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颗牙坏了,能掏空我半个月工资。”
牙周炎,就像是潜伏在口腔里的“沉默杀手”,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牙槽骨,不知不觉瓦解牙齿的根基,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种牙不仅费用高昂、动辄上万,过程更是漫长繁琐,让人不禁“望牙生畏”。
然而就在8月11日,成都全球首个针对牙周炎的“牙囊干细胞注射液”正式获批进入临床试验,为我国近十亿牙周炎患者带来了希望。据悉,这款药物只需一针即能无创保牙,有望将治疗费用压至千元左右。
01、只需一针,牙槽骨十分钟实现“重生”!
“人到中年,吃东西都成问题。”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全国35-44岁成年人群中牙周病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不止钱包负担不起昂贵的治牙费用,呼吸、免疫、神经也可能遭遇牵连。
转机在实验室中萌芽。2025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向模拟牙周炎的大鼠注射牙囊干细胞后,发现其牙槽骨厚度显著增长至原来的3倍,牙周组织恢复程度接近健康状态的80%。
更令人振奋的是,这种干细胞来源广泛,无论是自然脱落的乳牙、拔除的智齿还是正畸牙,
都能“变废为宝”,活性高、不会有免疫排斥反应。此外,整个治疗过程仅需十分钟左右,真正实现了“一针再生,随打随走”。
“冻存一次,受益一生。”牙囊干细胞因其取材方便、可长期冻存备用,被视为符合工业化标准的理想“细胞药物”。业界预测,该药一旦上市,单针费用有望控制在5000元左右,且仅需一次输注,就能让患者终身受益。
据介绍,这一技术背后的再生奥秘,源于干细胞强大的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能力:一旦接收到微环境的信号,它们便如一支精准高效的“修复小队”,不仅能定向分化为牙周膜细胞,定向修复牙周组织,在帕金森病、心功能衰竭、抗老化等领域同样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
再生缺损零件,重启生命机体——业内认为,干细胞技术正凭借其独特的生物学优势,不断拓展再生医学的想象边界。
02、不止四川!中国干细胞正全面突围
全球首款牙囊干细胞药物在成都率先获批的背后,是政策的“精准铺轨”——今年2月,四川率先出台《牙囊干细胞制备质量标准》,为“牙源干细胞”从原料筛选到工艺储存的全流程定下了全球首个硬核规范,将细胞活性(≥95%)、储存温差(±1.5℃)等关键指标悉数框定,不容半点模糊。
这一标准的确立,为后续药物申报铺平了“审评快车道”。申报团队在提交临床试验申请时,可直接沿用已获认可的质量框架,药监局无需再回头逐一审核技术细节。正因如此,往常需12–18个月的审评周期被大幅压缩至6个月之内,整个临床试验得以高效推进。
事实上,四川这一亮眼成果只是全国干细胞发展中的冰山一角。2024年9月,海南率先取消干细胞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吸引I’ROM、安斯泰来等多家干细胞巨头日企落地合作;同时,全球首款口服干细胞抗衰成果“赛人瑞stemax”入驻海南三亚机场免税店,并同步上线国内主流电商平台。
据悉,该成果由日本再生医学会前会长、干细胞临床应用第一人泽芳树教授领衔研发,其核心成分Revistem因子经权威期刊《cell》认证,能激活体内休眠干细胞,重塑机体自我更新能力,从根源改善老化,被视为“可口服的青春方案”。
凭借“口服无创”、“指标显著改善”等优势,赛人瑞Stemax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高净值男性群体中迅速走红。京JD东平台数据显示,其用户评价已突破万条,类似“体力充沛,一整天都神采奕奕”“朋友直夸我很有青春感”等高赞反馈频频出现。
在本土技术突飞猛进、积极吸纳国际成果的同时,国家层面也在持续推动触达门槛的降低:2024年11月,北京将造血干细胞移植纳入医保,覆盖12类重疾,患者自付比例最低可至5%;同年8月,5款CAR-T细胞成果全部通过2025年国家医保初审,通过率高达85%,为更多患者减轻“生命之重”。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已构建起“政策破冰—临床落地—商业加速”的完整闭环,尖端生物技术正被系统性地转化为普通人可及、可负担的福祉。正如《人民日报》所强调:科技发展的归宿是普惠于民,只有让百姓“用得上、用得起”,创新才真正具有价值。
03、千亿蓝海爆发,人类未来正被改写
据《中国干细胞行业调查报告》统计,国内干细胞市场规模迅猛攀升,从2018年的474亿元一路跃升至2023年的800亿元,并预计在2026年突破1200亿元大关,年复合增长率持续保持在25%以上,呈现爆发式态势。
截至今年8月,国家药监局已累计批准134项干细胞药物进入临床阶段,覆盖脊髓损伤、糖尿病、帕金森等多种疑难疾病,数量与广度均已跻身全球领先阵营。
从牙周再生、重大慢性病调控到对抗老化,干细胞技术正在系统性重塑生命的长度与质量。正如《Nature》所述:“干细胞的终极目标,是重塑医学对抗生老病死的铁律,让人类摆脱衰弱的桎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