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回复: 1

[篮球] 2万球迷喊哑嗓!曾凡博第二场中国赛遭DNP,篮网赚够曝光就变脸?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3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昨天晚上,在澳门的篮球馆里,2万名球迷的嗓子估计快喊哑了——10月12日NBA中国赛第二站,篮网对太阳的比赛现场,观众席此起彼伏地响着"曾凡博!曾凡博!"的呼声。可直到终场哨响,坐在替补席最边上的小曾,连一秒钟上场时间都没捞着。
1.webp


上一场中国赛(10月10日),小曾好歹还完成了篮网生涯首秀,替补打了10分06秒,虽然数据栏里只有1次抢断、3次犯规,得分篮板助攻全挂零,但好歹摸了球、跑了战术。结果这场,全队15名球员轮流登场,连双向合同的泰雷斯·马丁都在最后时刻用罚球准绝杀,小曾却彻底成了"观众"。
2.webp


要说球迷不委屈,那是假的。毕竟篮网来中国打比赛,宣传里没少提"中国球员曾凡博"的噱头;毕竟这只是无关战绩的季前赛;毕竟现场观众举着灯牌、喊哑了嗓子,就想看看小曾在主场露个脸。可教练组的态度很明确:这场没机会。
其实从首秀表现就能看出点苗头。10月10日那场,小曾一上场就急着证明自己,防守端倒是积极,可动作太毛躁,刚登场两分钟就连吃两次犯规;进攻端更尴尬——他被安排在底角等机会,结果队友突破分球时,眼神压根没往他那儿扫过,10分钟里连一次出手机会都没有。赛后数据统计,那场篮网17人登场,16人打了10分钟以上,小曾是唯一没得分、没篮板、没助攻的。
3.webp


有媒体人当时就吐槽:"小曾在底角'抽烟',队友传球看都不看他,防守还被后卫点名针对,这哪是锻炼机会?"更扎心的是,篮网主帅费尔南德斯赛后评价他:"得看录像,他场上想做正确的事,但需要利用好时间。"
到了第二场,情况更现实。这场比赛双方拼得凶,太阳的狄龙第三节就六犯离场,篮网和太阳一直打到最后一秒才分出胜负。这种强度下,教练组自然要上更"保险"的球员——比如泰雷斯·马丁,上赛季还在主力轮换里混过,这场用罚球终结比赛;比如杰伦·威尔逊,同样是边缘球员,但防守选位、进攻终结都比小曾稳当。
4.webp


说白了,篮网的更衣室里,"生存法则"比咱们想象中残酷。小曾签的是Exhibit10合同,这种合同就是"训练营体验卡",想转双向合同得靠季前赛硬实力说话。可他首秀没证明自己,第二场又没机会,大概率要被裁。
5.webp


但换个角度想,小曾已经很了不起了。22岁的他,上赛季在CBA场均14.7分,53%命中率、41%三分,还能抢4.6篮板、盖1.6帽,放国内绝对是顶梁柱。可到了NBA,身体天赋、对抗强度、战术理解的差距,就像道看不见的墙。
有球迷说:"季前赛又不是常规赛,让小曾打几分钟能咋的?"其实教练组的算盘更现实——上场时间是"资源",给小曾一分钟,就意味着其他边缘球员少一分钟表现机会。毕竟双向合同只有一个名额,谁不想给更"保险"的人?
6.webp


现在小曾的NBA之旅基本到了尾声,最后一场季前赛(10月18日对猛龙)大概率还是没机会。但咱得说句公道话:能站在NBA的舞台上追梦,能让2万球迷为他欢呼,能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球员的勇气,这已经是成功。
最后想问问各位:你觉得曾凡博的NBA之路真结束了吗?还是说,这次经历会成为他未来更强的跳板?评论区聊聊。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核心要点:一句话总结:本视频为NBA中国赛2025直播解说,聚焦比赛进程、球员表现及战术分析,穿插赞助商信息。总结摘要:1.开场介绍:  1.1赞助平台:腾讯体育独播及淘宝88VIP等合作伙伴;  1.2比赛背景:中国赛2025基本信息及解说团队;2.比赛进程分节:  2.1第一节:太阳队三分领先,布克等球员得分亮点;  2.2第二节:篮网队高度优势,防守失误分析;  2.3第三节:篮网反超,关键球员如托马斯表现;  2.4第四节:高潮对决,马丁和沃尔夫关键得分;3.深度分析:  3.1球员表现:布克、艾伦等得分及效率评估;  3.2战术策略:挡拆、包夹防守效果讨论;4.结束总结:  4.1比赛结果:篮网队获胜分差;  4.2最终评论:整体表现及赛事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0 08:30 , Processed in 0.16914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