操预赛平衡木完成分无人上8),在这种情况下,全能成绩往往会被压得更低。
如果粗略的估计的话,奥运会时的成绩,在本周期大概会被减掉2.5-3分。(另外,规则上也有一些加分的补偿,部分动作,如柳金等的组别上升,以及高难度下法在本届比赛中会得到额外加分补偿,所以情况会稍复杂一些)
换句话说,张博恒本次全能决赛比出的84.333分,放到去年奥运会时,大概差不多是87分出头的水平,在桥本大辉受伤的情况下仍然足以锁定全能冠军。而桥本大辉本次全能决赛比出的85.131分,放到去年奥运会,应该是接近88分的水平,大概与张博恒去年奥运团体的发挥相近。这是一个相当优质的发挥。
2.webp


本届全能的第二个规则调整,是全能比赛由六人一组,缩减到四人一组
这就意味着,全能比赛更快的轮转速度。以往的全能决赛中,一共24个人,六个人一组比同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有两个器械是“闲置”的,运动员可以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以一个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轮转。以往的男子全能比赛,一般会比三个小时左右。
但是,本周期的全能比赛,被调整成4个人一组,一共六组。全场没有闲置器械,几乎每时每刻,所有的器械都有运动员在热身或比赛。这样全场的轮转速度极快,运动员的休息时间大大减少。以往运动员平均的两个成套之间间隔六人次,现在被缩小为四人次,那对运动员的体能考验更为严峻,运动员恢复起来也更为艰难。
另外,在本周期新增了一项额外加分制度。除了鞍马外,其他所有项目如果在落地的时候钉住,会获得额外的0.1分的加分。这一个规则也算是国际体联为了迎合观众设下的规则,毕竟看下法站没站住,是观众最容易懂,也最直观的评价点,就像跳水的水花一样。那些下法站住的成套,观感上确实会好于器械上完成相对细腻但下法蹦了一步的成套,于是设下0.1的加分予以鼓励。
也就是在这种规则之下,张博恒与桥本大辉再一次走上了全能的对决。宿命中的对手,在经历21年的极限绝杀(张博恒以0.017的优势险胜)、22年的针锋相对(桥本大辉扳回一程)、23年的相向而行(桥本大辉前往世锦赛并夺冠,张博恒参与亚运会两人未交锋)、24年的双双折戟(桥本大辉受伤竞争力下降,张博恒全能自由操失误导致全能冠军被冈慎之助捡漏)之后,两人终于又站在了同一个赛道上,上演巅峰对决。
3.webp


二、相近的实力,因缘际会下的遗憾败北

总的来说,张博恒与桥本大辉的理论实力确实是相近的。
但是,总的来说,这届比赛之前,我对张博恒拿下全能冠军的期望并不算乐观。(参见:逆袭的草根与意难平——2025雅加达体操世锦赛中国队名单解析)。原因在于,这几条新增的规则对张博恒,特别是张博恒在面对他的主要对手桥本大辉与冈慎之助时,都不太有利。
张博恒与桥本大辉,两人的天赋、能力、技术水平都是相近的。张博恒的相对短板是体能,桥本大辉的相对短板是吊环的天花板制约了他的上限,而张博恒的吊环是他的强项。
但是两人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伤病的累积。
没错,桥本大辉也有伤,在巴黎奥运会时,桥本大辉的伤病直接影响了他甚至日本队的稳定性与得分能力。在2023年世锦赛时桥本大辉的伤病也严重影响了他的发挥导致预赛发挥不佳,全能甚至只比到队内第三。但是给体操迷的即视感是——
桥本大辉会受伤,但是伤病之后,每次都能活蹦乱跳地蹦起来
张博恒会受伤,但是因为国内延绵不断的比赛需要他去争取成绩,张博恒的伤是会累积的
这是两人最本质的分别。
不只是中国需要张博恒出成绩,湖南队也需要张博恒出成绩。在这种情况下,张博恒很难获得一个相对较长的、可以自己安排的休息恢复周期。甚至在全锦赛时,因为团体决赛张博恒少比一项鞍马,导致湖南队的成绩不如预赛,赛后张博恒被千夫所指,“全能选手就应该随时准备好上六项”的指责声此起彼伏,由此可见一斑。虽然理论上日本队的比赛更多,更频繁,但更高的康复水平与运动员更大的自主选择权(而非被中国领导各种赶鸭子上架)最终带来了两人伤病累积程度的不同。
用体操迷的话说,桥本大辉是日本队的“天降紫微星”,张博恒是中国队的“天选牛马”,这背后的身份标识,某种程度也决定了两人的命运。
4.webp


我们知道,张博恒一直有相对严重的脚伤。而严重的脚伤则制约了张博恒自由操的发展。张博恒的自由操曾拥有全世界最难技巧串之一的前直720前屈两周,从出道时的强项,到现在最容易崩盘的项目,其背后展现的就是伤病累积的过程。
在2024年全锦赛上,张博恒的自由操就多场出现两串以上的失败,动辄比出10+、11+的成绩以至于放弃全能比赛。在奥运会全能决赛上他脚伤爆发自由操失败错失冠军,在2025年张博恒在全锦赛上再度自由操失误,在队测里自由操上演崩溃套,只比出9.533的超级低分,这意味着张博恒的脚伤比起去年来,并没有明显的缓解,甚至还有可能加重了。
而且,脚伤的另一个很严重的副作用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脚伤,你是没法多练下法的,特别是没法练习下法的落地
你不可能用你身负重伤的脚,去千锤百炼“钉”那一下。这是反人性,也反科学训练的。
所以,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一切的时候,这场比赛的结果就看的很清楚了。
张博恒在今年难得的顺下了自己的全部六项成套,他与桥本大辉的理论实力也是相近的,但是——
过于快的轮转放大了他体能的短板。这场比赛里,第四项跳马时两人跳马能力相近,但已经出现了0.2的完成差距。到了双杠项目(第五项)他出现松腰动作失败导致D分损失0.4同时完成分也有不少损失,单杠(第六项)的发挥也不是他的最佳水平,被桥本在最后一项上打爆。
而脚伤的累积导致下法落地钉住的0.1加分他很难吃到。而下法钉住却是日本队的“刹手锏”。冈慎之助因为特别擅长“钉”,经常在国内的全能比赛中拿满五个项目的0.1bonus。桥本大辉在本场也拿到三个钉住的0.1加分奖励。而张博恒只钉了一个项目,进一步放大了他和桥本大辉的差距。
最终的结果,完全是能力相近的两个人最终分差的合理展现。桥本大辉展现了他恐怖的实力,在全能的24人中,他六项分别是第1、第1、第1、第2、第3、第4,最终战胜了张博恒,拿下了含金量极高的一届世锦赛全能冠军。
5.webp


三、成功的烟雾弹与失败的烟雾弹——复盘巴黎奥运会时的男队中国领导选人心态

这场比赛的结果,让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去年巴黎奥运会时男队的选人心态。
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烟雾弹战术。比如,中国体操队也曾经摆过烟雾弹,而众所周知的吴柳芳,就是烟雾弹战术的受害者(中国体操是怎样逐渐衰落的——复盘2011体操世锦赛
中国队的烟雾弹实际并没有奏效,反而自己却被其他队伍的烟雾弹所影响。例如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前夕,中国队收到了俄罗斯队主将、2018年全能冠军达拉洛杨跟腱断裂的消息,自以为团体冠军稳稳当当,于是放弃了得分能力更强的张博恒,选择了有赞助商支持的林超攀。没有想到达拉洛杨在东京奥运会前上演“医学奇迹”,光速复出,而选择林超攀而非张博恒的这个决定最终也成为中国队东京饮恨团体的直接原因与导火索。
在巴黎奥运会上,日本队其实也放出了“烟雾弹”。
国内选拔赛一直排名第一的桥本大辉,在巴黎奥运会前受伤,状态下滑极大。当时,桥本大辉建议日本队换上替补土井陵辅,但是日本队综合考虑了桥本大辉的伤情(勉强能比赛,还不到不能比的时候,但成套得分能力与成功率都存在大幅度下滑)后,选择了让桥本大辉继续上场,封锁情报,这背后本质也是一种“烟雾弹”。
最后的结果,是直到奥运会的预赛时,中国队才知道桥本大辉其实也有较严重的伤病。在预赛里,桥本的自由操、鞍马、单杠全部崩盘。但是这个时候,中国队已经无法进行人员调整了。
6.webp


中国队能在最后一项单杠之前领先日本队3分,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桥本大辉的伤病让日本队的得分能力本身就损失了2-3分。考虑到日本队在单杠项目上的统治级能力(参见:强单杠化与去单杠化——中日男子体操不同路线的战略分野),如果双方全都顺下来并全员健康,中国队的胜算并不算高。
而这一“烟雾弹”,却着实影响了中国队领导选人时的心态。
中国体操队之所以会派出巴黎的五人阵容,其根本原因大家也都很清楚了。在领导以奥运金牌为KPI考核的高压之下,选择了优先保证最稳定的金牌点,因此可以稳定夺得双杠金牌的邹敬园和可以稳定夺得吊环金牌的刘洋被提前锁定了阵容。余下的人则配合这两人形成“补项牛马军团”,在孙炜受伤的情况下,张博恒+肖若腾+苏炜德成了唯一的一个能补上其他所有项目理论短板的组合,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后面发生了什么,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好的,那我们开一个if线。如果桥本大辉的伤病没有被日本队封锁,而是被中国教练准确得知了,或是桥本大辉被换成土井陵辅,那各位有没有想过,中国领导层的选人策略会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呢?
在金牌至上的KPI下,之所以刘洋能被选上阵容,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刘洋上阵的话,吊环金牌是几乎100%稳定的
而对比之下,张博恒的全能金牌,在领导的视角里,并不是100%稳定的
张博恒金牌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他有一个与他旗鼓相当的对手——桥本大辉。
所以,从领导选人的视角上,张博恒的全能金牌,只有50%的把握。
因此,从极端功利的角度上来讲,为了刘洋的吊环金牌,削减张博恒全能金牌的成功率,会被领导视为一个正确、精明、应该被选择的策略。而同时为了冲击一下团体的宝座,我们只能派出理论最高但也最不稳定的苏炜德去搏一把。领导的视角与算盘,全都是建立在桥本大辉健康的前提下,并且在桥本大辉完全健康的情况下,这个计划,也绝对称得是“功利性合理”的
那如果,真相——桥本大辉受伤了,他比不好,这一点中国领导完全知晓呢?
那逻辑,就全都变了。

7.webp


领导会明白,当桥本大辉这一对手消失的话,张博恒的全能金牌,理论上是会与刘洋的吊环一样,是一块有把握并且优势极大的金牌。那最后的排兵布阵,也必然会倾向于“保护他”而不是“损耗他”。
领导也会明白,当桥本大辉比不出上限时,中国队是没必要选择上苏炜德去这么极端地拼难度的。我们哪怕选择侍聪去上低难度的跳马,自身背着一个中错甚至大错开局一样有希望去搏下团体金牌,毕竟日本队的上限也削弱了。(不过这次世锦赛也看得出来,侍聪的跳马是真的很难用。预赛的4.8都跳炸了,这还是他狠练了一年的跳马以后的)
选人的逻辑就会全部变化,我们很可能就不会看到刘洋+苏炜德这么极端的组合,就像蝴蝶效应与多米诺骨牌一样,所有的一切全都重来了。
毫无疑问,2011年东京世锦赛时中国体操队的烟雾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的烟雾弹。它没有给中国带来更好的理论得分能力,反而引发了队内的混乱与排兵布阵上的畸形。
而2021年东京奥运会俄罗斯队的烟雾弹,与2024年巴黎奥运会时日本队的烟雾弹,则是一个成功的烟雾弹。它成功地让对手(中国队)误判,最终都派出了错误的排兵布阵,最终收获了累累硕果(团体冠军+全能冠军)。
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队放烟雾弹,最后成为了笑话,甚至看得有点“傻缺”,而对手的烟雾弹则能成功呢?从上面的回顾与复盘中也可见一斑。
对于客观、公正、追求运动健康发展的队伍来说,对手的烟雾弹往往是无效的。这些队伍并不会过多关注竞争对手的能力如何,而更关注的是自己能否进步、提升,能否更加科学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行,按团体得分能力选人,一切服务于团体的共同利益,那对手的烟雾弹自然无论怎么放都不会影响到自己。
而对于急功近利、本身队内勾心斗角的队伍来说,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自己能不能拿到更多的利益,考虑的是短期能不能应付上级的考核,考虑的是名次而不是得分能力,考虑的是内部如何“合理的”分配利益,那这种情况下,对手的排兵布阵就成为了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队会被对手的烟雾弹扰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8.webp


而且这种现象并不只在体操,在很多项目中都有体现。像2016年奥运会,中国女子举重队原本派出的是侯志慧,后来听说75公斤以上级的卡什利娜比不了了,于是急匆匆地把侯志慧换下来换上75公斤以上级的孟苏平来追求一块更“手拿把攥”的金牌。最后孟苏平在压力之下发挥的大失水准,仅以一公斤险胜。中国举重队欢欣鼓舞为换人成功举杯欢庆,而这一切背后我却只能感受到短视、可笑与悲哀。
一个健康、强大的体育系统,应该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绝对实力​​。它的决策应基于“我怎样才能做到最好”,而不是“对手怎样了我该怎么办”。而当后者成为主导逻辑时,说明这个系统已经失去了自信和定力,变得​​投机、脆弱,容易被外界风吹草动所左右​​。这种系统性、文化层面的短视,是最深沉的悲哀。领导的决策在自己的逻辑体系内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已经被异化,它服务于官僚系统的考核,而非运动员的成长和体育事业本身的发展。
四、一些杂谈,张桥二人之外的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全能选手与黑马,未来的复杂格局

其实,这届全能比赛,比起最后的“双雄对决”,原本大家更期待的剧情,是“三国演义”。
在今年,奥运全能冠军冈慎之助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在今年多次比出了85分以上的成绩,完全有实力与张博恒、桥本大辉竞争。
在实际比赛中,冈慎之助也长时间一度占据总分的榜首。只是因为在自由操项目出现大崩溃(有一说一,他在预赛中也比出10.2的惊人的低分),被苏炜德附体比出了11.8的超低分,导致直接出局。
但这背后,虽然冈慎之助未能取得靠前的全能名次,却不可小视其全能上限与能力。他这一次到雅加达,应该是伤病未愈(国内选拔时便出现过因伤退赛的情况)加上感染流感导致状态崩盘,但健康的冈慎之助绝对是中国队不可小视的对手。尽管中国绝大多数体操迷并不喜欢冈慎之助的性格张扬,厌恶其去年奥运会全能捡漏金牌,甚至有人反感其相貌的粗犷与油腻,但战略上却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对手。如果冈慎之助在完全健康的状态下,他凭借自己的高完成分与冠绝全部选手的超高钉住率击败张博恒或桥本大辉并非痴人说梦。而拥有桥本大辉与冈慎之助的日本男子团体,以及极具潜力的同样有不俗全能实力的新人长谷川毅、川上翔平与角皆友晴,目前的理论实力已经将中国体操男队拉开了一段距离。

9.webp


另外,俄罗斯队的马林诺夫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潜力选手。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俄罗斯队多年被禁止参加大赛,而马林诺夫则比出过84+的全能,并仍然处于成套与能力的上升期。这次马林诺夫原本不打算参加全能,所以我之前估计对手时并未考虑过他。但他临近比赛时突然宣布恢复全能并参赛,并在全能预赛中杀入了第一组。因为伤病困扰,他的全能只是勉强恢复,吊环甚至只有3分多的难度,但已经能够给名将们带来一定威胁。在未来能比团体时,在马林诺夫的带领下俄罗斯或许有一定冲击到中国队的可能,不能小视。
这次比赛最大的黑马,来自瑞士队的塞伊弗特,而他最终也成功获得全能铜牌,这是赛前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塞伊弗特在自由操、鞍马、单杠上展现了很强的竞争力,更可怕的是,瑞士除了塞伊弗特外,另一名选手也杀入了全能前十(预赛第七)。当一个国家拥有两名全能悍将时,其团体就非常好配,这意味着本周期的瑞士男子体操很有可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前的瑞士男子体操依赖归化来自中国的李东华出成绩,而本周期他们很可能成为团体比赛中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来自哥伦比亚的巴拉哈斯。因为其名Angel被中国的体操迷戏称为天使弟。巴拉哈斯拥有很高的难度,但因为在小国训练所以细节相对较糙,被大家称为“难度糙男”。制约他的主要是极其不给力的国籍(哥伦比亚是个体操小国)导致始终无法获得较高贵的裁判缘,在东京奥运会单杠决赛上,在难度高出冈慎之助0.7的情况下被对手通过完成分逆袭绝杀。巴拉哈斯并不缺少理论实力,但要克服的困难非常多。
此外,还有一个没有出现在大家视野的人我们也不能遗忘。来自乌克兰的科夫顿,因为本国战争与经费不足的原因最后与乌克兰体协闹僵,转国籍去了克罗地亚。这样在转国籍的这几年里他无法复出比赛,但是科夫顿本身却拥有很强的理论实力,始终是全能奖牌的冲击者。这次科夫顿没有出现在世锦赛的赛场上,不代表他不存在。或许在几年之后他会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为人们带来新的惊喜。

10.web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09:15 , Processed in 0.19391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