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20

[汽车资讯] 增程车电池干到80度,真有意义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导语
Introduction


“以后是配置,而不是路径。” 







今年的零跑,令人刮目相看。


刚刚过去的9月,随着月销成功突破6.6万辆,继续稳稳坐在新势力造车销冠的位置上。而在20万元以下的主流大众市场,其俨然展现出了极强的产品孵化能力、供应链管控能力与精准营销能力,正式成为中国车市一股不容小觑的“生力军”。


2.webp


不过,理性客观地讲,虽然迎来了巨大的量变,但结合几项关键财务数据,摆在零跑面前的痛点依旧非常突出:如何继续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

按照目前的状态,的确有些低效。

至于解法也很简单,新车层面需要不断冲高,杀入中高端市场,来获取更丰厚的单车毛利,实现所谓的“量价齐飞”。

而上周,零跑给出了它的答案,家族旗舰——D19。

谈及这辆车长超5.2米、轴距超5.1米的全尺寸SUV,可以说维持了一贯“武装到牙齿”的打法。

譬如,动力有双电机、三电机可选,最快3秒级破百;譬如,智能化方面,搭载高通双8797芯片,综合算力超1280TOPS;譬如,悬架形式,匹配双腔空悬+CDC+主动预瞄;再譬如,外观方面,能够看到前备箱的存在,且整体造型设计具有十足的体量感。

3.webp


其中,最引发大家热议的,当属D19的动力系统。

同一车型,继续增程与纯电两条腿走路。前者搭载80.3度电池包,纯电续航达到500公里,并辅以40L油箱;后者搭载115度电池包,纯电续航超700公里。

看到这样的参数后,不禁发自内心地感叹,“真的太卷了。”

盲猜,按照零跑“价格屠夫”做法,D19的后续定价肯定也会充满惊喜。虽然按照朱江明目前的说辞会保持在30万级,但总感觉最终上市后,25万元甚至更低才是这款全尺寸SUV的主阵地。

毕竟,冲高绝非一蹴而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除了产品到位,品牌的助力也很重要。在C16的基础上,一定幅度地攀升,对于D19来说无疑更加稳妥。

而上周,随着零跑正式将增程车电池包进一步推到80度以上,行业中再次掀起了一个激烈讨论:“都用这么大了,为什么不直接买纯电?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

4.webp


以此为背景,刚好也看到一张“增程车电池容量天梯图”,明显能够发现“做大做快”的趋势十分明显。根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D19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从小鹏,到小米,到理想,再到其它主机厂,大电池增程车将会如潮水般,疯狂涌入整个大盘。


对于这番情景,只能辩证的去看。

实际上,早在全新ES8发布后的专访中,李斌曾谈及:“增程车把电池包越做越大,不就是为了进一步减少增程器的启动,原来你一年还能使用五六次,现在可能一年才使用一两次。每天开车都要背着几百公斤的东西,好像不太合算呀。”

短短几十个字,态度非常清晰。

就我个人,也很同意这番判断。站在整车成本与使用频率的角度,大电池增程车的“边际效应”明晃晃摆在那里。从工程开发的角度,绝不是投资回报比最丰厚的生意。

奈何,如今的中国车市厮杀到这般地步,竞争的惨烈程度已然超乎想象。站在主机厂的角度,只要用户有需求,只要终端能卖车,只要营销有噱头,就有试一试的必要。
5.webp


况且,大电池增程车,的确能够应付更多内陆潜在消费者的用车环境。


也恰恰基于这样背景,回头再来看李斌的观点,只能说:“站在蔚来的角度,出发点没有错,但千万不要试图去教育大家。对于不少车主来说,即便一年就启动一到两次,可增程器与油箱放在那,始终要比几千座换电站让他们感到安心。”

还是那句话,中国幅员辽阔的版图,造就了没有一条技术路线能一家独大。随着接下来,供给端大电池增程车的井喷,今年该板块的销量增势遇冷,相信同样会得到迅速的缓解。

而最近,总有观点不断吹风,“增程车主的下一辆车一定是纯电。”大趋势不假,但按照目前的战况,谁说不可能继续选择的大电池增程车?

由此将视线重新拉回到前文抛出的那一组问题,试图聊聊我的看法。

过去,行业人士总是喜欢用技术底色,来区分增程与纯电,甚至在各个维度制造二者的对立与矛盾。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背后掺杂了太多的利益与目的。

6.webp


眼下,随着新能源转型的浪潮基本盖棺定论,是时候用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它们了。尤其是“大电池增程”的走向台前,我们不应该将其再视为一种路径,而是当做一种配置。


拿零跑D19为例,80度电池包+40L油箱与115度电池包,如同两种互相补充的SKU,大家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就行。

后续,无疑会有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双线并行。消除增程与纯电之间的隔阂,也将有利于降低内耗。

写到这里,文章渐渐临近尾声,最后想说的是,在我心中“各凭本事活”便是最契合中国车市的主旋律。

管你主攻纯电也好,还是两条腿走路,把车卖出去,尽可能的量价齐飞,获得良性的规模效应,日子越过越滋润才是王道。

增程车电池干到80度,真的有意义吗?你说,没意义做它干什么?况且,别忘记,新能源车对于传统燃油车的发起的革命,还没赢呢。

在敌人尚未投降前,恳请枪口一致对外。

责编:石劼   编辑:何增荣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附近零跑店总排队,D19要是真25万起,估计得抢疯,大电池增程确实纠结但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及这辆车长超5.2米、轴距超5.1米的全尺寸SUV,可以说维持了一贯“武装到牙齿”的打法。小编你家的车5.1的轴距吗?啥水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真的有意义,是相当有意义,在固态电池尚未普及之前,在续航焦虑为彻底结束之前有绝对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车险一年也用不上一次,那还不是照样要买,有个发电机,即使不用也安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习惯了任何事都做两手准备,这也是大部分中国人不像外国人喜欢用信用卡道理一样。买车也能映射这一道理,宁可有一定的功能浪费,也要兼顾,以备不时之需,毕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为长途准备一辆车,短途准备一辆车,如果一辆车能满足需求,怎么也比买两辆车划算,而且,谁能预知未来电价油价会怎样?有这样一辆车就完全可以避免被油或电狂割韭菜了。有一个事实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否认,电车没普及前油价最高达到过9,现在才多少?但同样,如果没了油都电车,电价也会涨到离谱,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有这趋势了,买一辆能兼顾,制衡油电,且能满足需求的车,我觉得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意义了,这才是消费者最希望要的。希望作者不要闭门造车,想批判就批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说增程车弄那么大容量电池不如直接买纯电的想法,就好像越野车有的配了两个备胎,有的配了一个备胎,而SUV有的一个备胎也没有。你能说备胎没用??还是配两个备胎一年也用不上一次???无论是增程发动机还是备胎,都是根据自己用车情况的一种选择,各有各的应用环境。很多人都是“可以不用,但是用的时候不能没有”的想法。以我个人用车环境,我觉得这种大容量电池的增程车是最好的选择。生活的北方,一年两次自驾旅行,平时在市内或近郊用车,这种真的是香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车长5.2,轴距5.1,这车应该比较安全,前后轮胎凸出,先撞轮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2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做一个增程模块,需要时装上,不需要时卸下,还可以租用,也可以买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4 18:49 , Processed in 0.19038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