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把蔬菜刚沉如水底,儒艮就急不可耐地一头扎下来了。©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影
近日,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小编在拜访亚斯海洋世界研究与救援中心(Yas SeaWorld Research & Rescue Centre)之行中,参观了“海洋世界”(SeaWorld),并见到了这头名叫“Malquot”的雄性儒艮。
它已经六岁了。据工作人员介绍,“Malquot”的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被拯救的”或“失而复得的”。这头儒艮是2019年被发现,当时它是一头小幼崽,据说出生才一周,健康状况不佳。在阿布扎比环境局(EAD)的救助下,它得以存活。
儒艮(dugong)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主要栖息于温暖的沿海浅水区,吃、且只吃海草。它们是波斯湾海域本土的海洋物种。阿布扎比及其邻近海域有世界第二大的儒艮种群。Malquot作为一头圈养下的儒艮,它的存在为科研工作积累了许多的数据,有助于研究人员收集该物种的行为和生理数据。这些信息,也有助于后续用于支持对野外儒艮种群的保护和管理。
▲上图:正在津津有味地啃菜的儒艮。©Linda Wong 摄影 |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跟负责喂养它的保育人员聊了许久,了解到,在海洋世界的圈养环境中,Malquot作为草食性的动物,跟野外儒艮在自然环境中吃的几乎完全是海草不同。在人工照护环境中,它的唯一的食物就是生菜。并不是特殊的,就是市售的生菜。
工作人员向海潮天下小编详细介绍了这头儒艮的喂养的情况。目前,大概每天投喂21~25公斤的生菜。工作人员准备了新鲜的生菜,用一个管子一样的东西固定住,然后从水面上往下投。那个食物固定器会沉下来、沉到水底,游人们就会亲眼看到它是如何吃菜的。印象颇为深刻。
▲上图:正在津津有味地啃菜的儒艮。©Linda Wong 摄影 |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小编还从保育团队了解到,这头儒艮目前体重为131公斤。一天大概喂5次的样子。
笔者还看到有一个展板,看来这里是有一个名叫“邂逅儒艮”的互动项目,游客有机会通过公园的“儒艮邂逅”项目跟这只Malquot互动,并亲手向它喂食生菜。
▼ 海潮天下·往期相关报道:
《全球儒艮现状与保护需求评估报告(2025)》正式发布!
海洋保护区并非万能药?儒艮体况报告揭示保护区覆盖率的“穹顶效应”
印度首个儒艮保护区获全球认可
▲上图:儒艮没有外耳廓或耳瓣,外耳道口通常是一个微小的孔洞(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到),跟周围厚实的皮肤融为一体,几乎难以察觉。但是,儒艮的听觉系统被认为是非常敏感的。由于儒艮的视力较差,它们高度依赖听觉来感知周围环境,并在水下进行交流。儒艮会发出类似‘唧唧’、‘口哨’等多种声音。科研界普遍推测,儒艮拥有较高的听觉敏锐度(auditory acuity),以弥补其视觉的不足,所以它们对水下声音非常敏感。©Linda Wong 摄影 |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上图:据保育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每隔3~5分钟,这头儒艮就需要浮出水面去透一次气。©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上图:“邂逅儒艮”的招牌。©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
吃菜中的儒艮。©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
吃菜中的儒艮。©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
海洋生物学家、卡塔尔海湾区鲸鲨保护中心执行主任王敏幹教授(Prof.John MK Wong)教授指出,“Malquot现已六岁,已接近性成熟阶段。我们知道,野生成年儒艮是纯粹的草食性动物,其主要食物来源是海草。根据过往记录,一只成年的儒艮每天的海草摄入量通常可达30~40公斤。最新的一个研究做了一个精确的代谢计算,数据显示,基于其热量需求和海草含水量考量,一只儒艮每日最低需要摄入大约40~65公斤的Halophila ovalis海草,或20~40公斤的Halodule spp.海草的新鲜重量。”
▼ 海潮天下·往期相关报道:
无人机揭示波斯湾中部史上最大规模儒艮种群之一
《全球儒艮现状与保护需求评估报告(2025)》正式发布
▲上图:用于投喂生菜的设施,可以沉底。©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
来“打劫”的其他鱼类。©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影
儒艮曾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海水域,但逐渐不见踪影。2022年8月,国际科学家团队宣布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这次访问,让笔者考虑到一种可能性——考虑到目前我国儒艮所依赖的海草床资源不足、无法支持野外种群,如果重引入的话,是否有可能以生菜作为食物来源?
抛砖引玉——对于“儒艮还能重返中国海域吗”这个问题(不是偶尔的路过,而是真正的在这里栖息),你怎么看?
儒艮的尾部。©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
▲上图:一边往上升、一边嘴里还嚼着蔬菜的儒艮。©Linda Wong 摄影 |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上图:阿布扎比的海洋世界(SeaWorld)的入口处。©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
▲上图:儒艮每隔几分钟就需要浮出水面去透一次气。©Linda Wong(CC BY-SA 4.0)
▲上图:亚斯海洋世界研究与救助中心的一个儒艮头骨标本。©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上图:《全球儒艮现状与保护需求评估报告(2025)》发布会摄影 |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于阿联酋
2025年10月12日,《全球儒艮现状与保护需求评估报告(2025)》已经正式发布。欢迎下载:
https://dugong.cms.int/publication/global-assessment-dugong-status-and-conservation-needs
《全球儒艮现状与保护需求评估报告(2025)》封面。©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
▲上图:《全球儒艮现状与保护需求评估报告(2025)》由来自全球的72名作者共同撰写。©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摄于报告发布会
声明:1)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2)本文图片开放版权为(CC BY-SA 4.0),标明来源和作者即欢迎使用
摄影+文 | Linda
编辑 | 海潮君
日期 | 2025年10月14日
海潮天下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致力于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锋平台。我们以科学为锚点,深度解读生态系统的运行密码,追踪最新国际前沿研究,分享创新保护实践——从海洋到湿地,从深海基因库到气候智慧型农业,从濒危物种拯救到生态修复技术,从可持续渔业到BBNJ谈判,从塑料污染条约到减塑捡塑以及绿色金融政策…… 我们追求前沿、最新、有价值。这里是学术服务平台、资讯窗口。用专业守护生命网络,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