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692493
注册时间2014-3-1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85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95%下降到0%。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所有的预测都是假设中国市场为零。”近期出席纽约Casa Cipriani举办的Citadel Securities“2025年全球市场未来”会议时,英伟达CEO黄仁勋透露公司在华市场的困境。
随着AI浪潮的进行,英伟达的算力卡成了硬通货,遍布全球各大智算中心,黄仁勋也成了众多国家的座上宾。但地缘政治之下,一门心思只想做生意的黄仁勋似乎被折腾得够呛。
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曾一度让英伟达吃得很饱。在2023年8月发布的2024财年Q2财报中,英伟达曾提到中国市场在其数据中心业务中占比约20%-25%。2024年英伟达在华营收规模达171亿美元,占其全球总销售额的13%。即便此前美国方面对于高性能AI芯片的阻挠重重,但英伟达仍数次选择开发特供芯片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比如算力参数仅是常规版H100的14%左右的H20,据估算在2024年为英伟达带来约120亿-150亿美元营收。
但在今年夏天,一些都归零。
黄仁勋对重返中国市场仍保持着希望,他在该会议上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AI市场,生态系统活跃,美国无法参与是难以置信的。如果中国市场有任何变化——我希望会有,那将是额外的收益。因此,希望我们能够继续解释、沟通,并对政策变化保持希望。”
不过,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短时间内英伟达或难回归中国市场。“鲸落”之下,原本被英伟达掩盖的众多国产AI芯片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哪些将有机会分得一杯羹?
海光信息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高端处理器、加速器等计算芯片产品和系统的研究、开发,目标成为世界一流的芯片企业,为数字中国提供核心计算引擎。作为国产先进微处理器产业的推动者,海光信息以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产品,致力于促进我国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海光信息作为国内少数同时布局高端通用处理器(CPU)和深度学习加速器(DCU)的公司,其主营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海光CPU系列产品兼容x86指令集以及国际上主流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产品能够广泛渗透政务、金融、电信等领域。海光DCU系列产品以GPGPU架构为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商业计算等应用领域。
近期,海光信息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实现归母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第三季度单季,公司营收达40.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60%,环比增长31.38%,创下年内单季度营收增速新高。海光信息将前三季度业绩增长归因于,公司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随着市场销售大幅提升,实现利润总额增长。这表明海光信息在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其高端处理器产品在特定市场(如政务、金融、能源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的需求持续释放,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国庆期间,海光信息斩获大单。工商银行发布了《2025年度海光芯片服务器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浪潮为中标主力,中兴、联想成为备选。显然,上述三家服务器整机方案全部基于国产海光芯片路线。有消息称,此次项目集采总金额高达30亿元。
华为昇腾
基于华为昇腾系列(HUAWEI Ascend)AI处理器和基础软件构建Atlas人工智能计算解决方案,包括Atlas系列模块、板卡、小站、服务器、集群等丰富的产品形态,打造面向“端、边、云”的全场景AI基础设施方案,覆盖深度学习领域推理和训练全流程。
9月18日,华为披露了接下来三年的昇腾芯片规划和演进方向。根据介绍,除了今年第一季度已经量产商用的昇腾910C,明年第一季度将要发布昇腾950PR,明年第四季度发布昇腾950DT。2027年第四季度要发布昇腾960、2028年发布昇腾970。
此外,华为还发布了最新超节点产品 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超节点,分别支持8192及15488张昇腾卡,在卡规模、总算力、内存容量、互联带宽等关键指标上全面领先,在未来多年都将是全球最强算力的超节点。基于超节点,华为同时发布了全球最强超节点集群,分别是Atlas 950 SuperCluster和 Atlas 960 SuperCluster,算力规模分别超过50万卡和达到百万卡。
寒武纪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寒武纪产品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厂商和产业公司,面向互联网、金融、交通、能源、电力和制造等领域的复杂 AI 应用场景提供充裕算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上关于寒武纪的议论非常多。根据公司披露的财报,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实现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295.82%。寒武纪方面表示,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公司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公司以技术合作促进应用落地,以应用落地拓展市场规模,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
寒武纪主要有云端训练(包括思元290)、云端推理(包括思元100、思元270及思元370)等AI芯片,并在性能上展现了一定竞争力,包括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 系列智能处理器。
摩尔线程
摩尔线程成立于 2020 年 10 月,以全功能 GPU 为核心,致力于向全球提供加速计算的基础设施和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强大的 AI 计算支持。目前,摩尔线程的AI智算产品主要包括集群、板卡、一体机等。自去年开始,AI智算成为摩尔线程核心产品和主要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AI智算产品收入占比达到94.85%。
相关产品:MTT S4000(GPGPU)、夸娥(KUAE)GPU智算集群等
壁仞科技
壁仞科技研发高性能通用GPU,打造自主原创的高性能GPU软硬件体系,构建国产智能计算产业生态。首代壁仞科技通用GPU产品基于原创训推一体芯片架构,已在多地智算中心落地,壁仞科技实现中国首个四种及以上异构芯片混训技术落地,突破了算力孤岛难题。合作伙伴包括中兴通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相关产品:壁砺系列(106M、106B、106E、110E)等
风华创智
北京风华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人工智能(AI)和图形渲染领域的GPU领军企业。公司汇集了全球顶尖的科研团队和技术专家,在芯片设计、算法建模、软硬件开发及系统架构设计等多个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客户痛点,推动行业发展。
近期,风华创智推出新产品“风华3号”。据了解,针对存力和运力瓶颈,“风华3号”是国内首款单卡配备112GB+大容量高带宽显存和自研IP的全功能GPU,较国内外竞品,数倍提升了存力,有效地容纳AI大参数模型,突破目前国产GPU显存和多卡搬运的上限,单卡即能支持多用户32B/72B大模型, 多快好省地赋能各垂类大模型业务落地;单机八卡,更是能直驱DeepSeek 671B/685B 满血版大模型,达到了之前不得不多机部署的效果,精度一步到位,满足行业最苛刻的高智能化需求。“风华3号”对DeepSeek V3/R1/V3.1、千问Qwen2.5/3全系列、以及智谱GLM系列大模型兼容度“拉满”,支持多模态模型,实现了“轻量化部署,重量级赋能”的效果。
云天励飞
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是AI推理芯片的领军企业。公司自主研发了神经网络处理器核心IP和芯片,聚焦大模型高效推理,为人工智能的普惠应用提供算力支撑。公司构建AI推理芯片生态,赋能消费者、企业和行业的各类场景,加速推理AI时代的发展,让智能无处不在。
云天励飞自主研发的“算力积木”架构,让芯片能够像搭积木一样灵活组建、灵活扩展,能够在国产工艺下实现算力单元的高效灵活扩展,满足多样化应用场景对AI算力的需求。2023年公司正式发布基于“算力积木”架构打造的DeepEdge10芯片平台,并推出DeepEdge10C、DeepEdge10 标准版、DeepEdge10Max 和 DeepEdge200 四款芯片,提供算力范围覆盖 8T 至 256T,可满足从小型边缘设备到智算中心高性能计算的需求。
中昊芯英
中昊芯英由前谷歌 TPU 芯片核心研发者杨龚轶凡携一批来自于谷歌、微软、三星等海外科技巨头公司的 AI软硬件设计专家于 2018 年创立。公司全自研的中国首枚 TPU架构高性能 Al 芯片"刹那®",用于AI计算场景时算力性能超越海外知名 GPU 芯片近 1.5 倍,能耗降低30%。
“泰则®”大规模 AI 计算集群系统是基于中昊芯英自研的高性能TPU芯片“刹那®”构建的AI计算集群系统,实现了 1024 片芯片的高效片间互联,可支撑超千亿参数大模型的计算与推理。其强悍的系统性能和卓越的扩展性专为处理如 AlphaZero、AlphaGo、GPT 等前沿人工智能模型的大规模计算任务量身打造。目前该系统已在与各地政府、运营商、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建设的多个超大规模智算中心中成功落地。
希姆计算
广州希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希姆计算)成立于2019年,是全球首个采用RISC-V指令集研发数据中心级别高端AI芯片的企业,是RISC-V国际基金会面向AI扩展指令集标准制定的核心贡献单位。公司主营芯片已在一线互联网厂商和运营商智算中心落地多个千卡集群。2024提出【算力即服务】战略,已与多家政企联合推进智能体应用落地,相关方案入选工信部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
其产品STCP920是基于自研RISC-V AI Matrix扩展指令集打造的云端推理加速芯片,通过NeuralScale NPC的专用计算单元、众核脉冲阵列、多级存储架构等技术,实现了高能效比、低功耗、灵活可编程,支持LLM、CV、NLP、搜推等模型,广泛适用于互联网、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工业等场景。
沐曦
沐曦致力于为异构计算提供全栈GPU芯片及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算、智慧城市、云计算、自动驾驶、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前沿领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相关产品:
曦云C系列通用GPU(GPGPU)芯片是针对智算及通用计算的完美解决方案,沐曦自主知识产权架构提供强大高精度及多精度混合算力,可广泛应用于智算以及通用计算、教育和科研等场景。
曦思N系列是面向云端应用的智算推理产品,采用高带宽内存,提供强大的算力和领先的视频编解码能力,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公有云计算、智能视频处理、云游戏等场景。
燧原科技
燧原科技专注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产品,致力为通用人工智能打造算力底座,提供原始创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I加速卡、系统集群和软硬件解决方案。凭借其高算力、高能效比的创新架构和高效易用的软件平台,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泛互联网、智算中心、智慧城市,智慧金融、科学计算、自动驾驶等多个行业和场景。
相关产品:邃思T20/T21(云端训练芯片)、云燧i10(边缘推理芯片)等
昆仑芯
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百度智能芯片及架构部,于2021年4月完成独立融资,首轮估值约130亿元。公司团队在国内最早布局AI加速领域,深耕十余年,是一家在体系结构、芯片实现、软件系统和场景应用均有深厚积累的AI芯片企业。
相关产品:昆仑芯P800(支持8bit推理的GPGPU)等
天数智芯
上海天数智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数智芯”)是中国领先的通用GPU 高端芯片及超级算力系统提供商。天数智芯致力于开发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高性能通用GPU产品,探索通用GPU赶超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自主产业生态,为全产业提供高端算力解决方案。
相关产品:天垓BI-V100(GPGPU)等
天垓100聚焦高性能、通用性和灵活性,支持200余种人工智能模型(数量持续增加),支持通用计算、科学计算、大模型、支持业界前沿新算法模型。模型适配速度快,从容面对未来的算法变迁,为人工智能及通用计算和相关垂直应用行业提供匹配行业高速发展的计算力。
清微智能
清微智能是可重构计算(CGRA)领导企业,核心团队来自于清华大学以及海思、英伟达、苹果、AMD等知名企业,专注于可重构计算芯片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应用。目前已量产TX5和TX8两大系列十多款高能效智能计算芯片,面向智算中心、大模型,自动驾驶智能安防等智能计算场景,提供高性能算力支持,致力于打造自主可控的可重构通用计算生态。
据了解,清微智能目前已量产TX8与TX5两大系列共十余款芯片,为AI智算中心、大模型、自动驾驶、智能安防等场景提供智能算力支持。截至2025年5月,清微智能可重构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超2000万颗,成功实现全球可重构芯片销量领跑。
砺算科技
算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研发高性能GPU的公司,专注自研架构、全自有知识产权,深度掌握GPU大芯片的架构、设计、软件研发和know-how,对处理器生态状况和生态建设具有深厚经验。
7月26日,砺算科技在上海召开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首款GPU芯片“7G100”系列和首款显卡产品Lisuan eXtreme系列。
砺算科技介绍,砺算7G100系列从指令集到计算核心完全自主设计,基于自研TrueGPU天图架构,并自研指令集、自研软件栈。围绕拓展性,砺算GPU支持NRSS动态优化渲染画质,实现对英伟达DLSS(深度学习超级采样)技术和AMDFSR(超级分辨率锐化)技术的对标。砺算科技透露,Lisuan eXtreme系列显卡包含专业版和消费级两大类,预计产品送样时间为2025年8月,启动量产时间为2025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