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回复: 0

[心情点滴] 抑郁孩子的暖心小秘诀:爸妈敢“松松手”这3件事,孩子反而更愿向阳而生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7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孩子确诊抑郁后,就像变了个人。

以前爱说爱笑,现在整天关在房间里,饭也吃不下几口,作业更是碰都不碰。我逼他出门散步,催他按时吃药,拉着他跟亲戚朋友‘散心’,可他要么哭着说‘我好累’,要么干脆沉默,最后跟我喊‘你别管我了行不行’。”
在心理诊室,这样的父母倾诉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面对孩子的抑郁,多数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急着治愈”——急于把孩子从“灰暗状态”拉回“正常轨道”,却不知这种迫切的“拯救欲”,恰恰成了孩子疗愈路上的最大阻碍。
陪伴过数百个抑郁孩子家庭后,我发现一个反常识的疗愈真相:抑郁孩子最渴望的,从来不是父母的“步步紧逼”,而是有尺度的“适度放纵”。

这种放纵不是放任不管的摆烂,而是以退为进的智慧;不是放弃治疗的妥协,而是给予信任的底气。尤其是在这3件事上,父母“放得越彻底”,孩子越容易卸下防备,慢慢找回向阳而生的力量。
01 放纵孩子“哭出来”:允许负面情绪流动,比强行“正能量”更有效

“不许哭!多大点事值得你这样?”“别总想着不开心的,要积极一点!”“别人都能扛过去,你怎么就这么脆弱?”
很多抑郁孩子的“情绪坍塌”,都始于长期的“情绪压抑”。从小只要表达负面情绪,就会被父母贴上“矫情”“脆弱”“负能量”的标签,久而久之,他们学会了把绝望、委屈、愤怒藏在心里,用沉默或暴躁伪装自己。

而抑郁,正是这些积压情绪超过心理承载力后的“总爆发”。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负面情绪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只会在潜意识里不断累积,最终以心理疾病的形式爆发。

抑郁孩子的闭门不出、情绪失控,本质上是在用“被动攻击”或“自我封闭”的方式,释放长期被压制的情绪垃圾。
真正有效的疗愈,从“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负面情绪”开始。而营造安全的情绪宣泄环境,要从父母主动“暴露脆弱”做起:
“妈妈今天加班到八点,真的好累,现在不想说话,想安静坐会儿。”——让孩子知道,成年人也有负面情绪,表达情绪不可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07:38 , Processed in 0.11972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