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0|回复: 1

[科技新闻] iPhone 17 Pro Max评测:外观终于大改,还不发烫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 月 19 日,iPhone 17 系列正式开售,雷科技一早就到了广州天环店实地探访并购买了 iPhone 17 Pro Max。结合电商平台的情况看,Pro Max 机型是这一波最抢手的 iPhone,相关探店观察可全网搜索雷科技的相关报道。

而回到手机本身,iPhone 17 Pro Max 带来的变化确实不少,甚至可以说是近几年变化最大的一代。从最直观的外观设计,到前置方形传感器,再到整个机身结构和散热系统,尽管谈不上尽善尽美,但要创新有创新,要实用也有实用。这也是雷科技在快速上手 iPhone 17 Pro Max 最直观的看法。

外观设计大变,但Deco新架构才是核心


说这一代 iPhone 17 Pro Max,注定绕不开外观上的变化,背面 Deco 部分不仅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大幅扩大横向面积和空间,同时采用了金属和玻璃两种不同材质的结合。过去 iPhone 在背面用过金属,也用过玻璃,但还是第一次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1.webp


图片来源:雷科技


先说观感,尽管这个外观设计目前来看争议不小,但可能是个人审美偏好,我还是挺喜欢这个设计。尤其是我们手上的「星宇橙」配色,足够亮眼,玻璃与金属之间也显得更加协调。

而在高度、宽度、厚度都比上一代大了一点,iPhone 17 Pro Max 握持体验依旧不错,苹果的一贯的机身质感,加上这次全新采用的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整体手感变得更圆润。

同时争议比较大的「硕大」Deco,至少放在 Pro Max 这个尺寸的机身并不影响日常握持体验,又给内部更多元器件腾出了更多空间,也难怪苹果将其称为:

「扩展平台」。

但必须要说的是,iPhone 17 Pro Max 有比上一代重了几克,来到了 231g,对于一个平常使用 6.3 英寸机型的用户,分量还是太重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玻璃和金属两种不同材质的结合一向存在很大的工艺难点,比如一加 12 Deco 上遇到的麻烦。我们手上这台的 iPhone 17 Pro Max 虽然也能看出偏差——左侧与下侧会比右侧与上侧更无缝,但这个问题很微弱,除非特别关注才会注意到。

2.webp


图片来源:雷科技


雷科技还注意到,由于金属一体机身的回归,iPhone 17 Pro Max 除了边框的常规「白条」,围绕新的扩展平台也为天线保证了更大的净空区,避免信号能力变差。而理所当然的是,中间的玻璃也确保了 iPhone 17 Pro Max 支持无线充电,就像采用类似一体化金属机身的华为 Mate60 系列。

但不同于华为 Mate60 更多强调「玄武架构」给机身带来的更强可靠性,iPhone 17 Pro Max 这套全新架构设计除了也带来更强的机身强度,苹果可能更在意的是搭配首次加入的 VC 均热板,打造一套「Only Apple」的散热系统,所以才说「全新设计以热锻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为核心」。

3.webp


图片来源:苹果


事实上,从不锈钢中框、钛金属中框到铝金属一体式机身,苹果的这次改变不仅关乎整个散热系统,也在全方面改变 iPhone 17 Pro Max 这台手机的体验。

最强 iPhone 散热+最强手机芯片,才是真王牌


谈到 iPhone 17 Pro 系列的散热,众所周知苹果在这一代首次加入了 VC 均热板,包括在均热板上采用液冷的设计。在这一点上,苹果的确落后了安卓很多年,安卓厂商从 2019 年 5G 商用开始就快速普及了 VC 均热板,并且持续迭代散热系统。

但很多人容易忽略苹果在 VC 均热板之外的工作,尤其是上文提到的「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

事实上,VC 均热板的作用更多是将核心元件(主要是处理器)的热量快速扩散到其他地方,并不能将热量直接传导到机身外部。而相比其他厂商的方案,苹果在 iPhone 17 Pro 系列上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将 VC 均热板直接连接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加上铝金属更强的热传导效率,可以将芯片等核心区域的热量更快传导机身外部。

实际来看,我们将 iPhone 17 Pro Max 进行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共 20 轮极限压力测试。在持续的超高负载下,机身温度不可避免从 32℃ 左右开始上升,结束时的最高温度为 43℃,同时在热量核心「扩展空间」之外,借助金属机身扩大散热面积,整体温度比较均匀。

4.webp


图片来源:雷科技


还有个细节能够说明 iPhone 16 Pro Max 的散热机制和表现,那就是热量开始上升后会从两侧中框先传导,进而扩散到空气中。并且在 20 轮的极限测试后,也能观察到最高温度从 43℃ 迅速下降,并且整体受热仍然均匀。

虽然受限于上手时间,更多测试还有待后续进行,不过结合影视飓风和极客湾等媒体的测试,其实都论证了苹果这套全新散热管理系统:

真的有用、好用。


当然,这些体验升级的背后,比散热更核心的还是 A19 Pro 的升级,而散热也是为了更好地释放芯片的能力。作为台积电第三代 3nm 芯片,A19 Pro 在性能和能效上都有很明显的进步,性能体现在跑分就是 Geekbench CPU 分数来到了单核 3772、多核 9772,3DMark Wild Life Extreme(单轮)测试下来的分数也来到了 5718。 

5.webp


图片来源:雷科技


简单来说,A19 Pro CPU 单核的成绩继续遥遥领先,GPU 可以说大幅升级并暂时反超了天玑 9400 和骁龙 Elite。而在日常使用更关键的能效方面,参考极客湾的测试成绩,A19 Pro 更是整体领先了安卓阵营一大截。

就像苹果在发布会上展示的乔布斯那句话,「设计不止关乎外观和感觉,更在于如何运行。」iPhone 17 Pro 系列 ID 设计带来的外观变化仅仅是表面一环,更深层的则是内部堆叠和散热能力的改变。

而由此带来的变化是全方面的,作为 Pro 能以最高规格,在更复杂的环境下进行拍摄和游戏等持续的高性能输出场景,实际体验《崩坏:星穹铁道》近一小时,不过游戏过程几乎没遇到明显的卡顿,整机温度在前期的缓慢升温后,就基本维持在一个水平,保持温热状态。

从这个效果来说,iPhone 17 Pro Max 理论上会更适应今天越来越热的气候,以及对于手机更高、更复杂的性能需求。

前摄是彩蛋,大手机自拍有了新「姿势」


上面已经讲了我认为 iPhone 17 Pro Max 最核心的变化和升级,但实际上的变化当然不止这些。不过关于 iPhone 17 Pro Max 的硬件配置,很多文章均有涉及,相比前代的变化也不大,这里就不再赘述。而续航与充电,以及日常体验等方面,后续拿到新一代动态充电器和深入体验后,雷科技再分享给大家。

不过作为旗舰机最受关注的影像部分,这次 iPhone 17 Pro Max 的后置三摄的整体设计并没有随着 Deco 而改变,规格上的主要变化集中在长焦,新的长焦镜头变成更实用 4x 100mm 焦距,传感器增大并且采用新一代四重反射棱镜设计。

时间有限,影像部分这里不多谈,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雷科技后续的影像评测,或是安卓新旗舰推出后的旗舰影像横评。

不过比起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经常被忽视,然而苹果这次在 iPhone 17 全系上带来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升级——增大的方形传感器。

6.png


图片来源:雷科技


实际体验中,不管是正握还是横持,iPhone 17 Pro Max 前摄能拍到的最大的画幅实际是一样的。这导致过去我们需要横持才能容纳下的人物或场景,现在正握就可以,对于 iPhone 17 Pro Max 这样一台 6.9 英寸大手机来说尤其重要。

同时由于方形传感器在常用 4:3 等比例下的余量,在 iOS 软件基础上还实现了人物居中、跟随和扩大,明显更适合 Vlog 的使用需求。而考虑到今天 Vlog 拍摄需求的旺盛和大疆 Pocket 爆火,或许我们也可以期待,其他厂商也会在影像旗舰上采用更大的方形传感器。

总结:苹果技术集大成者,更适合专业级用户


7.webp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作为一款最强 iPhone,iPhone 17 Pro Max 尽管在外观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A19 Pro 芯片升级,搭配以 VC 均热板+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为核心的散热管理系统,对于手机整体体验的升级。另一方面,新引入的方形传感器也带来全新的前置拍摄方式,目前简单使用下来,并没有多少学习成本的同时,体验也有所升级。

不过,作为一款消费电子产品,无法脱离价格谈产品,更何况 iPhone 17 Pro Max 是一款售价 9999 元起的旗舰手机。

但可以肯定的是,iPhone 17 Pro Max 延续了苹果一向的优势,包括系统、能效和视频拍摄等方面,同时机身的新架构和散热系统也在强化 A19 Pro 芯片的持续高性能。简言之,如果你是,前代 Pro Max 机型用户或者对于视频拍摄有强烈需求,iPhone 17 Pro Max 是最好的选择。

在此之外,我们或许可以等等即将到来一波安卓旗舰。

9月5日-9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IFA2025在柏林盛大举办。

雷科技派出了史上最大规模海外报道团“雷科技IFA25报道团”飞赴柏林,对IFA2025进行现场、立体、一手报道。共输出40+内容,在雷科技300万微信粉丝矩阵、1000万新媒体矩阵传播,全网阅读量/播放量预估超500万。我们对IFA2025的报道,再一次得到了DeepSeek的AI认证“全网最强”。

期待26年1月CES,我们拉斯维加斯再见。

8.webp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9-19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hone 17 Pro Max散热和芯片升级明显,但重量和价格仍是劝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0 04:55 , Processed in 0.19348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