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回复: 7

[综艺大观] 嘲笑了陈鲁豫20年,才发现她是对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在这个充斥着噪音的世界里,“安静与倾听”尤为可贵。
作者|冼豆豆
编辑|晶晶排版 | 苏沫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陈鲁豫和她的《鲁豫有约》经历了一场奇特的舆论轮回。这档开播二十余年的节目,一度被视为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代名词,却又因“真的吗?我不信”等网络热梗而沦为笑谈。


2.webp



然而,近年来,她主持的播客节目《岩中花述》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鲁豫在深度对谈领域的探索精神。


随着她的新节目《陈鲁豫·慢谈》与窦文涛的深度对话频频登上热搜,与陈奕迅、易立竞等人的精彩对谈也引发热议,一场关于鲁豫的“口碑平反”正在发生。


3.webp



01


《鲁豫有约》自2002年开播以来,采访过上万名嘉宾,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罕见的长寿纪录。这档被誉为“中国奥普拉秀”的节目,曾是中国电视访谈的一座高峰。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鲁豫的采访片段被切割成碎片传播,“真的吗?我不信”成为她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标签,甚至演变成一个流行的网络梗。


4.webp



事实上,这句被断章取义的话,原本是鲁豫引导嘉宾继续深入讲述的技巧。在完整的访谈语境中,这句疑问往往出现在嘉宾谈及超乎寻常的经历时,是一种表达惊讶和鼓励继续讲述的自然反应。这种主持技巧在访谈专业领域被称为“促进性回应”,旨在营造让嘉宾感到安全的倾诉环境。


更严峻的质疑来自一位教授在视频中的公开批评,他指责鲁豫在与院士握手时保持坐姿,并抨击她跷二郎腿的习惯。然而,这段引发争议的原视频却在网络上难觅踪迹,只剩下单方面的指责在不断传播。


5.webp


若仔细考究,鲁豫在节目中常常身穿短裙,跷腿或许可被视为防走光的得体坐姿。她那瘦小的身躯深陷在采访沙发中,这一姿势不仅是为了舒适,更是职业女性的常见选择。


6.webp



耐人寻味的是,很多男性主持人在节目中常常岔腿而坐,并不雅观,却鲜少遭遇如此严苛的评判。女性主持人因着装要求而采取的防护性坐姿,却常常被误读为不专业,这着实让人思考,我们是否对女性主持人设置了双重标准?


02


在经历了各类“表达型”主持人的炫耀才华式提问、自恋式采访后,观众开始意识到,真正优秀的访谈者,不是在嘉宾面前展示自己的博学,而是激发对方的表达。


鲁豫那种温和的追问、适时的沉默、专注地倾听,恰恰构成了她独特的“倾听哲学”。这种风格与她的好友窦文涛在《锵锵三人行》中的主持哲学不谋而合。在《锵锵》停播多年后,观众更加理解那种“不抢话、只递话”的主持艺术何其珍贵。


7.webp



“好的主持人要学会做配角,让嘉宾成为故事的主角。”这种主持理念的核心在于信任,信任嘉宾的故事本身足够精彩,信任观众的智慧足以理解深度。


近期《岩中花述》的成功更是鲁豫“倾听哲学”的完美延续。这档播客节目中,鲁豫与各界杰出女性的对话展现了她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深度交流的坚持。节目定位为“智性女性的精神衣橱”,鲁豫在其中展现了更为成熟的主持风范,她不再是简单的提问者,而是思想的陪伴者和话题的引导者。


8.webp



她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倾听,更体现在扎实的案头工作和对细节的精准把握。据与其合作过的工作人员透露,鲁豫为采访做的笔记详尽到令人惊叹,她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广博的知识储备,常让嘉宾感到被尊重和重视。


在《岩中花述》中,鲁豫的倾听艺术得到了更充分地展现。她与张春、七堇年等女性的对话,创造了一种安静而深邃的思想空间。这种不追求戏剧效果、注重心灵交流的对话方式,恰恰是当下媒体环境中最稀缺的内容品质。


9.webp



近期的《陈鲁豫·慢谈》,在与陈奕迅的对话中,她以歌迷的视角切入,让Eason自然敞开心扉,谈及音乐创作的灵感与人生低谷的历程;与易立竞对谈时,两位成熟媒体人强强碰撞,展现出专业与坦诚。这些成功的对话证明,鲁豫的风格并非缺乏深度,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深刻。


10.webp



陈鲁豫访谈节目的成功在于它建立了一种“去表演化”的访谈模式,主持人的低姿态反而创造了更好的内容产出环境。这种专业主义在当下“娱乐至死”的舆论环境中是一股清流。


03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观众已经厌倦了喧嚣和表演,开始渴望真诚与深度。鲁豫那种不疾不徐、以人为本的采访方式,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


这种需求的回归,也与鲁豫本人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刷新有关。当她登上《脱口秀大会》的舞台,坦然面对并幽默回应那些关于自己“一天只吃三粒米”的网络段子时,观众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具亲和力的鲁豫。她在节目中展现的对表演者的尊重、对女性视角的支持,都让年轻人对她有了新的认识。


11.webp



与此同时,观众也在成熟。我们开始理解,访谈不是辩论,而是理解,主持人的价值不在于展示自己的智慧,而在于挖掘他人的故事。鲁豫二十年来始终坚持的这种采访哲学,在今天终于等来了它迟到的知音。


在媒体形态急剧变革的这些年,鲁豫的采访风格却始终如一。《岩中花述》可以看作是她对访谈形式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在播客这个新兴媒介中,她依然坚持着那份对深度对话的执着,只是形式更加自由,氛围更加松弛。


当下,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深度访谈类节目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同时代节目纷纷落幕的背景下,《陈鲁豫·慢谈》与《岩中花述》等新节目的成功,证明了优质深度内容的价值始终存在。鲁豫的团队在保持核心风格的同时,也在形式上不断创新,适应着新的传播环境。


12.webp



在这个人人急于表达的时代,懂得倾听反而成为一种罕见的品质。鲁豫的口碑反转,或许正是我们对“倾听”价值的重新发现。


鲁豫和她的节目,就像一位老友,始终在那里,用她特有的方式,记录着这个时代的脉搏。而我们现在终于明白,那句“真的吗?我不信”从来不是浅薄的质疑,而是一种温柔的邀请,请告诉我更多,我在这里,认真听着。


鲁豫多年如一日坚持“倾听与对话”,观众从误解到理解,从嘲讽到欣赏,某种程度上来讲,鲁豫的口碑反转,既是对她个人专业坚守的肯定,也是整个受众群体审美进化的标志。


13.webp



《岩中花述》中,鲁豫与作家的对谈结束时,录音间里有一段短暂的沉默。不是尴尬,而是思绪在空气中流动的自然停顿。这一刻,让人想起鲁豫在《鲁豫有约》中那些被误解的“沉默”,它们从来不是采访的空白,而是留给思考的留白。


我们重新爱上陈鲁豫,也许是因为在这个充斥着噪音的世界里,终于懂得了安静的价值。


14.webp

15.webp


16.webp

17.webp


18.webp



执行主编:罗馨竹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真的吗我不信’是采访界的‘在吗在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不怎了解她,看了她点评脱口秀,简直就是脱口秀评委的天花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与灵魂在某地算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鲁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平反了,太强求了,采访前的功课是记者或主持人员的最基本工作内容,这也成了平反的重点了,傲慢的不懂礼节就是她的态度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3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说脱口秀吧,没有鲁豫点评真的没意思,她的点评精准到位,有深度,有广度,脱口秀不能没有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13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喜欢真的吗?我不信😎😎😎❓❓只是长相一般都邻家女孩❗️访谈节目首先就是放松,主持人不是评委,嘉宾不是神仙‼️没必要高人一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13 08:21 , Processed in 0.29203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