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此节目由豆包AI播客生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听
现在,应该所有人都会感受到深圳力量了。
第二届湾芯展刚开幕,深圳的半导体设备龙头新凯来,一下子掏出16件杀器,从刻蚀到光学量测装备,从薄膜设备到超高速实时示波器,甚至一下子拿出了两款EDA设计软件。
半导体产业链的多项空白,被填补上了。就像前两天深圳市发改委主任的预告:
新凯来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中国的领导都是很含蓄的,大概率,国产半导体设备应该已经看到破局的希望,产业链自主化或许已经走过了万里长征最泥泞的草地。
这家2021年8月才成立的公司,由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2022年,星光工程部数千人团队整体转入,国家资本加深圳的攻坚能力,组合成了最强政企合作模式。
2025年3月,这家深圳公司光是小试牛刀,就已经震撼了业界,发布的31款半导体设备,每一个都是以前看来难以逾越的高山。
卡在中国人脖子上的那只手,是先从深圳下手的:
现在也要由深圳人把它移开。
娱乐圈有句话,再火你能火过2009年的小沈阳?
毫无疑问,2025年的深圳,会抢走所有的风头。
1
前段时间深圳45周年庆典的那场无人机灯光秀,已经把全世界都吓了一跳。
1.2万架无人机同时升空,30分钟不间断的队列表演,无论是数量还是时间,都刷新了历史纪录;更不用说北斗RTK厘米级定位和5G通信保障。
众所周知,表演用的无人机配置不算高。作为全球无人机第一城的深圳,就这么轻轻松松,秀了一把肌肉。
深圳的无人机产业,只能用深不见底来形容。有人统计过,深圳车程2小时内,有1700多家无人机的上下游企业。
甚至连操刀无人机表演的深圳大漠大,来头都很大。他们刚刚拿到了A轮融资,参与者有:
深圳市引导基金、招商局创投、招银国际资本、深高新投。
无人机不只是一个电子产品,更是工业的集大成者;它背后是航空航天、消费电子、AI、通信技术、高端相机和新能源。深圳人死磕的都是硬科技,就像姜文在《让子弹飞》里说的那样:
又高又硬。
深圳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是全国平均水平近:
8倍。
放眼全世界,也只有硅谷和东京能与之媲美。更可怕的是,深圳科技产业的中流砥柱,是一群20多岁刚毕业的年轻人。
从无人机龙头大疆,到刚刚科创板挂牌的影石,员工都年轻得可怕。
孵化出了大疆的港科大教授李泽湘,走遍了世界科创中心,以色列、硅谷、波士顿,他对这些全世界最伟大的工程师聚集地的评价是:
太慢了。
一个好的创意,全世界很快就会知道,创业者们比的就是落地速度;但在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元件档口,能在24小时内配齐脑机接口创业公司所需的全套零件。
现在,连硅谷的人想做产品,都会飞来深圳。
前几天,美国著名投资机构Andreessen Horowitz发了一封公开信,泣血呼吁美国加注机器人竞赛。他们说,中国凭借本土供应链的优势,已经在机器人领域上领先。
他们特别提到深圳,说深圳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几年之后,他们制造的零件我们根本无法复制:
不只是更便宜,而是任何成本下都难以复刻。
深圳模式,真的把美国人都吓到了。
2
黄仁勋说过,人类历史上,只有三种机器人能真正实现大规模生产——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现在,汽车和无人机龙头企业都在大湾区:
都在深圳。
不出意外,人形机器的龙头也会出现在深圳。深圳的机器人占了中国的半壁江山,难度最高的人形机器人,深圳龙头企业的数量,是北京、上海、杭州的总和。
在所有人都在抢夺的前沿产业上,深圳拥有压倒性的体量和规模优势,展现出了科技创新史上罕见的姿态:
赢家通吃。
更别说科创龙头背后,还有无数跃跃欲试的创业者。
前段时间科创板上市的影石,七成收入来自境外。年轻一代的深圳人,要赚全世界的钱,要融全世界的钱:
资本市场的深圳盛宴,才刚开始。
影石之后,一批高成长硬科技企业,正在排队准备上市。做扫地机器人的云鲸,收入已经干到30亿;3D打印设备拓竹科技,年收入50亿;做便携储能的正浩创新,收入已超80亿;还有做骨传导耳机的韶音,做3D打印设备的创想三维.......
每一家企业背后,都是真实的VC交易量,都是:
全世界的热钱在蠢蠢欲动。
过去几年,热钱在东西方之间左右犹豫不决,只流向确定性最强的方向。所以大家看到,过去两年,迪拜连续超越纽约,成为千万美元豪宅销售最多的城市:
相当于纽约和伦敦的总和。
迪拜问鼎的同时,上海豪宅销售也迎来史上最大牛市。2024年,全国总价3000万元以上的豪宅,上海贡献了:
接近三分之二。
原因很简单,一线城市中,只有上海在拿出核心资源,从黄浦到徐汇滨江,不断制造住宅用地。
与之相比,深圳的超级豪宅一片沉寂,主旋律依然是给市场降温。
深圳2025年的商品房用地计划供应仅100公顷,11年来新低。3000万以上的豪宅,更是只有零星供应。
深圳人不是没钱,前几天看到《2025年世界富裕城市报告》,过去十年,深圳以142%的增长率,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财富中心。
换句话说,过去十年,没有比深圳更快的财富积累速度了。
都是财富奔涌最激烈的地方,上海20w+的顶豪层出不穷,深圳似乎过于低调了。
这和它在产业上展露出的地位野心,似乎并不匹配。
那些风险型、成长型的资本是不可能真正消停的。
深圳只是等一个契机。
3
冯仑在《野蛮生长》里说:
钱是有腿、有性格的、也是有气味的。
中国最优质的一批公司,已经都在深圳了——最好的通讯公司、硬件公司、互联网公司、汽车公司……
过去几年,它们都在向同一个地方聚集。数十家世界500强、中国民营经济500强企业已经把总部放在:
深圳湾。
这个15年前,还是一片滩涂的地方。深圳人填海造陆,填出了6.5平方公里的深圳湾。
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肌体,它的规划,集合了人类对于建造城市的所有智慧——美国的体育场馆、日本和欧洲的商业营造、新加坡的街巷,串联它们的,是深圳独有的价值观。
开发深圳湾之前,深圳做出了一个极具远见的决定:
将最珍贵的海岸线还给市民。
深圳湾因此成了一个真正的现代城市奇观,这个10余公里的滨海长廊和公园群尺度超大,而且完全对公众开放。深圳湾最中心的公园,是全国首个以人才命名的主题公园:
深圳人才公园。
在人才公园,树立着牛憨笨院士的雕塑,那是深圳一穷二白的时候,第一个愿意来投奔的院士,深圳人永远不会忘记他。
实景图
刚刚过去的9月30日,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开业,近300家全新品牌与超6万平方米文化业态都一一落地了:深圳湾美术馆、沉浸式剧院、数字艺术中心等。
这也意味着,深圳湾商圈正式迈向了全球一流商圈水平。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全新文化地标,深圳湾文化广场由著名设计师马岩松领衔设计,场馆将于今年年底逐步试运营。
早在筹备阶段,他们就和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等国际文化场馆达成了战略合作。
加上后海片区的各色商圈、赛场剧场、科技总部、自然生态,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超级欢乐场。
深圳湾文化广场效果图
可以预料,随着深圳湾万象城二期盛大开业,以及深圳湾文化广场落成开幕,这里必将成为汇聚科技、艺术、国际高端商业为一体的:
世界级湾区枢纽。
一年前,经过295轮竞价,深圳湾卖出了深圳历史上最贵的一块土地,总价185亿。拿地的开发商,是两家地产头部企业,华润置地和中海地产。
它的周边,是与华润置地息息相关的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深圳湾万象城和深圳湾文化广场,是中国华润大厦“春笋”、深圳字节跳动后海中心、联想深圳总部、小米国际总部.......
可见在这样世界级的CBD板块,能有这样的宅地并坐拥深圳湾海景视野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华润置地在后海中心20年了,他们始终坚信这片汇聚全球领军企业的价值高地,应该拥有一座地标住宅。
为此,他们请来了冠绝全球的地标建筑设计领军者KPF亲自操刀。关于KPF,建筑行业的朋友都知道,世界上12座最高建筑中,KPF设计了其中的6座。
KPF总裁James von Klemperer也深度参与了进来,他曾亲手操刀过深圳的好几座超高层。
这一次,他们为深圳湾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更多想象力。一个强强联手,承载深圳湾封面价值的地标住宅正呼之欲出。
毫无疑问,未来几年,深圳的城市封面上,将出现它的身影:
深圳湾天际线的又一代表。
示意图
过去一年,富豪们都在等它的消息。预计十月份,它就要正式面世了:
深圳湾澐玺。
这份让市场久候的期待,不止源于后海近10年唯一住宅用地的稀缺,更在于它对“静谧奢华生活”的重新定义——这不仅是一处居所,更是一场关于自然、艺术与内心的深度对话。
未来通过深圳湾的空中连廊的串联,业主的日常将徜徉在高端商业之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包叔。
深圳湾澐玺,从一开始就没想做 “随波逐流的高端住区”。它旨在国际都会的澎湃心跳之处,营造一方静谧桃源。
整个项目不追求转瞬即逝的潮流设计,而是以经得起时间淬炼的永恒地标为目标,用细节里的沉淀美感塑造国际先锋人文住区。
更为难得的是,他们试图在繁华与宁静间寻得精妙平衡,让商圈的活力、艺术的温度、自然的静谧互不打扰,却又能无缝相融,最终回归居住本质:
与自我、与世界温柔对话。
4
深圳湾澐玺的周边全是传奇。
它的身前,是科苑路创新大道,串联了科技创新最牛的粤海街道办,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腾讯、华为、中兴、创维,随便一家实验室、创新中心拎出来,都是国之重器;
它身后,则是深圳势头最猛的总部集群。繁华程度足够对标香港中环,和对岸的维多利亚湾夜景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未来,市民们可以经由空中连廊贯通的深圳湾商业、公园、办公楼,走到人才公园,在最美的海景下谈恋爱、散步、骑车。
想象一下,在深圳湾的核心,有一种生活叫澐玺。从深圳湾大街空中连廊和地下通道,可以走到几乎所有地标建筑,全球大师联袂设计的建筑,就此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全世界有很多伟大的公司、有无数海景、更有数不清的CBD,但像深圳湾这样把三者放在同一个画面里的:
全世界只此一家。
从滩涂到CBD,深圳湾就像一份凝练的国家简历,把四十年来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摆在所有人面前。
深圳湾的今天,离不开华润置地的努力。2008年,从市政府手中接过深圳湾体育中心代建任务开始,华润置地的命运就和深圳湾紧紧相连了。
深圳湾澐玺楼下不远处,就是深圳湾口岸,半个小时时间,就可以到香港市中心。
深圳湾澐玺的几幢超高层建筑,看起来就像是科创之都的:
东大门。
我问过包叔,深圳湾为什么不继续填了?他说,你看看地图:
再填就到香港了。
冯唐曾经对比过深圳和上海,他说,上海是外国人把东西卖到中国各地的城市:
而深圳,是中国人把东西卖到全世界的地方。
亚马逊卖家最多的城市,是深圳;全国对外专利申请最多的城市,也是深圳。
社交媒体上,很多人在怀念2018年的夏天,那时还没有贸易战,经济增速还有6.8%,抖音刚刚兴起,房价还在上涨.......
以后,人们注定也会怀念2025年的深圳,技术突破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创业公司接连上市,深圳制造卖到世界每个角落,面对着一个被人为割裂的破破烂烂世界,深圳人在努力缝缝补补。
大家怀念的不是某个具体时间,而是那些充满希望的日子,一切都还来得及,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