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回复: 11

[心情点滴] 俞敏洪:带孩子旅行,不做知识准备,就是浪费教育机会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凝妈悟语
看过俞敏洪和董宇辉的旅行讲解,才知道过去的旅游真的只是到此一游。
比如在西安博物院的时候,中央大厅有一张特大的都城变迁图,只是在不同颜色的区域写有几个地名。
在没有任何提示信息的情况下,他们滔滔不绝讲了10多分钟,而且没有一句重复的语言,没有一句废话,全是干货知识。
1.webp


包括地理历史、风俗民情、诗词文化、不为人知的冷知识等等,非常细致全面,这些原本独立的知识串联融合在一起,让人听起来津津有味。
他们多次说过,现在输出的知识就来源于多看书
看看他们,再看看我们,真的明白了钱钟书所说的“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
不管是带孩子还是自己去旅游,我们大多就是去过而已,照了一些照片、买过一些好物、吃了几样美食、得到了片刻的放松,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大脑空空地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旅游过程中,对于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好像除了告诉孩子地名、物品名称、很美很震撼之外,就再也不知道给孩子讲什么。
往往是看上几眼匆匆赶路,孩子云里雾里提不起兴趣,我们还以为孩子不喜欢、责怪孩子不懂欣赏。
2.webp


俞敏洪曾经说过:带孩子进行深度旅行,把旅行和对孩子的教育结合起来,让他对世界有深度的了解,同时让孩子热爱世界,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看到文化历史的传承,不要浪费教育机会。
我们可以理解为:带孩子旅行,不做知识准备,就是浪费教育机会
俞敏洪做到了知行合一,他带孩子旅行的时候,就对这句话做了很好的诠释。
他带孩子旅行不是带他们去度假,住豪华的宾馆、吃喝玩乐几天,而是进行一场文化苦旅。
在出发之前的一个月,他就会对目的地进行深刻研究,包括当地的旅游景点、文明遗址、人文历史、背后故事、发展变迁、宗教信仰、风俗民情、社会面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等等,再对路线进行精确设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走完想走的路程。
3.webp


他的感受是,了解这些信息后有两个好处:

  • 第一是,旅行时有的放矢,可以给孩子当导游,让孩子在旅行中学到知识。
  • 第二是,自己也能基于提前的研究,边旅行边记录,作为未来回忆人生的重要素材,人生不会白过。
怪不得他每到一处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原来是在背后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们都知道,现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导游非常难找。
就连俞敏洪这样有影响力、有财力的人,都说好导游可遇不可求,他几乎走遍全国,旅行无数次,也就见过两三个导游能把当地风俗民情、文化历史讲的很透。
所以,带孩子出去旅行,又想让孩子长知识,不能指望遇到一个好导游,还得靠自己。
4.webp


我们在羡慕俞敏洪的知识储备时,也不妨学着他的方式,在带孩子旅行前,也做一番准备。
就像约翰逊说的:个人在旅游时必须带上知识,如果他想带回知识的话。
俞敏洪建议,在旅行前一定要阅读相关书籍,包括当地历史、风俗文化、前人写的游记等等,阅读时做好笔记。这样带着知识去旅行,结合路程中的体验,就能带着更新更好的知识回来。
比如孩子看过《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后,可能对长安的盛世繁华感兴趣,想去西安看一看,那我们就要先带孩子看书了解西安。
5.webp


西安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人文风貌,才能深度体验这个城市。
第一、我们要了解西安在各个时期有什么不同,当和孩子到西安博物院,看到都城变迁图,就有很多知识点冒出来。

  • 西周时叫镐京、西汉时叫长安、隋朝时叫大兴、唐朝时又改回长安。
  • 不同时期西安的具体位置、大小、布局都有很大差异,可以看看立体示意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第二、我们要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
从祖先到奇闻逸事、到王位继承、到封后建制、到关键历史大事件、到王朝败落,选择文字不算太长、活泼的内容,让孩子看懂。
比如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的“镜子”、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开元盛世的景象、安史之乱、甘露之变、长安城的劫难等等
第三、我们要了解不同时期的科技文化。
像唐朝的李白和杜甫的诗文、鉴真东渡、雕版印刷、吴道子的壁画、文成公主和亲等等。
第四、我们要了解现在能看得见的历史。
像唐朝时的含光门、小雁塔、大雁塔、华清宫、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等等,了解这些景点,可以规划一个合理的旅行路线。

6.webp


写在最后:
当然,不止西安,无论是去北京看故宫、去南京逛夫子庙,还是去杭州游西湖、去洛阳访龙门石窟,都需要这样的 “提前备课”。
旅行的意义,从来不是 “去过”,而是 “读懂”—— 读懂脚下的土地,读懂背后的历史,读懂文化的传承。
当我们带着知识走进风景,孩子看到的就不再是孤立的景点,而是一幅立体的 “文明画卷”;我们留下的也不再是空白的记忆,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底蕴。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旅个游还要卷学习,到底累不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个屁  干啥都要教育  累不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商赚钱,不要都拼命去捞第一桶金;薄利多销,后发制人也可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10-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游山玩水可以不了解知识 如果去看博物馆还是先了解一下知识更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活着就为了舒服一点,如果做任何事都要带着“教育”的目的,说实话,活得太累了。当然这也是为什么别人能成功的原因。所以话说回来,我们既然选择了“舒服”的这条普通人之路,就不要过于羡慕他们成功人士的耀眼光芒,毕竟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就是没办法按他们的方式去工作和生活。知易行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玩公知这一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旅游是为了放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刻意为之,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10-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累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18:59 , Processed in 0.29017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