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回复: 1

[科学观察] 上任14小时辞职,一周内闪电复职:马克龙导演的政治马戏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3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曹华麟  莱顿大学区域研究所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

引言:一出“政治马戏”
在巴黎政治的舞台上,刚刚上演了一出现实比戏剧更荒诞的剧目。上周一,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在组建新政府仅14小时后,便宣布辞职,创下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短命总理”的尴尬纪录。当地时间周五,在经历了几天毫无结果的政治磋商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做出了一个出乎外界意料的决定:重新任命勒科尔尼为总理
1.webp


同一位总理,在同一个星期内,辞职又被复职——这一戏剧性的“旋转门”操作,赤裸裸暴露了爱丽舍宫的政治危机。

笔者认为,勒科尔尼的“闪辞”与“闪回”,并非总统个人的心血来潮,而是自去年议会选举以来,法国政治碎片化、总统权力被架空的必然结果。马克龙的这一无奈之举,标志着他剩余18个月的任期,已提前进入“跛脚鸭”状态。这场危机不仅动摇了法国的政治稳定,更对第五共和国建立以来以强势总统为核心的半总统制模式,提出了根本性挑战
01  “一日总理”的诞生:碎片化议会下的政治瘫痪
此次危机与去年马克龙推动的提前议会选举脱不了干系——该次选举未能产生任何拥有绝对多数的政治力量,无论是总统所属的中间派联盟、左翼联盟,抑或是极右翼的“国民联盟”,均未达到控制议会的席位门槛,由此形成的“悬浮议会”为当前的政治僵局奠定了结构性基础在这种碎片化的权力结构下,政府的每一次立法,尤其是关键的年度预算案,都必须在议会中艰难地寻求跨党派支持。
2.webp


在这样的僵局下,勒科尔尼辞职的核心原因在于,他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的政治气候下,他接手的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在不向反对党做出重大妥协的前提下,组建一个能够获得议会信任的政府。反对党,尤其是左翼和极右翼,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他们拒绝任何形式的合作,并将对新政府立即发起不信任投票。勒科尔尼的辞职,宣告了马克龙试图通过小范围人事调整来解决结构性政治危机的幻想彻底破灭。
3.webp



02 “跟墙说话”:马克龙的政治孤立与各派的强硬立场
在勒科尔尼辞职后的几天里,马克龙在爱丽舍宫紧急召见了各反对党派的领导人,试图寻找化解危机的出路。然而,这场本应是寻求共识的对话,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毫无结果的独白,并进一步凸显了总统与议会各派之间不可调和的深刻对立。
4.webp


图注:2024年法国议会选举结果

根据路透社报道,各党派对马克龙重新任命勒科尔尼的反应,几乎是压倒性的负面。极右翼“国民联盟”党派领袖玛丽娜·勒庞警告:“所有帮助马克龙拖延时间以实施这一可耻操纵的政党,都将在下一次选举中被追究责任。”这表明,极右翼已将此次危机视为在未来选举中进一步攻击马克龙的政治资本
左翼阵营的反应同样激烈。强硬左派“不屈法国”党团领袖玛蒂尔德·帕诺指责马克龙“想要通过厌恶和愤怒来统治”,并预言他的离任“不可避免”。
一位与会者在会后向媒体抱怨,与总统的谈话就像“对着一堵墙说话”,这生动地反映了马克龙日益加深的政治孤立。
5.webp


在这种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下,马克龙最终选择重新任命勒科尔尼,是在所有尝试均告失败后的无奈之举——他已无法找到一位能够弥合议会分歧、获得各方最低限度接受的新总理人选
03  预算案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与治理的现实困境
这场政治闹剧的背后,悬着一把现实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政府必须在10月13日这一硬性截止日期前,向议会提交2026年的国家预算草案。根据法国宪法,预算草案提交后,议会拥有70天的时间来辩论和通过预算案。错过这一截止日期,将意味着整个立法程序的延误,甚至可能导致政府在明年年初陷入停摆。
这给刚刚复职的勒科尔尼带来了巨大压力。他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至少任命财政、预算和社会保障三位关键部门的部长,以便能够将预算草案提交给内阁。根据路透社的分析,这份预算草案的核心目标,是将明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从今年的5.4%降至4.7%到5%之间。尽管如此,勒科尔尼排除了左翼所要求的对亿万富翁征收2%财富税的提议。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议会。在没有任何党派拥有多数席位的情况下,这份预算草案几乎肯定会遭到议员们的大幅调整。勒科尔尼此前曾承诺,不会动用宪法第49.3条——即允许政府在未经议会表决的情况下强行通过法案的特殊权力。因为他清楚,此举几乎必然会触发反对党发起不信任投票,从而导致政府再次倒台。
6.webp


这就形成了一个无解的困局:如果坚持预算草案,很可能无法在议会获得通过;如果政府为了争取支持而对草案做出重大让步,则无法实现其削减赤字的财政目标。一些左翼议员甚至怀疑,政府的策略可能是故意让议会在70天内无法通过任何版本的预算案,从而使得政府可以根据宪法规定,通过颁布法令的方式来实施其最初的预算计划。
如果新的勒科尔尼政府最终因不信任投票而倒台,法国将面临去年12月时任总理巴尼耶被推翻后的窘境。届时,议会必须通过一项紧急的“权宜法案”(stopgap legislation),以授权政府在新的一年里进行必要的开支、税收和借贷,直到新政府能够通过一份完整的预算案。虽然这可以避免美国式的政府关门,但它将对公共财政施加严格的限制,并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
04 一场精心计算的豪赌:马克龙能否完成剩余任期?
面对政治对手要求其辞职或提前举行大选的压力,马克龙重新任命勒科尔尼,实则是一项经过精密计算的防御性战略。此举的核心目标,是在避免立即举行议会选举这一高风险选项的同时,试图强行恢复政府的稳定,以维持马克龙本人在剩余任期内的行政控制权。
再次任命勒科尔尼,首先是马克龙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他拒绝向要求提前选举的压力屈服。在当前的民意环境下,提前举行议会选举被普遍认为最有利于玛丽娜·勒庞领导的极右翼“国民联盟”。因此,马克龙的选择,是在不冒更大政治风险的前提下,在当前分裂的议会格局中,寻找一条极其狭窄的治理路径。
7.webp


为了让这一策略得以实施,马克龙给予了勒科尔尼极大的操作空间。据总统的亲信透露,勒科尔尼获得了组建政府和谈判预算的“完全授权”(carte blanche)。这一法语术语意指“全权委托”,表明总统愿意赋予总理充分的灵活性,以吸纳不同政治背景的人物进入内阁,并与各党派就预算案进行最大限度的协商。这是一种试图以总理的政治手腕,来弥补总统自身政治孤立的策略。
然而,这依然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因为此举并未换来反对派的和解,反而引发了更为尖锐的批评。各主要反对党派不仅没有展现出任何妥协的意愿,反而承诺将立即对新政府发起不信任投票。这意味着,勒科尔尼政府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将面临随时被推翻的风险。马克龙寄希望于展现一个忠诚且被充分授权的总理形象,迫使议会中的温和派(尤其是中右翼共和党内部)在国家经济稳定与极右翼可能上台的风险之间做出选择,从而在关键的预算案投票中,换取他们的消极支持或弃权。这本质上是一场旨在“以稳定压倒分歧”的政治买卖
05 国际地缘政治的涟漪:一个被内政牵绊的“全球总统”
这场深刻的国内政治危机,不可避免地将对法国的国际角色和马克龙总统的地缘政治雄心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马克龙一直试图将自己塑造为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导人,积极介入从乌克兰战争到中东冲突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然而,一个在国内“政治上具有放射性”的总统,其国际信誉和行动能力将大打折扣。
[img=960,auto]https://inews.gtimg.com/news_bt/Ow3qYplsqP34WWF-LaoznXF1g_9vhI3W9voWlfyVmvyj4AA/0[/img]

在乌克兰问题上,法国的领导力将被削弱。马克龙是欧洲对俄强硬立场的关键推动者之一,曾多次呼吁欧洲加强自身防务能力,以应对俄罗斯的长期威胁。然而,一个连国内预算案都难以通过的政府,其推动增加国防开支、向乌克兰提供长期援助的承诺,其可信度将受到盟友的质疑。国内的政治动荡将分散总统的精力,使其更难在欧盟内部就援乌抗俄等重大议题上,凝聚共识、发挥领导作用。
不论就内政还是外交而言,马克龙都处于一个两难境地——一个被内政严重牵绊的“全球总统”,其外交政策的雄心,最终不得不向国内政治现实低头。法国,这个传统的世界大国,或将因此进入一个相对内向、影响力收缩的时期
结语:第五共和国的黄昏时刻?
勒科尔尼的“回归”,并非危机的结束,而可能是更深层次动荡的开始。马克龙剩余的任期,很可能将在与一个敌对议会的持续缠斗中耗尽
这场危机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预算案或政府的稳定性问题。它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在选民日益分化、中间左右翼政党持续衰落的背景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自1958年建立以来,以强势总统为权力核心的半总统制,是否还能有效运转?更有可能,它为玛丽娜·勒庞及其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在明年总统大选中问鼎爱丽舍宫,增加了筹码。
  • 打卡等级:圆转纯熟
  • 打卡总天数:14
发表于 2025-10-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哥顶的不是帖子,是寂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5 04:28 , Processed in 0.30852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