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984
注册时间2007-12-3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80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女孩们,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体验?
时不时突然觉得特别焦虑,但仔细想想,好像又没有什么事情值得如此紧张?
又或者突然崩溃,觉得人生无望,为很小的事情痛哭,但过几天又奇迹般地挺过来了?
……
而且这种情绪波动又似乎总发生在月经前,并在月经开始时或者月经来潮后不久迅速好转。
而每次有这样的情绪波动,你一定还听过身边有人这样说:
姨妈要来了吧,所以情绪化;
女性来姨妈就是容易心理脆弱;
你肯定姨妈要来了,所以又变得特敏感;
……
女孩们,千万不要被这些鬼话洗脑!
女性来月经前,卵巢类固醇激素的确会周期性波动,从而影响中枢神经递质,出现情感问题(如抑郁、焦虑、易激惹等),但这并非“情绪化”或“脆弱”,而是一种有明确生理基础的正常反应——如果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医学上称为“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或更严重的经前期烦躁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PMDD)。
换句话说,这是有具体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的疾病,应该得到重视并给予妥善的应对。
女孩们,一定要明白:这不是你的错,不是性格缺陷,更不是性别缺陷。对此,我们只需一种态度:拒绝污名化,理直气壮地关怀自己。
下一次,当你再次感受到这种波动,请先给自己一个内心的拥抱,然后告诉自己:“我感受到了,这是我的身体在经历周期变化,这很正常。”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如何判断自己
是否有“经前期综合征”?
你在每次月经前是否有不适症状呢?不妨来“对号入座”看看,或许其中就有困扰你很久的症状,或者一直被忽略的感受。
A 情绪如同过山车
① 情绪不稳定。平时不那么在意的事也会带来剧烈的情绪起伏。有时会突然悲伤,流泪的阈值低到自己都觉得奇怪。拒绝敏感性增加,他人很小的拒绝行为(例如未接受你的安利,交谈的语气不如平时热情等)都能引起你患得患失的忧虑;
② 愤怒或易激惹。吵闹的邻居、邋遢的狗、升血压的新闻、讲不通道理的网友、愚蠢的领导和拖后腿的同事……那些平时只是“小烦恼”的人、事、物突然都变得难以忍受,莫名的愤怒充斥着你的胸腔;
③ 抑郁、绝望、自我批判。突然觉得自己活到现在真是失败,未来也没啥盼头,不想社交也提不起活下去的兴致,人类要完犊子了,世界和我至少要先毁灭一个;
④ 紧张焦虑或不安。生活当然有压力,但你的感受和实际的情况似乎并不匹配。仔细算算当下的生活压力只是随堂测试的程度,为什么你会坐立不安到仿佛在等待高考出分?
B 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① 对工作、学习、社交、兴趣爱好等日常活动的兴趣显著下降;
② 难以集中注意力,同样的事情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或者更高的精力完成;
③ 容易疲劳或者精力显著下降;
④ 食欲显著改变,过量饮食或对食物有不寻常的渴求心理;
⑤ 睡眠习惯较以往显著改变,嗜睡或者失眠;
⑥ 有失控感或者感觉被压垮;
⑦ 躯体症状如:乳房肿胀或触痛,关节或肌肉疼痛,腹部“满胀”感,体重增加等。
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ACOG)发布的 PMS 和 PMDD 管理指南[1],A 和 B 的情况加起来共满足 1~4 条,且严重到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工作、学习、社交等)的,则诊断为 PMS,如果 A 和 B 的情况分别至少存在一条,且加起来≥5 条,则为更加严重的 PMDD。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 PMS 和 PMDD 和月经周期中的激素变化显著相关,所以诊断时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这些情况必须在月经前一周内出现或显著加重,且在月经开始后数天内显著缓解或者消失,最近一年的大多数月经周期中都有符合诊断的症状出现才能确诊。
如果其它时间也有类似的症状,且未在该时间窗内显著加重和减轻,则考虑为其它疾病。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正视经前障碍
做情绪的主人
为什么月经前会出现这些情绪波动呢?
一方面,月经前来潮前一周卵巢类固醇激素的波动直接导致了这一现象[1]。激素的波动影响了 5-羟色胺、β-内啡肽、γ-氨基丁酸等中枢神经递质的水平以及自主神经的功能,这使得中枢神经系统自带的镇定、抗焦虑机制被削弱。研究发现,当使用 GnRH-a 抑制卵巢活动,暂停卵巢激素波动时,PMDD 的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2];
另一方面,遗传因素影响了经前障碍的严重程度。与不受经前障碍困扰的女性相比,PMDD 患者体内参与卵巢类固醇调节的基因在表达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3]。这解释了为什么同样有激素波动,有些人受到明显影响,有些人却能安然无恙。
卵巢类固醇激素与全身多系统的健康运行息息相关,而基因又是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原始代码”。所以,有这个烦恼的人只能将它视为身体自带的“出厂设置”,既然无法改变,就接受它、正视它、战胜它。
第一要注意自己的心境和身体变化。快要来月经前如果出现不寻常的消极想法,记得反复提醒自己这是激素的恶作剧,世界和我都没那么糟糕,是激素的变化放大了我的负面情绪。在激素的干扰下还能保持理性和生产力,我真是非常厉害!
第二要回应身体的需求。容易疲劳就多休息,精力不济就慢一点,偶尔放纵一下多吃点也没关系。身体的健康舒适永远在第一位。
第三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不适。老生常谈的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对于改善情绪、减轻经前症状也是有帮助的。除此之外,身体有腹胀、水肿时,清淡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利于减轻水肿症状。经前头痛可以通过布洛芬等安全系数较高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控制。如果仅通过改变日常生活不足以缓解痛苦,仍有严重的情绪问题或躯体症状,可咨询妇科、精神科医生采取药物治疗。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也能让各位女性朋友多了解自己一点,多爱自己一点。
参考文献
[1]Management of Premenstrual Disorders: ACOG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No. 7. Obstet Gynecol. 2023;142(6):1516-1533. doi:10.1097/AOG.0000000000005426
[2]Schmidt PJ, Martinez PE, Nieman LK, et al.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Symptoms Following Ovarian Suppression: Triggered by Change in Ovarian Steroid Levels But Not Continuous Stable Levels. Am J Psychiatry. 2017;174(10):980-989. doi:10.1176/appi.ajp.2017.16101113
[3]Dubey N, Hoffman JF, Schuebel K, et al. The ESC/E(Z) complex, an effector of response to ovarian steroids, manifests an intrinsic difference in cells from women with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Mol Psychiatry. 2017;22(8):1172-1184. doi:10.1038/mp.2016.229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飞刀断雨 医学科普作者 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丨兰义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
策划丨张林林
责编丨张林林、张一诺
审校丨徐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