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撰文|杨光
编辑|陈昊
剪辑 | 周诚
出品|汽车产经
一向重视中国市场的日产,又有大动作。
10月10日,日产宣布其LCV(轻型商用车)研发中心正式落户郑州,作为日产汽车研发战略的核心决策者,首席技术官赤石永一的亲临到场也给这次合作赋予了更多战略层面的意义。
赤石永一说,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以中国为核心加速推进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突破,期待日产LCV研发中心能充分运用日产90年研发积淀,推出更多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随着两方合作的落地,郑州一跃成为日产轻型商用车事业的海外重镇,而郑州日产也有了“中国研发、全球输出”的全新使命。
发布会现场,郑州市市长庄建球的承诺也给股东两方吃下了定心丸,他说,我们将坚持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持续为日产汽车在郑发展提供全流程全周期服务保障,实现企业基业长青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共进共赢。
如今,这家已经成立32年的老牌合资车企正进入新能源化以及越野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其目标是3年后重回年销10万,而这也是它在2010年时亲自创下过的峰值。
NO.1
[ 从郑州制造,到郑州创造 ]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研发中心。”
在10月10日日产LCV研发中心授牌仪式举行前,郑州日产执行副总经理毛力民接受了汽车产经网的独家采访。
郑州日产执行副总经理毛力民(左)与易车副总裁、汽车产经网总编辑陈昊(右)交流中
这位1992年便在底特律加入福特汽车,后又在法雷奥、江森、博世、东风日产(含英菲尼迪)等诸多全球知名供应链企业和主机厂有过丰富任职经历的老汽车人,向我们讲述了这一里程碑时刻背后的更多深意。
首先是角色上的变化,郑州日产从“制造者”变成了“创造者”。
按照规划,未来日产LCV研发中心将不止聚焦于国内,而是会与日产全球战略紧密绑定,这也意味着来自中国市场的用户需求和技术趋势,可以快速转化为日产的全球竞争力。
在业界看来,这种模式大大提升了郑州日产的国际地位,更让中国技术成为“原创性突破”,而不再是过去的“适应性改进”。
用毛力民的话讲,经过32年的成长历练,现在也到了该反哺母公司的时候了,“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所以我们有底气去承接这样一个研发中心。”
其次是战略地位的升级。
日产汽车首席技术官、执行官赤石永一(右6)向郑州日产总经理孙延伟(左6)授牌
LCV研发中心是为日产全球服务的机构,今后从这里研发出来的车型也将是日产的全球车型。
以Frontier Pro为例,它既是日产首款由中国主导设计、研发、生产,同时面向全球市场的皮卡车型,也是日产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八个字来形容就是:生于中国,面向全球。
熟悉日产的圈内人士都知道,日本企业对于细节的把控都有着极高要求,也因此毛力民坦言,能够促成LCV研发中心的落地郑州,过程其实并不容易。
[img=960,auto]https://inews.gtimg.com/om_bt/OaSGoDzPDoPY00H3TgEuw8xAWarHRZI8QX-AqP92OYT-wAA/641[/img] 日产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Frontier Pro将于今年底上市
“日方会看你有没有研发的技术能力,还有质量标准,这些硬指标如果达不到的话,他绝对不会给你授权。”
如何让年销超600万辆全球排名第四的巨头放心和下决心?毛力民谈到了三个关键因素。
第一,郑州日产在自己32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所承接的车型国产化工作让日产感到满意,尤其很多产品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堪称经典。
这里插入一个小故事。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皮卡二字在中国的由来。事实上这两个中文字正是由郑州日产在30多年前率先定义的:由于此前在中国市场并没有pickup的概念,于是郑州日产直接把它翻译成了皮卡。
第二,历年来在日产的全球考评当中,郑州日产工厂的排名一直都是前五名的水准,这还是建立在皮卡生产线并不如乘用车生产线自动化水平高的基础上得来的,所以其含金量可见一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今年初郑州日产发布了历时三年由中日两方共同研发的全球多元越野平台‘星核’,这一全新平台能够实现燃油、纯电和混动车型的同步规划、同步设计与同步研发,而旗下的首款新车Z9 PHEV已于今年3月上市,市场反响不俗。
NO.2
[ 是时候重新认识郑州日产了 ]
2025年1月1日,马智欣正式出任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并直接向时任日产汽车CEO的内田诚汇报。
他的第一站并不是花都,而是直奔郑州。
在当天的新车下线(Z9)仪式上,马智欣说,郑州日产肩负着日产在中国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使命,其在研发、营销及渠道方面的成熟体系,以及百万皮卡用户基础,将有力推动日产向电动化、智能化迈进。
[img=960,auto]https://inews.gtimg.com/om_bt/OB00cBVki36Oe-JjRjf__8oMgM2iRfOu1WXYtvr1pHJ38AA/641[/img] 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
数个月后,马智欣再次对郑州日产给出极高评价,10月10日的授牌仪式上,他用简明扼要的24个字,概括了郑州日产未来的新角色、新定位和新使命:“以中国技术支持日产全球事业,用中国智慧驱动全球市场。”
有业内人士指出,日产LCV研发中心的落成,对郑州日产而言是发展的分水岭,尤其是未来更多硬派越野SUV的引入,有助于其打破业界对于这家合资公司更偏商用车属性的固有印象。
这也正是郑州日产所规划的全新发展方向。
毛力民说,一年半前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他曾提出过2+2=10的概念。第一个2代表皮卡+越野SUV,第二个2则代表国内+国外,在这个框架之下,公司去挑战年销10万台的目标。
“我们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一定要铆足劲做好准备,打好基础,然后出口,出口,出口,这是坚定不移要做的。”
[img=960,auto]https://inews.gtimg.com/om_bt/Op4iQ1Mn9E9nLzT-KWvM-qFnEcRyz0hsuHwSSorpmFGxQAA/641[/img] 未来郑州日产新车将通过日产全球渠道进行销售
智利安托法加斯塔港,一台巨大的港口起重机正将一辆辆国产皮卡精准吊装至远洋货轮上,它们即将穿越太平洋驶向澳大利亚广袤的内陆;而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酷热的沙漠边缘,一群当地车主正围着一位中国工程师了解新交付的某品牌电动皮卡的性能参数……
这是官媒近日所描绘的中国皮卡出海画面,也是当下皮卡市场的缩影。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统计,去年中国皮卡市场规模约54万辆,其中出口量已接近总销量的一半,而到了今年,皮卡出口直接实现了对国内市场的反超。
今年1-7月,国内皮卡累计销量15.8万辆,同比下降4.1%,出口则达到了18万辆,同比增长27.6%。
在毛力民看来,郑州日产接下来会好好利用股东双方在海外的渠道资源,东风在国外有自己的渠道,日产会更多,据不完全统计其在全球有近2000家销售网点。
“现在股东双方都愿意张开双臂,欢迎我们的车子迈向全球,明年开始郑州日产生产的日产品牌车型就会通过日产在全球的渠道进行销售。”
他笑言,如此来看的话,自己这个2+2=10万台的目标现在看来定少了。
[img=960,auto]https://inews.gtimg.com/om_bt/OCSjUIiyhnM-0SLDEFWD13z73m5MpbAhpWFB0TANk7A30AA/641[/img] 2024年我国皮卡总销量54.8万同比增长5.3%
中汽协与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显示,在皮卡进城解禁稳步推进的前提下,国内皮卡市场的需求量在2030年时可达100万辆以上,2030年皮卡国内+国外总销量更是可实现200万辆。
而从另一个层面看,随着皮卡车型的乘用化与新能源化,曾经的工具用车开始逐步向高端户外越野属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有望重塑市场格局,也给车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NO.3
[ 写在最后 ]
尽管轻型商用车市场的整体规模并不大,但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日产全球CTO以及日产中国掌门等高层依旧悉数到场,日产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尤其在乘用车领域,N7的热销已被视为一个成功的合作样本,显然,日产也期望将其经验复用在商用车市场。
据我们了解,未来郑州日产将推出包含皮卡、越野SUV和MPV等诸多全新产品,加速向10万辆以上规模迈进。
这家最早在中国市场定义并导⼊⽪卡⻋型,同时也是第⼀个将硬派SUV引⼊国内的⽼牌合资公司,在有了东风以及日产两方股东的优质资源赋能后,能否把握机遇开启新征程,我们不妨再多给它些时间。
[img=960,auto]https://inews.gtimg.com/om_bt/OlFCHSIEtaKqeZfnmE2Nwz_DzrAeJr3uTvE9FtLA4wG7wAA/641[/img] 【以下为当天访谈内容节选】
陈昊:郑州日产作为日产LCV研发中心,它在日产全球战略中扮演什么角色,具有怎样的地位和意义?
毛力民:日产LCV研发中心的定位聚焦于成为日产LCV事业的创新引擎和技术孵化基地,核心是助力日产在全球LCV领域的竞争力提升;
研发中心还将承担更多日产全球车型的研发任务,实现皮卡、CDV等细分领域全覆盖,以技术反哺日产全球市场,进一步助力日产拓展全球LCV事业。
研发中心是日产汽车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一极,是日产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承诺,推动Off-road战略在郑州日产落地的重要载体。
依托研发中心,我们将日产标准、日产技术与中国本土化优势相融合,并将中国市场的电驱化、智能化创新技术快速共享全球,对日产全球化战略形成有力支撑。
陈昊:日产选择把中国作为LCV研发中心,主要看中的是什么?中国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全球领先了吗?
毛力民:总体来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的LCV技术已经具备很强的全球竞争力。特别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可以说是走在了全球LCV产业的前列。
日产选择在中国成立LCV研发中心,一方面是基于中国在市场、技术和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郑州日产在自主研发能力上,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1)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LCV领域形成了综合性产业优势。同时,用户需求多元且迭代迅速,为LCV的电动化、智能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2)在32年的发展历程中,郑州日产通过融合股东方优势,技术实力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实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的跃迁。
今年推出的自主造车平台——全球多元越野平台“星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实现了燃油、纯电、混动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研发、一步到位,这不仅开创了中国皮卡行业的先河,也是全球皮卡行业的首创。
陈昊:郑州日产的产品可以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东风”品牌,一类是“NISSAN”品牌。此次升级为日产LCV全球研发中心之后,未来的产品规划是怎样的?会继续延续两个品牌的发展路线吗?
毛力民:郑州日产是日产汽车在华首家合资企业,在华唯一的LCV生产基地,日产LCV研发基地。同时,还是东风汽车唯一的皮卡事业单元。
作为合资企业,郑州日产将坚定不移推进“双品牌”战略,用高品质产品和领先的技术,擦亮“东风”和“NISSAN”双品牌,为股东双方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能量。
作为日产LCV研发中心,郑州日产将依托全球多元越野平台“星核”和AHT全场景电混科技(All-scenario hybrid technology),开启技术反哺。
以Frontier Pro为开端,郑州日产将继续深化“燃油+新能源”双路径,构建覆盖PU、SUV、CDV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丰富商品线。
陈昊:在全球市场,特别是出口方面,郑州日产有怎样的新布局?日产汽车的全球渠道资源将如何为郑州日产赋能?
毛力民:2026年,我们将重点推进Frontier Pro在全球重点皮卡市场的研发导入工作,日产用户受众面广,且售后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可以凭借成熟的渠道布局和协同效应,为Frontier Pro的全球化征程铺平道路。
郑州日产中牟工厂是日产全球工厂的标杆之一,生产指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32年发展历程中,郑州日产承担了日产全球车型的生产工作,以及本土化改进工作,并且建立起完整的LCV产业链。
如今,依托领先的新能源技术,以及日渐成熟的新能源产业链,郑州日产有能力成为日产新能源轻型商用车的全球生产中心。
陈昊:从全球市场来看,您认为现在新能源皮卡市场需求到了成熟阶段吗?
毛力民:新能源转型正在改变全球皮卡市场的格局,处于需求增长期。
当前,新能源转型正逐渐改变全球皮卡市场的格局,处于明显的需求增长期,但尚未达到全面成熟期。且受不同地区市场规模、技术路线、消费者接受度、政策环境、产业链完善度等因素影响,全球新能源皮卡市场的发展并不均衡。
总体来看,中国新能源皮卡市场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领跑全球,要远远快于全球市场的增速;在拉美、中东、欧洲市场,发展潜力也很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走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前列,在皮卡领域同样如此。今年1-8月,皮卡累计出口20.2万辆,同比增长32%,皮卡已成为中国商用车出口中的最强品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