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心情点滴] 8所在京高校“AI”案例入选教育部名单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7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教育部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遴选结果正式公布,全国共30所院校入选。其中,北京地区这些高校案例上榜↓↓↓
第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
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名单
(北京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
“神农百晓”育新农:基于大模型的农学教育智能体集群构建与新农科人才培养
北京理工大学
“云栖”AI赋能高危燃爆实践教学:基于虚实融合的智慧实践教学平台
北京外国语大学
“人工智能+”赋能,重构外语教学新生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I知识中心”建设案例
北京电影学院
智美融合,数创未来 —— 北京电影学院 “人工智能 + 中国审美” 影像育人新范式
北京大学
“厚道”学科大模型赋能医学教育智慧生态建设
北京邮电大学
“智链”——基于计算机学科大模型的“AI+X”创新实践平台
首都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全周期实践智慧养成平台
截止到目前,教育部三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共评选出80个。其中,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连续三次入选。
通过这些北京高校的典型案例,一起来看看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应用:
“神农百晓”育新农:基于大模型的农学教育智能体集群构建与新农科人才培养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运用“神农百晓农学学科大模型”,实现了“师生机协同”的创新教学模式。仅通过上传一张病株图片,大模型便能依托其海量的农业知识图谱与数据库进行精准诊断,并进一步检索文献、定位关键抗病基因,从而生成包含遗传改良在内的综合防治方案。同时,平台将传统需要耗时数年的育种研发过程,转变为课堂上可快速完成的模拟推演与验证,极大地缩短了科研周期、降低了成本,展现出数智技术在赋能未来农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潜力。
“云栖”AI赋能高危燃爆实践教学:基于虚实融合的智慧实践教学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

为解决安全工程、化工、航空航天等高风险领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高危实验难开展、灾害机理难呈现、资源分散难共享”三大难题,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发了“云栖”AI赋能高危燃爆实践教学平台。平台以“Science+VR”为核心设计理念,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将真实实验场景数字化、安全化,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沉浸式学习分子反应、模拟燃爆灾害。平台还融合了大语言模型与专业知识库,构建了AIGC智能助手,提供事故评估和风险分析服务,形成了“师-生-机”三元协同的创新教学新范式。
“人工智能+”赋能
重构外语教学新生态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为解决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个性化培养针对性不强、教师数字素养尚需提升等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全面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的创新实践,以构建智慧教学新生态为核心,通过开发AI助教、智能写作评阅平台、虚拟现实沉浸式课程等一系列智能化工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高效率的学习体验。同时,通过建立教师数字素养AI平台,为教师构建了“诊断-培养-发展”三位一体的专业成长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I知识中心”建设案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系统性解决传统教学中资源碎片化、培养体系设计缺少智能支撑、学习路径难以个性化等核心问题,打造了“AI知识中心”,构建一个贯穿学校、学院、专业、课程直至知识点的多层级、可视化知识图谱,实现了全校教学知识资产的系统化整合。基于图谱,平台不仅能对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进行智能分析与优化,还能为学生构建“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与能力画像,并深度融合航空航天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形成“一体引领、两翼驱动、多场景赋能”的全校AI知识生态体系。
智美融合,数创未来 —— 北京电影学院 “人工智能 + 中国审美” 影像育人新范式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提出“智美融合,数创未来”的教育理念,构建了“人工智能+中国审美”的影像育人新范式。该范式将中华美学精神深度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全过程。通过重构“智美融合”课程体系,将AIGC工具贯穿影视创作流程,打破传统线性制作模式,并构建了“技术理解、文化表达、数智生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型,致力于实现技术赋能与艺术审美的双向突破,培养兼具AI技术应用能力与深厚传统美学素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厚道”学科大模型赋能医学教育智慧生态建设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MedSeek“厚道”医学教育大模型以优质医学教育资源为支撑,致力于打造医学教育全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大模型首创三层动态知识架构,提供多模态对话和联网搜索选择。目前该模型双轨道运行,不仅在北京大学实现了本地化部署,助力教、学、管、平、研。同时借助合作伙伴超星集团的技术力量,面向全国提供大模型能力,助力全国医学教育发展。
目前,基于MedSeek“厚道”医学教育大模型临床思维训练、自动创建临床教学案例、智能出题等智能体已进入研发和测试阶段。临床操作技能评价、基础实验仿真器、医学思维训练等创新智能体正在加速落地。
“智链”——基于计算机学科大模型的“AI+X”创新实践平台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智链平台聚焦“教育可用、场景可落、能力可转”的目标导向,自主构建多模态、高质量大模型语料库,研发形成全国首个计算机学科大模型,并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智链平台搭建学习广场、实训广场、开发空间等九大数字创新空间,打通知识学习到问题解决、技能积累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实践育人链条。自主研发4个核心智能体,全面支撑“真实问题启发-技术路线导引-模型能力支撑-创新产品落地”,创新实践全周期。
智链平台深度嵌入国家教育智联网建设方案。在教育服务供给侧,平台累计服务全国200余所高校,支撑超万名师生开展AI创新实践,开发智能体产品1182项、文化创意产品294项。在产学研一体化中,平台联合电信、华为等10余家企业开展真实命题合作,推动学生团队在大数据治理、学术不端检测等领域完成应用落地。在教育对外交流中,同步发布海外版,成功部署至南太平洋大学、约翰内斯堡大学等“一带一路”沿线高校,成为“中国教育出海”关键技术支点。
教师教育全周期实践智慧养成平台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研发的“教师教育智慧平台”为基础,汇集了全校教师教育相关的学习平台、实训平台、实习平台和实践平台等平台矩阵,构建了“教师教育全周期实践智慧养成平台”,实现教师教育全流程实践智慧培养。借助多种智能算法,利用PB级结构化数据,建立全学段、全学科、全课型等课堂实践能力常模数据库,勾勒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知识支撑的“课堂画像”。通过智慧平台矩阵建设,聚焦教师教育实践智慧养成的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体系得以构建。
来源:首都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19:01 , Processed in 0.12520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