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回复: 20

[心情点滴] “3×8”还是“8×3”?一道小学数学题,引发争议!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一道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成为热点——
有3个盘子,每盘8个水果,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列式是3×8还是8×3?
孩子写了3×8,却被老师判错。
有老师在家长群解释,写乘法算式,先找每份数写在前面,再找有几份写在后面。
1.webp


应列式为:每份数x份数=总数(相同的加数x相同加数的个数=总数)
2.webp


但这让辅导作业的家长直呼不明白:明明结果是一样的,顺序有这么重要吗?
记者注意到,不少家长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3.webp


这位家长去请教了数学老师,老师表示二年级按新教材批改,这些写法都是错误的。
4.webp


有老师解释,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老师要求学生清晰掌握乘法算理。厦门日报报道,福州数学名师卢声怡认为,作为老师更希望的是,当学生写下算式时,能够清楚地知道每个数字在问题中代表的含义。
用大白话说, 在孩子刚学习乘法的意义时,之所以只给出了一种算式,即相同加数在前,相同加数的个数在后,为的是和情境更对应,方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但是,学会了后,后面的要求就没有这么严格了。
5.webp


有数学老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反馈平台上问了这个问题。
出版社在回复中表示:乘法算式的写法或者是符号表达,本身其实就是对乘法定义的一种约定,因此,这种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唯一的,特别是在有具体情境的时候。
6.webp


乘法算式要不要计较顺序,网友们意见不一。有网友不理解,如果乘法有先后,那为什么九九乘法表只背一种顺序?
7.webp


8.webp


9.webp


10.webp


另有网友支招:把单位写上去不就一眼看明白了吗?
11.webp


但也有不少网友支持,认为乘法的一层逻辑还是要明确。“3只5两的梭子蟹和5只3两的梭子蟹,虽然总重量相等,但两者区别很大。”
12.webp


13.webp


14.webp


15.webp


对此,你怎么看?
综合:潮新闻、萧内网萧山论坛、厦门日报、宁波晚报等
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不是引导学生变通思路,想象逻辑和规律,变通思维吗?3*5这样搞不是变成封闭思路强制逻辑了吗?成年人都难弄得清楚更何况一二年级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改革的阵痛,务必会经历的。我们已经从80年代的扫盲进入到了现在思维升华的阶段,让孩子从认识到懂得由来的过程,这也是教改的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我是这么学的,几年前教孩子时发现变成不管顺序了,咋现在又变回去了,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数学逻辑问题,刚入学必须搞懂逻辑是什么,确实不对!还是得改一下!这个只是简单的算法,有些复杂的问题,必须逻辑对,后面才不会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能力,逻辑思维是通用思维。小学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培养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定逻辑模糊不清以后很难解决复杂问题。至于生活中的问题不上学也可以无师自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过程一定是先归类数量再算份数,所以答案也应该按照过程推论来写。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80后的数学就表明被乘数 ,乘数的区别,学渣家长太多,才会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逻辑思维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数学算数问题。8×3,根据问题可知,求水果数量,有三个盘子,一盘有8个水果。8×3是由一份的数量计算出总数,而3×8是得知总份数与每份水果数量后计算水果总数。第一种是一般逻辑,也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方法。第二种是解题逻辑,是运用一切的可知条件解决问题。如果把题目改成,如:小明有3个好朋友在昨天帮他扫地,小明打算每人给8个水果以表达感谢,那小明要买多少个水果才够?如:小明在昨天受到他人的帮助,想每人给8个水果表达感谢,帮助过他的人有3人,小明要买多少个水果才够?你看表达不同,逻辑也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数学答案唯一,但求解的过程并不是唯一的。8×3=24,3×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22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上面怎么说都有理!个人观点拿语文逻辑去解构数学是对数学思维的禁锢,数学要求严谨,但绝不是光扣字眼,很多推衍变化变式都是纯数学逻辑,固话思维对本土数学进步不利,比如现在很多人都会背乘法口诀,可倒过来部分人都懵一下,乘法的逻辑就是相同的有几个,是加法的进阶,不管主体和数量如何换位都不影响结果 何必较真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21:04 , Processed in 0.27346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