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回复: 3

[综艺大观] 《旁观者》《寻她》撤档,陈坤舒淇带不动票房,文艺片生存为什么难?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10-2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电影《旁观者》《寻她》撤档,两位导演都写了小作文。
比起电影,他们的小作文写的更自我,也更让人动容,但这依旧很难改变现实。
事实是,这两部电影是因为拍片和点映不太理想而撤档的。
陈坤主演的《旁观者》的预售截止10月22日甚至不到5万元,被调侃“赚不回剧组的盒饭钱”。
1.webp


《旁观者》导演发文

2.webp


3.webp

  
票房,始终是套在文艺片头上的魔咒。
换句话说,在某种意义上更希望得到奖项认可的文艺片,在商业市场是先天不足的。
而对电影本身来说,越是普及,文艺片要得到认可的难度就越高。
4.webp


《寻她》导演发文

同样风格的《下一个台风》与《阳光俱乐部》都是撤档后又定档的,其中黄晓明主演的《阳光俱乐部》目前预售票房只有几十万。
5.webp


舒淇、陈坤这些名字没有拯救影片于万一,当然,也几乎没有人能拯救。
三金影后周冬雨加上少年偶像刘昊然的《燃冬》票房只有2600多万,且大都是第一天产生的。
黄轩主演的《乌海》票房只有1500万,导演是靠着借贷拍片的,因此在票房不理想时,他也写了小作文。
6.webp


7.webp


8.webp


9.webp


胡歌国民级偶像,他的《不虚此行》,票房仅2737万,但收获是帮他拿下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无论是导演还是艺人,很难在文艺片上有力挽狂澜的作用,除非有突发事件。
比如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上映7天票房只有几百万,而后制片人方励下跪,引起舆论发酵,让该片的票房最终达到了4500万。
10.webp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艺片是不屑于市场反馈的。
尤其是内娱,文艺片对国外拿奖,买版权,成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第六代导演的代表,娄烨甚至做出过不拿龙标就硬要去国外参赛的举动。
这些作品中不乏对人性的探索与对社会的思索,但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炫技。
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后,就有不少致敬这种风格的作品,方正的构图,对比鲜明的色彩。
11.webp


爱森斯坦采用手持摄影机进行拍摄,这种拍摄方式突破了传统固定机位拍摄后,致敬他的人也很多。
其他诸如库布里克更新了跟踪镜头的使用,还有大家熟知的蒙太奇从戏剧到电影的延伸等等。
很多导演在电影中,除了故事,也沉醉于这些新技术和新的表现手法。
从19世纪以来,摄影技术艺术一直在高歌猛进,直到胶片时代的结束,这些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超越了电影故事叙事的存在。
但公众也乐见其成,因为技术的不普及,公众对电影是仰视的,新奇的技术和表达方式足以让观众满足。
而电影节的评审们,也更愿意看见技术的革新,表达的突破,以及各类深度思考。
即使故事性差一些,他们也能体谅并综合影像效果给予综合评判。
而故事性、好看、能看懂、流畅则成了商业片才会追求的效果,而商业片在大众印象里要的就是曲高和寡。
12.png


但进入本世纪以来,摄影设备迅速普及,以往遥不可及的技术变得触手可得。
甚至只是普通手机也有可能拍摄出有质感的画面。
数字时代让摄影的成本急速降低,试错成本趋近于零。
在这样的前提下,纯粹的炫技,或者仅仅是使用镜头的美感做隐喻就不够了。
除了画面,观众还需要一个好故事。
事实上,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要在有限的120或者180分钟内,用影像表达出创作者意图并被观众接受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而艺术片,还要在保留炫技的基础上去完成这件事就更难。
13.png


当观众不再为技术惊讶,而故事又不够精彩时,就是艺术片最尴尬的过渡期了。
更尴尬的是,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内娱的文艺片也不一定能在海外获得更好的版权收益了,这个时候,内娱市场就显得重要了。
这个时候的艺术片既保留着冲奖的基因,深刻批判,自我表达、炫技、意识流,又带着想要转型的心思,用大牌找流量,找一些狗血题材,诸如三角恋,难免顾此失彼。
这一阶段的文艺片,在市场上,很难获得高票房,也熄灭了观众、院线对文艺片的热情。
14.webp


事实上,文艺片与高票房并不矛盾。
朱一龙的《河边的错误》票房也超过3亿,虽然这对文艺片来说,已经是接近天花板的存在了。
而天花板则是有些争议的王一博主演的《无名》,票房超过九亿。
但《无名》在大多数时候被归为谍战片,它之所以有可能被归为文艺片是因为该片的叙事方式是非线性的。
但这至少说明,观众对叙述方式的多样性是有容忍度的。
尤其是在过渡之后,文艺片已经从冲奖专业赛道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近些年很多文艺片已经开始知道如何用好的光影去讲好一个故事了。
只要有机会,就能出彩,极其小众的《宇宙探索编辑部》故事小众,没有大牌,票房也取得6300多万
但文艺片在当下,很容易遭遇歧视性排片,这种情况在近一两年尤为显著。
《旁观者》首日排片仅0.3%,几乎等于没有,《寻她》也改为点映后撤档,完全没有发酵时间。
他们甚至连《宇宙探索编辑部》不那么好的机会也没有。
而长期被歧视性排片,观众看不到作品,市场无法培育。
实际上,文艺片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何赛飞主演的《追月》票房只有90万。

15.webp


一位影迷在宣传期间试着与何赛飞连麦聊电影,半个小时的观众达到了60多万,换而言之,对这部作品感兴趣的观众并不少,但影片在电影院只有5、6天就下架了。
国内巨大的观影市场即使再小众的人群也足以撑起市场,但口碑需要时间。
文艺片因为其欣赏需要一定的鉴赏基础,需要比商业片更长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排片场次少上映时间短,票房必然提不上去,久而久之,文艺片在商业院线难受青睐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文艺片就只能在一波又一波的商业片以及院线需要现金流的夹缝中生存。
16.webp


而这个局面,在短期内,可能还很难改变。
如何提升文艺片质量,如何让院线能改变对文艺片的态度,需要的绝不仅仅是热情口号和情怀。
这背后,需要更好的机制和更多样化的放映方式,希望有一天,文艺片也能迎来属于自己的美丽世界。
17.webp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片:拿奖梦醒,票房梦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文艺片生存难,而是主创用于自我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319
发表于 2025-10-2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8 22:29 , Processed in 0.16022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