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回复: 0

[科学观察] 美国法院自相矛盾?大疆抓住把柄,发起终极上诉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7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


引言

2025年10月14日,全球民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大疆创新(DJI)就其被列入美国国防部(DoD)“中国军工企业”(CMC)清单一案,正式向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巡回法庭提起上诉。

2.webp

大疆对国防部提起上诉。(来源:大疆官网)

此举标志着该公司与美国政府之间法律博弈的进一步升级。该上诉旨在推翻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于2025年9月作出的一项判决。在该判决中,地方法院尽管认定国防部针对大疆的核心指控缺乏实质性证据,但最终仍以相对武断的理由,维持了将其保留在CMC清单内的决定。
本案的核心法律冲突,在于美国行政部门在国家安全方面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与美国《行政程序法》对行政决策的客观性要求之间的矛盾。大疆的上诉不仅是一场为自身名誉和商业利益进行的法律抗争,更成为检验美国政府在推行对华“技术脱钩”战略过程中,其行政行为合法性边界的一个关键案例。
本文将剖析此案的法律基础、司法先例、地缘政治动因及经济影响,旨在揭示该案如何成为观察中美技术竞争、全球产业链重构以及国际经济秩序调整的一个重要棱镜。
01 法律战场:行政程序与国家安全权限的对峙

大疆此次上诉的依据将集中于行政法程序正当性与国家安全裁量权的界限问题。尽管美国司法体系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中普遍遵循司法谦抑原则,但地方法院在判决中展现的与关键先例不一致的逻辑,为大疆的上诉提供了虽具挑战性但并非不可行的法律路径。
(一)《国防授权法》第1260H条款与《行政程序法》的潜在冲突
美国国防部将大疆列入CMC清单的直接法律授权,源于《2021财年国防授权法》(NDAA)第1260H条款。该条款授权国防部长识别并公布直接或间接在美国运营的、被认定为“中国军工企业”的实体清单。
3.webp


大疆被列入CMC清单。(图片来源:thenewcamera.com)

该法案对“中国军工企业”的定义涵盖两类:其一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央军委下属组织直接或间接拥有、控制或为其代理的实体;其二为被识别为“中国国防工业基础的军民融合贡献者”的实体。该条款中诸如“贡献者”、“关联”等关键术语的定义较为模糊,这赋予了国防部在认定过程中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与此相对,大疆发起法律挑战的核心武器是美国《行政程序法》(APA)。根据APA第706(2)(A)条,法院有权“认定并撤销……任何武断、任意、滥用自由裁量权或不符合法律的机构行为、调查结果和结论”。
这一“任意与反复无常”(arbitrary and capricious)的审查标准,要求行政机构的行为必须基于对相关因素的考量,并能在既有事实与最终决策之间建立理性的联系。大疆主张,国防部在缺乏其与中国军方存在实质性合作证据的情况下做出指定,构成了武断的行政行为,违反了APA的规定。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地方法院的判决逻辑。法院一方面承认国防部未能证实其核心指控,即大疆与中国军方存在直接关联;但另一方面,却依据两点理由维持了列名决第一,大疆获得了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质;第二,大疆的无人机技术具有固有的军民两用(dual-use)属性。这一判决逻辑为大疆的上诉提供了关键突破口,因为它与此前同类案件的司法标准形成了显著冲突。
这种法律解释上的分歧,「反映出行政机构如何利用授权法案中的模糊语言来推行其政策目标,而司法系统则被要求在尊重行政裁量权与维护APA所规定的理性决策标准之间做出平衡」。本案的上诉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对中国企业采取限制措施时,所受到的司法制约程度。
(二)先例的启示:小米与华为两案的分歧
从先例的角度看,2021年小米案的胜利与此后华为案的败诉,共同勾勒出一条充满变数的法律路径。小米案树立了关键裁量标准:法院明确拒绝将企业技术具备两用属性作为列名的充分依据,认定国防部的决定因缺乏“实质性证据”而构成“任意与反复无常”。这一判例为大疆的主张提供了抗辩理由。
然而,华为在系列诉讼中的经历则揭示了“司法谦抑”(judicial defenrence)原则的强大阻力:一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采取行动,法院就不愿轻易挑战其在专业领域的判断,而是尊重行政分支的决定。尽管在2024年雪佛龙案树立的谦抑标准已被推翻,但其主要涉及国内分权,并未影响外交事务上“一个声音对外”的惯常实践。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先例预示,大疆最有效的策略或许是集中攻击国防部决策过程的程序性瑕疵与证据不足,而非正面挑战其在国家安全领域的裁量权。因此,更现实的诉讼目标可能并非完全推翻指定,而是争取将案件发回重审(remand),从而赢得宝贵的时间和战略空间。「延展阅读 大疆“死磕”美国防部,上诉法庭胜算几何?
02 法案背后:地缘政治与经济动因

将大疆列入CMC清单的决定,其深层动因远超法律文本的范畴,实质上是美国在全球科技和经济竞争中,为实现自身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打压手段。法律程序在其中更多地扮演了实现政策目标的工具角色
(一)全球无人机市场的战略遏制
美国国防部的行动,根植于对大疆在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及相关核心技术领域绝对优势地位的战略考量。
大疆被针对的首要原因,是其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在这一高速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疆凭借其制定的行业标准与核心技术优势。这种技术领先性不仅确保了其在消费级市场的霸主地位,更使其影响力深度融入农业、能源及公共安全等众多关键专业领域,构成了其成为美国战略遏制目标的根本原因。
将大疆列入CMC清单,完全符合美国近年来推行的“战略竞争”与“技术脱钩”的宏观政策框架。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限制一家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关键节点的中国“国家冠军”企业,来遏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势头。
这种做法不仅意在减缓中国技术进步的速度,更旨在为美国本土无人机企业,如Skydio等,创造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通过将市场领导者贴上“国家安全威胁”的标签,美国政府实质上是在推行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这是一种以国家安全为名义的产业政策,旨在通过行政手段重塑市场竞争格局,扶持本国产业。
与传统的关税壁垒相比,这种基于国家安全清单的限制措施更为精准和有效,它不仅直接影响销售,还会引发投资禁令并造成严重的声誉损害,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遏制效果。
(二)对美国本土的经济影响
然而,对大疆采取限制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其对美国国内经济和特定行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事实上,美国众多关键行业已对大疆经济高效的无人机形成了高度依赖。从农业领域的精准作业,到建筑、能源行业的基础设施巡检,再到影视制作的标准航拍,其产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工具。特别是在公共安全领域,消防、警察等部门更是普遍依靠大疆无人机执行火情侦察、搜救等高危任务,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与安全水平。
若对大疆实施全面的销售禁令,将直接导致这些行业的运营成本显著上升。市场上的替代产品不仅价格更高,而且在性能、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成熟度方面往往难以与大疆匹敌。这将迫使成千上万的美国中小企业、农场主和公共服务机构面临艰难抉择:要么承担更高的运营成本,要么接受性能下降的替代方案,甚至可能被迫放弃无人机应用。
更广泛地看,大疆在美国的业务生态系统支撑着巨大的经济活动和就业岗位。据行业估计,其在美国的经济活动价值超过1160亿美元,支持超过45万个就业岗位,涵盖销售、维修、软件开发和应用培训等多个环节。全面的禁令将对这一庞大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

4.webp

大疆无人机在美国农业应用广泛。(图片来源:大疆官网)

此外,大疆的供应链也与高通、英特尔等美国芯片企业深度绑定,制裁措施同样会对这些上游美国供应商产生间接的负面冲击。这揭示了美国对华技术遏制政策中的一个内在矛盾:在试图通过打击竞争对手来确保长期技术优势的同时,可能会对其自身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活力造成直接且显著的损害。
03 宏观视角:走向分裂的全球技术秩序

大疆案所反映的美国对华科技政策,其影响已超越双边范畴,正在深刻地重塑全球技术治理格局和国际经济秩序。美国将商业竞争“安全化”的做法,正加速推动全球技术市场从一体化走向碎片化,并引发了各国不同的应对策略。
将民用无人机技术定义为国家安全威胁,并以“军民融合”这一宽泛概念作为制裁依据,实质上是将国际经济规则工具化,服务于其地缘政治目标。这种单边主义行为,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倡导的非歧视和公平贸易原则相悖,给全球跨国科技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美国的政策压力,其盟友及其他主要经济体并未形成统一战线,而是基于自身利益采取了多元化的应对策略,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技术秩序的分裂。欧盟、日本虽在半导体领域配合美国制裁,但在无人机采购中仍保持实用主义策略,持续采购大疆产品。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建立相应的法律反制工具,例如《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和《反外国制裁法》。这些法律框架授权中国政府对遵守外国单边制裁而损害中国企业利益的外国实体采取对等措施,包括贸易和投资限制。
这一系列互动表明,一个统一的、基于市场原则的全球技术市场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技术民族主义”日益兴起的时代,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在优先考虑供应链安全和技术自主,导致全球市场被分割为数个联系松散、相互竞争的区域性技术生态系统。大疆案正是这一宏观趋势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其最终走向将进一步揭示全球技术秩序分裂的深度和广度。
写在最后

大疆公司针对美国国防部提起的上诉,已远非单一企业的法律维权行动。它集中体现了在当前地缘政治格局下,法律、商业和国家安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案的审理与判决,将对中美技术关系乃至全球技术治理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从全球视角观察,美国的单边行动并未获得盟友的普遍追随,反而促使欧盟、日本、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加速推进各自的技术自主或产业自立战略。这标志着全球技术市场正从一体化走向碎片化,一个由不同技术标准、供应链网络和地缘政治阵营构成的多极化技术世界正在形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15:38 , Processed in 0.12288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