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回复: 16

[科学观察] 柳叶刀:一艾滋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超2年,刷新纪录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1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哈佛大学一项发表于《柳叶刀-微生物》的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免疫功能低下者体内新冠病毒的进化密码。研究团队通过对一位晚期HIV感染者长达750天的持续追踪,首次完整记录了新冠病毒在免疫缺陷宿主中的进化轨迹,其突变特征与引发全球疫情的Omicron变种存在惊人的趋同进化现象,为理解新冠病毒变异起源提供了关键证据
1.webp


02

这项研究聚焦的病例具有典型警示意义:一位CD4+ T细胞计数持续低于35个/μL(正常值500-1200个/μL)的晚期艾滋病患者,在未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情况下,自2020年5月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毒在其体内持续复制达776天。研究期间采集的8份临床样本显示,病毒基因组形成了独特的B.1谱系单系群,累计出现68个共识水平突变和67个亚共识水平突变,其宿主体内进化速率(6.74×10^-4 突变/位点/年)与同期社区传播病毒(6.11×10^-4)相当,打破了"免疫缺陷宿主加速病毒进化"的传统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揭示了病毒适应性进化的复杂动态:在持续感染过程中,病毒群体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亚群交替主导现象。特别是在刺突蛋白基因中,检测到10个与Omicron BA.1/BA.2特征性突变位点重叠的非同义突变,其中9个早在2021年11月Omicron全球爆发前就已存在。这些突变包括增强ACE2受体结合能力的S477N、E484K(对应Omicron的E484A)以及促进上呼吸道复制的N679K等关键位点,其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受体结合域(RBD)和NTD结构域表面,与Omicron变异株的突变热点高度吻合
2.webp

慢性感染与病毒基因组谱系总结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团队绘制了病毒群体动态变化图谱:在整个感染过程中,病毒群体呈现显著的动态波动,不同突变组合在不同时间点交替占据优势。例如,第522天检测到Asn439Lys突变与Glu484Lys突变呈现负相关性,暗示病毒群体中存在多个适应性亚克隆的共进化现象。这种复杂的群体结构表明,长期感染中病毒并非单向进化,而是在多种选择压力下维持着高度的遗传多样性。
研究最具突破性的发现是病毒适应性代价的证据链:尽管在宿主体内积累了大量免疫逃逸突变,但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些病毒未引发任何已知的传播链。在比对全球超过800万条GISAID序列后,仅发现9个固定突变在全球流行株中出现频率低于3%,提示病毒在适应单一宿主的过程中可能丧失了传播能力。这种"适应性陷阱"现象为解释免疫缺陷宿主作为病毒"进化死胡同"提供了直接证据。
从公共卫生角度看,研究揭示了全球3990万HIV感染者(其中23%未接受治疗)可能构成的潜在病毒库风险。研究发现的NSP6缺失突变(与I型干扰素反应抑制相关)和N端结构域突变模式,不仅出现在所有VOCs中,还在持续感染中展现出独特的进化路径。这种趋同进化提示,免疫缺陷宿主可能是筛选适应性突变的"预演场",但病毒能否突破适应性瓶颈仍取决于多重因素的复杂平衡
研究团队通过分子钟分析进一步揭示,病毒在宿主体内的进化并非匀速过程。在感染早期(第312天),病毒已积累包括S477N、E484K在内的关键突变,这些突变在后续阶段持续维持较高频率。而在感染中后期(第630-776天),观察到刺突蛋白furin切割位点区域的突变富集,这种时空动态变化反映了病毒应对宿主微环境改变的适应性策略。
3.webp

感染期间刺突蛋白基因组中存在的单核苷酸变异(SNVs)总结

该研究还发现了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新机制:尽管患者CD8+ T细胞应答可能存在,但所有检测到的突变均未出现在N蛋白的CD8+ T细胞表位区域。这暗示病毒可能通过表位逃逸或干扰抗原呈递等机制,与残存的T细胞免疫达成某种"共存平衡"。同时,病毒载量持续高位(鼻拭子检测Ct值始终低于25)与缺乏有效体液免疫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免疫缺陷状态下病毒清除机制的失效
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较小和感染时间的不确定性,但这恰好反映了真实临床环境中获取持续感染数据的难度。值得关注的是,研究期间患者始终未接种新冠疫苗,也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这种"自然状态"下的进化轨迹为理解病毒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独特视角。研究团队发现的28270位点固定突变(TAA→T),在GISAID数据库中仅见于另一例慢性感染病例,这种趋同突变可能标志着宿主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标记。
03

这项历时776天的追踪研究为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需加强未接受ART治疗HIV感染者的新冠监测,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其次,开发针对免疫缺陷宿主的特异性治疗方案,阻断病毒长期进化过程;最后,深入研究NSP6缺失等适应性突变的功能意义,为下一代疫苗设计提供新靶点。正如研究者指出,清除免疫低下者的持续感染应成为全球防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更是防控新变异株出现的关键防线。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得以窥见新冠病毒在免疫缺陷宿主体内的进化全貌:这是一个充满动态平衡、适应性博弈的微观生态。病毒在长期宿主中积累的突变既可能成为新变异的源泉,也可能因适应性代价而止步于传播门槛。这种复杂性提醒我们,在推进全球疫苗接种的同时,必须重视免疫弱势群体的健康保障,因为每个持续感染病例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病毒进化实验室

参考

Velasquez-Reyes, Joseline M.,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a persistent SARS-CoV-2 infection lasting more than 750 days in a person living with HIV: a genomic analysis." The Lancet Microbe (2025).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英国柳叶刀削面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9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病毒在他体内持續進化了两年都未死 期間他传染了多少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9-19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冠有没有杀死艾滋病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9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那病毒和HIV患者做实验吧,太可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9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人简直是移动的传染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9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还是没有制造出来新冠肺炎的有效药物出来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9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毒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9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啊?这是1➕1远大于2了,千万别促使艾滋病毒变异升级,两种不同病毒以毒攻毒,走向衰减弱化进程是最好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9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花毒和断肠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0 04:56 , Processed in 0.206661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