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1

[科学观察] 研究发现:女性性高潮,没有明显的进化益处,为何得以保留?可能因为这个作用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7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女性性高潮是一个长期困扰生物学家的谜题。与男性高潮不同,男性高潮是射精和精子转移的必要条件,但在女性身上,高潮似乎并不必然有助于生殖成功。事实上,女性在高潮时并不总是需要受孕,而且高潮的发生率也出奇地低,通常需要额外的阴蒂刺激。那么,女性高潮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长期以来,关于女性高潮的演化假说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派认为它在生殖中具有现存的适应性作用(例如促进配偶选择或伴侣关系);另一派则认为它只是因为与男性高潮共用了相似的发育基础,是对男性高潮选择的副产品。然而,这些解释往往专注于人类生物学证据,只解释了性状的修改,而非其演化起源。要追溯一个性状的演化起源,往往需要在其他物种中找到其同源物,即使这些同源物与人类性状相似性有限。
辛辛那提大学和耶鲁大学发表在 J Exp Zool B Mol Dev Evol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提出:人类女性高潮的同源物,是其祖先物种中用于“诱导排卵”的反射机制。随着演化出“自发排卵”模式,这一反射机制对生殖而言变得多余,但它被解放出来,并可能获得了如促进伴侣关系等次级作用,从而得以保留下来。
演化证据一:排卵模式的变迁
为了理解这一观点,需要回顾哺乳动物卵巢周期的演化。排卵诱导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环境诱导(如光周期或温度)、雄性诱导(如交配或信息素)和自发排卵。虽然许多物种的排卵受环境因素影响(这被认为是羊膜动物祖先的状态),但在胎盘哺乳动物内部,主要关注的是雄性诱导排卵(也称反射性排卵)和自发排卵的演化关系。
1.webp


系统发育证据表明,雄性诱导排卵是真兽类哺乳动物中的祖先模式,而自发排卵是一种衍生的排卵模式。诱导排卵在如鼩鼱、刺猬以及食肉目(如猫、雪貂)和兔形目中普遍存在。在这些物种中,交配会触发神经内分泌反应,释放激素从而导致排卵。因此,交配刺激曾是确保排卵与遇到配偶同步的关键适应机制。
2.webp


演化证据二:高潮中的荷尔蒙信号
当观察人类女性高潮的生理过程时,研究发现了重要的线索。人类高潮,特别是通过阴蒂刺激引起的高潮,与神经内分泌激增有关,主要是催乳素、黄体生成素和催产素的激增。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激素激增模式在那些诱导排卵物种(如猫、兔、某些啮齿动物)中,正是触发排卵或维持黄体功能所必需的。例如,在反射性排卵动物中,交配诱导上述激素的激增,这些都是促排卵激素。在某些自发排卵的啮齿动物(如大鼠、小鼠)中,虽然它们会自发排卵,但交配诱导的PRL激增对于维持黄体功能和胚胎植入至关重要。这种在人类高潮中检测到的荷尔蒙激增,被解释为演化上古老的、支持妊娠的角色的残余。
3.webp


卵巢周期示意图

演化证据三:生殖器解剖学的关联
如果祖先功能是诱导排卵,那么刺激生殖器官以触发反射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假设阴蒂是高潮诱导内分泌激增的主要来源。
在许多非灵长类真兽类动物中,雌性生殖器解剖学通常显示阴蒂位于阴道内部或非常靠近尿道口/泄殖腔/泌尿生殖窦的位置,这意味着交配本身能充分刺激阴蒂。
4.webp


然而,在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中,泌尿生殖道分离的趋势导致阴蒂距离阴道口越来越远。人类和其他类人猿的阴蒂很小,并远离阴道。这种解剖学位置上的变化,恰好与自发排卵的演化同时发生。由于排卵不再依赖于交配刺激,阴蒂位置的改变不再影响生殖成功。这种解剖学上的变化,为人类女性在异性性交中高潮的不一致性提供了生理基础。
因此,女性高潮演化自一个古老的、适应性的功能:诱导排卵。随着自发排卵的演化,这一机制变得不再是生殖的必要条件。
女性高潮在人类身上的功能可能并不清晰,但如果它仍有影响(例如促进伴侣关系、收缩子宫等),这些可能是次级作用(或称为前适应),是性状在起源后被重新征用而获得的。例如,羽毛最初并非用于飞行,而是被用于保温或展示,后被用于飞行。同样,女性高潮可能在失去排卵功能后,获得了新的、灵长类或人类特有的作用,例如帮助植入或建立伴侣关系。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7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妹AI 通俗易懂的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13:10 , Processed in 0.16976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