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回复: 1

[科技新闻] 成立5个月就夭折,一星机器人是吉利的一盘大棋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2025年10月16日,具身智能领域的明星企业——苏州一星机器人有限公司(OneStar)突然陷入解散风波。
        据多家媒体报道,这家成立尚不足半年的具身智能领域新锐企业,目前已处于解散进程中,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天眼查资料显示,苏州一星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5月9日,法定代表人为潘运滨,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一家具身智能领域的明星创业公司,一星机器人出身为“吉利系”,依托吉利控股集团的生态资源,专注于多模态扩散大模型研发与高精度真机数据采集,致力于打造智能进化机器人。
       
2.webp


        企业相关信息 天眼查
        然而,这样一家处在具身智能风口的公司,却在此时传出解散传闻,走到了清算的边缘。
        经观察者网查找资料,一星机器人的注册地址在苏州工业园区星龙街,这家成立仅5个月左右的公司,目前没有官网,在网上也难以找到公开的联系方式。
        作为具身智能赛道的明星创业公司,一星机器人背靠吉利控股集团生态资源,公司专注于多模态扩散大模型研发与高精度真机数据采集,核心目标是打造智能进化机器人。值得注意的是,潘运滨同时担任吉利半导体平台晶能微电子CEO,此前还曾出任吉利卫星板块总裁,在半导体与机器人交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
        天眼查股权结构还显示,该公司实控人为李星星,持股比例65.66%并拥有51%表决权。
       
3.webp


        相关股权穿透图 天眼查
        公开资料显示,李星星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之子,1985年出生的他毕业于牛津大学,目前还担任吉利集团监事及上市公司澄星股份实控人。
        尽管运营未满半年,一星机器人却已经展现出了强劲的资本吸引力。
        今年8月13日,公司率先获得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等机构战略投资。仅一个月后的9月17日,一星机器人又宣布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
        整体来看,一星机器人的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既包括BV百度风投、同创伟业等一线市场化投资机构,也有苏州基金(管理规模500亿元)、中新集团(苏州工业园区国资背景)等地方国资力量,同时还吸引了蓝黛科技等上市公司及独角兽企业银河通用机器人的参与。
        彼时,一星机器人的成立被视为吉利集团机器人战略的重要落子。
        此前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李传海曾公开表示:"吉利有望从汽车企业转型为全球规模领先的机器人公司。"
        事实上,吉利在机器人领域布局广泛,除一星机器人外,今年6月已投资具身智能明星企业宇树科技,更早前还与优必选、智平方等公司达成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场景落地。而一星机器人自身也已对外投资杭州星尘机器人有限公司。
       
4.webp


        宇树科技官网

        令人意外的是,这家承载多方期待的明星企业却迅速传来解散消息。这家注册地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星龙街的公司,目前既无官方网站,公开渠道也难以查询到联系方式。
        外界对此猜测纷纷,有分析认为公司或自始未明确核心发展路径,运营近半年仍停留在团队组建阶段,尚未进入实质业务开展阶段。
        对于解散传闻,截至目前,吉利集团及一星机器人方面均未作出官方回应。但可以确定的是,一星机器人的解散,并不是吉利集团放弃机器人业务的表现。
        目前来看,具身智能相关产业已经成为了汽车等厂商愈加重视的一环。
        “有智驾,有工业制造能力,也懂汽车的企业,做机器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肯定会下场做。”
        有行业人士对观察者网这样表示。他认为,当前小鹏、小米、理想等公司都已涉足机器人领域,吉利作为具备自动驾驶和工业制造能力且“懂汽车”的企业,具备进入机器人领域的天然优势,必然会布局机器人业务,所以,一星机器人的解散,并不是吉利集团放弃机器人战略的预兆。
        目前,在吉利集团旗下,存在着众多子品牌,如领克、smart、路特斯、极氪、沃尔沃等。长期以来,吉利集团旗下公司的技术路线中存在着较多重复环节,容易导致资源的错配和浪费。
       
5.webp


        吉利旗下业务集团 吉利官网
        此前,吉利集团已经意识到了内部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曾于去年发表《台州宣言》,宣布企业进入战略转型全新阶段。其中提到,要全面梳理吉利各业务板块,厘清业务定位和各品牌定位,推进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融合。
        这一理念也正得到实践。
        10月16日,据港交所官网,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交主板上市申请书。千里科技这家公司就被认为是吉利集团整合内部自动驾驶资源所成立的公司。据悉,该公司以AI创新为核心,提供三种AI原生技术解决方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Robotaxi。
       
6.webp


        相关申请书部分内容截图
        9月28日,李书福还在一场活动中公开为千里科技创始人印奇站台,表示:“我授权给印奇,你多说一点,这是属于你的时代。”
        目前来看,一星机器人业务与吉利重点支持的千里科技存在重叠。
        相关资料显示,一星机器人主要有超级工业场景和FastUMI无本体数据采集两条技术路线,研究如何把生产分解成机器人能去做的任务,通过数据采集和Robot learning相关的方法解决问题。
        而千里科技未来也有重点发展机器人业务的可能,千里的定位是“AI+车”,此前,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也对国内媒体谈到了进入汽车行业的原因:因为认为汽车行业是通往机器人的必经之路。
        目前来看,机器人与汽车的技术复用存在相当的可行性,且千里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机械臂VLA模型与最新的端到端智驾模型使用同一套模型框架,有望在车上广泛应用,让车拥有机器人载体。
       
7.webp


        印奇正在演讲 千里科技官方
        因此,考虑到机器人领域为高风险高回报的新兴业务领域,为集中资源,这次的事件可能也是在表明,吉利选择的是整合内部力量,将重心押注在千里科技上。
        此外,从整合资源的角度来看,一星机器人的成立本身就有一定的矛盾之处。
        资料显示,一星机器人创立时,主要人员构成基本都是外部团队。
        比如,一星机器人此前联合复旦大学姜育刚教授团队、清华大学汪玉教授团队,以及国际知名的FastUMI数据采集团队,共同构建“模型+数据+本体”的研发体系。一星机器人此前还从上海AI Lab挖来了明星研究员丁琰,拥有一星机器人的联合创始人身份和CTO头衔。
        行业人士还表示,一星机器人的布局与吉利集团此前从内部已有资源孵化或整合的思路不同,与集团的资源整合战略并不完全一致。
        从品牌角度看,一星机器人虽与吉利有关联,但定位上与吉利业务并无关联,未来可能与吉利打造主品牌机器人的规划产生冲突,且可能出现子品牌与主品牌竞争业务的情况。
        如果一星机器人持续发展,那么一种可能的路径是,一星机器人独立情况下取得成功,而后被吉利收购,成为吉利旗下的一部分。
        但这也带来了新的疑问,也即目前吉利旗下众多汽车公司都有开展机器人业务的技术积累与发展可能,让一星机器人这一“子品牌”的定位先行,反而主品牌的跟进相对滞后,这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
        目前,据相关媒体报道,一星机器人后续可能会一分为二处理——一是原有吉利相关的基础平台和业务回归吉利汽车集团;二是具身技术团队可能会单独创业,其中,传目前以丁琰为首的技术团队已经遭遇哄抢。
        至于在一星机器人解散后,吉利在机器人业务中下的“一盘大棋”效果具体如何,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星机器人5个月就凉了,就像我花大价钱买的新手机,还没捂热就卡成PPT,吉利这波资源整合倒是学聪明了,不过那些被挖来的大佬团队被哄抢,跟菜市场抢特价鸡蛋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10:59 , Processed in 0.18562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