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心情点滴] 一夜生变!上纽、昆杜网申开放延迟,释放什么信号?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往年10月,上纽、昆杜都应该到了发布招生简章的时候,今年却迟迟不见消息。


根据消息,这两所院校的申请都将延迟开放。


上海纽约大学仅于10月7日在官方公众号发布《2026年本科招生信息速递》,说明招生简章已上报,具体发布等官方消息。


1.webp



而昆山杜克大学还没有官方说明,但根据参加了校园开放日的家长透露,学校的宣讲PPT中注明今年招生简章将延迟到12月1日发布,与去年相比,晚了将近一个半月。


2.webp



这意味着,如果申请截止日期、面试日期、校园日等时间点都没有太大变动,学生的申请周期大幅缩短了。


这对于高考生申请昆杜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这是在释放什么信号呢?


01

— 湾妈看世界 —





上纽、昆杜被美国国会点名

多所中外合办大学停招



就在前几天,美国国会众议院下属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CP发表了一份中美合作办学调查报告,直接对上海纽大、杜克昆山等一批中美合办名校进行了点名。


3.webp

(图片来源网络)


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上纽和昆杜网申开放延迟呢?


随着中美局势的变化,越来越多中美合办项目“凉了”的消息传来...


今年9月开学的时候,有几所大学的新生家长就被气得不行。


刚欢天喜地送孩子上大学,转身就接到学校通知:项目关停了。


4.webp



事发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与中国多所高校的合作项目。


包括:首都经贸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郑州西亚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简直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在中国项目的‘一锅端’。


学生们都一脸茫然无助,家长们万般无奈,这刚开学,专业就没了,找谁说理去?


02

— 湾妈看世界 —



为什么一夜之间说停就停?



首先是政治风向的问题。


去年,美国国会出了一份厚厚的报告,点名很多中美合办学院,说这些项目“帮中国培养人才”。这种指控出来,作为接受联邦拨款的美国公立大学,与中国合作只能收缩。


第二是资金问题。


美国的公立大学收费低廉,大多缺钱,财政赤字像个无底洞。


在需要砍预算维持经营时,最先牺牲的往往就是海外项目。


亚利桑那大学这次撤离,不仅是“外交问题”,更是“没钱的问题”。


第三是治理难题。


中外合办大学不是简简单单两所学校资源对接,还涉及中美两边不同的教学体系、管理模式、财政核算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可能卡壳。


昆山杜克的前副校长就说过:合办大学的难点不在学生,而在治理机制的复杂。
5.webp



03

— 湾妈看世界 —



项目停办了

会有哪些结局?



从以往案例看,中外合办项目停办后,在读学生大概率能被国内高校兜底。


学校会退费、转专业,甚至让学生直接转到更高层次的专业里去。


比如之前有个合办项目关停,二本线录取的学生最后直接进了一本专业,算是“意外之喜”。


真正难的是那些把中外合办大学当“跳板”的孩子


很多家庭选择中外合办,是奔着“双学位”去的:一边能拿国内的985/211学位,另一边拿美国大学的学位。


2+2,3+1,四年读下来,花费比纯出国少,还能拿到中美两边的学位,研究生阶段申请国外大学也容易很多。


但如今项目中断,这条捷径就被掐掉,这些家庭就不得不重新规划未来。


04

— 湾妈看世界 —



中外合办大学凉凉了吗?



这两年,大家看到好多中外合办大学停办,感觉中外合办凉凉了。


但现实正好相反。


教育部最新名单显示,2025年上半年就新批了44个本科合办机构和68个项目,合作院校遍布欧洲、日本、马来西亚,甚至美国也还有学校“换个姿势”继续合作。


香港高校特别受欢迎,不仅在内地建合办大学,还积极与海外名校合作。



香港城市大学宣布和哥伦比亚大学一起开设双学士学位课程,从2026年开始招生。


如果能考上这个项目,四年毕业就能拿到港城大+美国藤校的双学位。


不仅花费少,还能拥有香港和美国的两边的教育资源与人脉, 简直是太香了。


6.webp



05

— 湾妈看世界 —



考虑中外合办大学的家长

要想清楚的三件事



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想让孩子上中外合办大学的家长们,要冷静思考,选择中外合办大学或项目的时候,要看清楚以下三件事:


第一,看学校的兜底能力。


尽量选大牌985/211大学牵头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即便出事,中方的大学也有能力给孩子兜底。


慎选小地方学校的项目,这些项目一旦停掉,可能落得没有书读。


第二,不要把中外合办项目当唯一出路。


如果真想让孩子研究生走国际路线,那托福、雅思这些硬通货必须准备。


这样,哪怕项目突然停了,孩子可以直接申请海外大学。


第三,多元化布局。 


不要盯死中美合办项目。


香港、新加坡、欧洲,甚至日本,都在积极吸引国际学生,路很多,不要执着一条路。


对家长来说,最要紧的不是追逐哪个项目最亮眼,而是认真评估风险,教育是一场长跑,不是投机,关键还是要把成绩抓起来,只要孩子有足够的学术能力和适应力,不管路怎么变,他都能稳健地走下去。





7.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18:58 , Processed in 0.16083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