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8|回复: 1

[科技新闻] 英特尔与英伟达“世纪联姻”!半导体行业剧变,AMD天塌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英伟达宣布将投资50亿美元,以23.28美元的价格购入英特尔的股票,此次交易结束后,英伟达将成为英特尔的最大股东之一。同时,英伟达与英特尔也宣布了一项全新的合作,两者将在数据中心与个人计算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这则消息公布后,英特尔的股价随即迎来暴涨,从约25美元每股飙升到30美元每股以上,不少媒体都将此次合作称为“改变市场格局”的举措。虽然从表面来看,这只是两个半导体巨头之间的战略合作,但是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次联姻或许将改写未来十年的计算市场。

1.webp


图源:百度

 
如果将英伟达的50亿美元投资看作是单纯的股权买卖交易,那么显然是不对的,此次交易其实就是一个战略绑定的信号,甚至可以看作是英伟达用自己在半导体市场的地位和统治力,为英特尔进行背书。
 
当然,此举也被海外媒体解读为美国拯救英特尔计划的进一步动作,作为曾经的半导体之王,英特尔最近两年的处境确实不算好。虽然在PC和服务器领域依然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在AI领域却一直没有亮眼的成绩,这也让外界对英特尔在未来AI市场的话语权争夺产生顾虑。
 
而在英伟达入局后,显然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得到解决,毕竟真要论AI话语权,英伟达是目前市场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回到此次合作,从双方公布的新闻稿来看,英特尔将为英伟达提供定制的CPU,并利用自身在制程工艺、半导体制造与先进封装领域的技术优势,为英伟达提供更多的支持。
 
同时,英特尔也会将自己的技术与NVLink高带宽互联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为未来的数据中心与AI服务器带来更加紧凑、高效的一体化算力平台。目前,微软等企业建造的数据中心,大部分都采用英特尔CPU+英伟达GPU的搭配,可见两者其实本就有着敦实的合作基础。
 
豪掷50亿,英伟达所图甚大

 
在雷科技看来,英伟达选择英特尔进行合作更多还是出于市场布局方面的考量,毕竟英伟达的GPU无论性能多强,都离不开CPU的支撑,数据中心里的绝大多数负载,仍然需要CPU承担调度、存储管理、逻辑控制等任务。

2.webp


图源:veer

 
虽然英伟达自己也在推进服务器CPU的研发计划,但是受限于架构专利,只能使用Arm架构进行设计。而在高性能处理器领域里,Arm架构其实仍然无法与x86架构抗衡,另外许多服务器的生态都是围绕x86架构搭建的,Arm显然无法在短期内完成替换。
 
在整个半导体行业里,x86架构的处理器都来自AMD和英特尔,英伟达如果继续仅仅依赖AMD或现成的英特尔CPU,就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与英特尔深度绑定,意味着英伟达能够更直接地参与CPU设计,甚至推动GPU与CPU之间的优化协同,从而确保在异构计算平台上的主导地位。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选择AMD?这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AMD目前的市场表现很不错,如果英伟达想与AMD合作,能够拿到手的合作条件都会远不如英特尔;二是AMD本身就与英特尔在GPU领域进行全面竞争,从消费级显卡到专业计算卡,AMD是目前唯一能够跟上英伟达节奏的GPU厂商。
 
所以,英伟达其实也只有英特尔一个合作对象可以选择,而且英特尔在x86 CPU上的设计、制造和封装技术积累,正好弥补英伟达在硬件设计领域的短板。此外,英特尔还拥有EMIB、Foveros等异构封装技术,也可以帮助英伟达更高效地将CPU与GPU整合在同一封装或模组内,减少通信瓶颈,提升整体平台效能。

3.webp


图源:英特尔

 
再有就是供应链安全问题,目前英伟达主要依赖台积电来进行GPU芯片制造,虽然台积电已经在美国开始建造代工厂,但是位于中国台湾地区的代工厂仍然是主要的芯片来源。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英伟达显然不可能将整个制造命脉都放在台积电身上,也就必然需要引入一家新的代工企业。
 
虽然三星也是选项之一,但是三星与台积电其实面临类似的困境,那么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拥有媲美前两者代工能力的企业,其实就只剩下英特尔了。英特尔目前正在布局的18A和14A工艺,基本对标台积电的2nm制程,用来代工未来的英伟达芯片显然没啥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英伟达会马上将芯片代工转交给英特尔的一部分,而是英伟达通过与英特尔合作,可以获得一个潜在的替代制造渠道,并且为未来大规模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供应风险提供了缓冲。

可见,从市场到技术再到代工,英伟达与英特尔可以合作的领域其实非常多,两者的合作显然“利大于弊”。
 
蓝绿联手,AMD要头疼了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合作,无疑将直接影响整个数据中心乃至计算机行业的格局,甚至可能重塑整个市场。多年以来,数据中心的标准配置都是“英伟达GPU+英特尔CPU”,虽然AMD近年来凭借EPYC处理器和Instinct加速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整体份额依然难以撼动英伟达的主导地位。
 
而在前段时间,AMD也公布了一系列新的产品计划,其中针对数据中心设计的专业计算卡和CPU成为最大亮点。可以说AMD已经做好了在下个阶段向服务器市场发起猛攻的准备,凭借同出一门的高效互联,AMD本是有机会进一步扩大战果的。
 
但是,随着英伟达与英特尔的正式结盟,CPU与GPU之间的互联隔阂将被清除,那么对于云服务商而言,选择更熟悉且更完善的“英伟达+英特尔”组合无疑是更保险的选择,对于AMD来说无疑是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4.webp


图源:推特

 
另外,目前尚不清楚英伟达与英特尔在软件以及生态层面的合作会深入到什么程度,但是英伟达的CUDA和英特尔的oneAPI都是主流开发生态,如果两者进一步整合,无疑会让AMD陷入更加困难的处境。
 
而且两者的合作并不仅限于数据中心等市场,个人PC市场同样是重点。在联合发布会上,英特尔宣布会将x86处理器以chiplets芯粒的方式集成到NVIDIA RTX GPU里,并将其称为Intel x86 RTX SOC,以此实现高性能CPU与GPU共存,为用户提供高能效的高性能轻薄笔记本的电脑。
 
在联合发布会期间,黄仁勋表示: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投资。这是一个重要的合作,对Intel和NVIDIA都将带来巨大收益。我们正在开发革命性的产品,目标是年营收将近500亿美元的市场,像数据中心CPU市场每年营收250亿美元,消费产品中仅笔记本电脑每年就销售1.5亿台。我们将覆盖消费PC市场的大部分。”
 
考虑到英伟达和英特尔在移动PC市场的占比,将会给移动PC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英特尔与英伟达的联手,可能会让这一领域出现类似“Wintel联盟”的新版本,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是AI算力,而不是传统的操作系统与通用处理器。
 
对于AMD来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坏消息,据黄仁勋透露,其实早在一年前双方就已经达成初步的秘密合作协议,并开始在相关技术领域展开联合研究,目前已有三个团队在合作开发产品,包括PC和数据中心芯片。
 
即使考虑到半导体芯片的开发周期很长,可能需要三到四年时间,也就是2027或者2028年才能看到初代产品面世,但是留给AMD的时间其实也不多了。在 AI 算力成为核心驱动力的时代,这场“蓝绿联姻”将重塑整个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制造到最终的产品形态与生态系统,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9月5日-9日,世界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IFA2025在柏林盛大举办。

雷科技派出了史上最大规模海外报道团“雷科技IFA25报道团”飞赴柏林,对IFA2025进行现场、立体、一手报道。共输出40+内容,在雷科技300万微信粉丝矩阵、1000万新媒体矩阵传播,全网阅读量/播放量预估超500万。我们对IFA2025的报道,再一次得到了DeepSeek的AI认证“全网最强”。

期待26年1月CES,我们拉斯维加斯再见。

5.webp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63
发表于 2025-9-20 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0 04:59 , Processed in 0.18406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