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19

[科技新闻] 网约车抽成≠利润,这个行业真是被误解太久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平台抽成更像一种“预收”,其中相当于部分要通过司乘补贴、司机福利、司机保障计划等方式“返还”给司机。

撰文丨艾川

近期,多家网约车平台集体发布降低抽成通知,抽成比例上限不超过27%。

舆论普遍对此表示欢迎,但也有些网友说了,27%的平台利润还是太高了。

平台利润真的有这么高吗?网约车平台真的是一个暴利行业吗?

01


对于网约车行业的运营模式,尤其是抽成议题,公共舆论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一连串的误解。

网约车平台对司机和乘客两端采取不同的计价方式,并通过价格和补贴机制来调节供需,这个计价的差值被称为“抽成”。严格说来,抽成这个表述并不严谨,多少有些情绪在里面,更准确的说法是“服务费”,涵盖了平台为维持交易撮合、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所收取的费用。

按照网约车抽成的命名逻辑,那么现代社会哪里没有抽成呢?传统商业、电商、银行等等在经济中扮演的都是“中间商”的角色,他们的收入都是广义上的“抽成”。

甚至可以说,没有抽成,就没有现代世界。

但考虑到公众已经习惯了这个说法,抽成也就抽成吧。

对于抽成议题,公共舆论至少存在着两重误读。

第一重,将“抽成上限”误读为“平均抽成”。

近日,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城市出行的就业韧性:网约车司机就业图景与职业表现(2025)》(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课题组在多个省市进行了5417份调研,得出的抽成中位数为18.8%,多数司机的月抽成比例集中在18%至20%之间,超过25%的占0.25%,低于10%的司机占0.45%,还有0.059%的司机月抽成为负,即司机实际收入超过了乘客的实际支付。

而根据近日滴滴开放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

14%和27%,这之间存在着近1倍的差距,将这两者等同视之岂不是荒腔走板?

“抽成上限”为何与“平均抽成”有如此大的差距?以滴滴为例,滴滴抽成有高有低,也有很多负抽成,抽成是随供需情况、订单匹配难度、天气情况等条件变化而变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指出,网约车平台采取的动态抽成机制,反映的是平台通过司乘价格和补贴精细化调节供需的结果。抽成比率会因为供需情况、订单匹配难度、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波动,“例如,司机返程回家的顺路单由于匹配意愿强,抽成比率可能较高;而在供小于求、极端天气下,抽成比率可能降至零甚至负值,平台通过补贴鼓励司机前往这些区域或在天气不佳时提供服务”。

再往下引申下去,就涉及到第二重误读:将“平台抽成”等同于“平台利润”。

在一些人看来,网约车平台是一个一本万利的暴利行业,将其视为“撮合即可赚抽成”的轻资产模式,更通俗地说,就是“居中倒个手”。

而实际上,每一笔订单背后可能涉及十余项业务流程与服务保障,平台并非只是“信息撮合方”,而是承担了线上线下综合运营的基础设施角色。抽成不等于利润,平台抽成中的大部分资金通过补贴反馈给司乘,还用于包含了平台系统维护、支付与结算安全、客服、保险与理赔、合规与税费等各项费用,维护服务生态。

平台要从抽成中拿出相当一部分建立补贴池,用于多种场景下的司机和乘客补贴。高峰时段的司机激励、天气不佳时的接单补贴、淡季或“无单”情况下的兜底补贴,以及各类司机福利。这些投入都需要从抽成中支出,而非直接转化为利润。

平台抽成更像一种“预收”,其中相当于部分要通过司乘补贴、司机福利、司机保障计划等方式“返还”给司机。

打个比方,这类似于某种“二次分配”的“先集中再分配”,好处是既确保了司乘双方体验,又维护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但负面效应是:给平台带来了长期的误解。

02


有些人肯定还是要较真:你说了那么多,但也无法改变网约车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的事实。

很可惜,这只是“抛开事实不谈”的事实。

根据今年3月滴滴公布的年报,2024年全年滴滴实现营收2068亿元,经调整EBIT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43.3亿元,净利润12.6亿元。

粗略一算,这经调整利润率只有2%,换算成净利润率只有0.6%,这是哪门子的暴利?

事实上,滴滴2023年利润才首度转正,当年净利润不过5亿。而在2018年至2022年这5年时间里,滴滴分别亏损了150亿、97亿、106亿、493亿、238亿,统共亏损了1084亿元。

有人说了,滴滴一家的数据或许还缺乏代表性,那我们就来点代表性。

今年上半年,曹操出行净亏损为3.3亿元,如祺出行净亏损1.2亿元。2021至2023这3年年,曹操和如祺分别亏损了70亿和20亿。

说到这里,谁还会觉得网约车是个暴利行业吗?放在几年前,恐怕资本市场一些人还认为这是一个巨亏行业吧。

网约车这门生意并不好做,是门脚底沾泥的苦活。

03


不排除还有人接着杠:网约车不赚钱又怎么样,网约车司机的收入这几年不是没怎么涨吗?平台抽成难道不要对此负责任吗?

我们先不急着给答案,有一组数据可以看看。

根据前述的调研报告,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7623元,在六类蓝领职业中(网约车司机、外卖员、货车司机、快递员、制造业普工、建筑工)位列第二。一线城市日均上线时间大于等于8小时的网约车司机平均收入为11557.1元。

报告里还有一句话:相比其他蓝领职业,网约车司机的收入满意度较高。

很多人认为抽成是影响司机收入的主要因素,但事实上,还有两个权重更大的变量:单量与价格。

而从很大程度上而言,单量和价格并不取决于平台,而取决于市场。

平心而论,这两年的网约车市场并非春意盎然,不仅受制于经济大环境,还被“卷”得七晕八素。

从2023年冬天开始,全国有多地陆续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警示网约车运力已经饱和。

广州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从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广州报备网约车数量从9.74万辆增至12.12万辆,注册驾驶员从12.91万增至13.85万,日均订单量则从14.21单下降至12.22单。

车越来越多,自然会卷到网约车司机的收入。

网约车司机为什么越来越多?这就是另外一个过于宏大的话题了,我只能说,作为享誉全国的就业蓄水池,网约车默默承受下了这一切。

这个行业,真是被误解太久了。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楼主| 发表于 2025-9-18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跑滴滴三个月平均抽成15%左右,平台还经常发高温补贴和接单奖励,跟文章里说的差不多,这行真没想象中那么暴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A,乘客支付65,平台显示乘客支付45,到我手上28;B,乘客支付27,平台显示乘客支付22,到我手17………这个都怎么解释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9-18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滴滴给了多少让你在这洗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那个司机说过抽成等于利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滴滴给了你多少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妥妥的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司机开电车一块钱1公里的成本呢,买辆车10来万要分摊,保险一年也要分摊,电费要分摊,维修要分摊,你看看有多少利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作者是资本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8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人钱财 替人消灾!百分之二十九的抽成 还得拿出一部分做公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8 16:49 , Processed in 0.25983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