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5

[科学观察] 逆转痴呆不再是梦?“进化版”维生素K实现3倍神经再生!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Hello,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阿尔茨海默病,这个名字对许多家庭来说,意味着漫长的告别:父母逐渐忘记孩子的名字,熟悉的街道变得陌生,日常生活需要24小时看护。
更残酷的是,目前全球尚无真正能够“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无论是抗体疗法,还是常见的口服药物,大多只能延缓病情,却无法让已经死亡的神经元重新生长。
近期最新一项研究却打破了这份绝望:日本科学家合成出一种“进化版”维生素K,能让神经元分化效率提升3倍,并且首次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可以顺利进入大脑
神经元分化”(neuronal differentiation)是指神经干细胞或前体细胞逐渐发育成熟为神经元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让新的神经元再生出来
这项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神经科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化学神经科学》,被认为是“再生医学”在痴呆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1.webp


痴呆“不可逆”的真相

提到阿尔茨海默病,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不可逆”。为什么?
原因在于这类疾病的根本机制。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本质上是大脑中大量神经元逐渐死亡,且无法自然再生
随着神经元不断减少,大脑的记忆、运动等功能会逐渐失灵。不同于皮肤和血液,大脑神经元几乎没有再生能力,一旦死亡便意味着永久丧失。
过去二十年,科研界投入了巨大精力研发药物:
Ÿ 常见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只能延缓”症状加重
Ÿ 抗体类药物试图清除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斑块
Ÿ 另一部分研究则关注tau蛋白缠结
这些路径虽然在病理层面有一定进展,但患者症状改善有限。家属们普遍感到:即使用上最新药物,父母依然在逐渐丢失自理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确诊就是终点
2.webp


“进化版”的维生素K

大量的科学突破,往往来自我们最熟悉的分子。
1. 研究背景
这项研究由日本芝浦工业大学团队主导,历时五年,涵盖了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成果登上了国际神经科学领域公认的权威期刊,在神经科学细分领域属于Q1分区。
2. 么是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种常见的脂溶性维生素,大家最熟悉的功能是参与血液凝固,以及在骨骼健康中发挥作用。
事实上,早有研究发现,它的天然形式(比如MK-4,常见于纳豆、绿叶菜中)其实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对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有一定保护作用,比如减少神经元死亡、缓解炎症反应
换句话说,它不仅是“止血维生素”,也可能是“脑健康的幕后角色”。
3. 统维生素K的问题
然而,天然维生素K远远不够
① 天然MK-4诱导神经元再生的效率低,要达到有效效果需要极高剂量
 它很难穿透“血脑屏障”——这是大脑的天然防护结构,能挡住有害物质,但也会阻止很多药物进入大脑。天然维生素K能到达大脑的量非常少
 即使进入大脑,也会被快速代谢掉,缺乏持续稳定性的能力。
这些问题让它难以成为真正撑起临床治疗的职责。
4. 研究的突破
研究团队的思路是“改造”。他们将维生素K与维生素A的活性产物视黄酸结合,创造出新型分子。视黄酸在神经元分化中本就发挥重要作用,两者结合,就像为分子“加装了动力引擎”。
最终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个设计的成功:
① 效率翻3倍:“进化版”维生素K让神经元再生效率提升 约3倍,远超天然形式的维生素K;
② 穿透血脑屏障:在小鼠实验中,给药 6小时后即可进入大脑,并在24小时后仍保持活性浓度
 稳定转化:“进化版”维生素K还能在肝脏和大脑中稳定转化为天然MK-4,并在大脑内达到比天然维生素K更高的浓度
科研人员第一次把维生素K变成了真正能入脑+修复的候选药物。
3.webp


关键机制:神经元再生

这项研究最大的价值,在于它选择了一条与传统药物完全不同的路径:直接帮助大脑“长新神经”
“进化版”维生素K走再生医学”路线,通过三个关键步骤,让大脑自己长出新的神经元:
 激活mGluR1受体新分子强力激活该受体,触发神经元的生长信号。mGluR1此前就被认为与突触功能相关,缺失时会导致运动和学习障碍
  组蛋白乙酰化:这种表观遗传学变化相当于“打开了基因开关”,让神经分化相关基因得以表达,进一步推动神经干细胞变成成熟神经元
③ 部分激活SXR/RAR受体:由于分子中含有维生素K和视黄酸的双重结构,它保留了两者的功能优势——既保证了药物分子在体内的稳定性,又能强化对神经的保护作用
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成功穿透血脑屏障,还能在脑组织中转化为天然的 MK-4,形成长效稳定的再生作用。这与以往短暂、低效的分子完全不同。
简而言之:“进化版”维生素K是“主动修复已经受损的神经功能”,这是它最核心的突破。
4.webp


希望在前,但仍需等待

科研成果令人振奋,但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仍需要严格的验证过程和耐心的等待。
1. 期的时间线
2024年2季度Q2:团队向美国FDA递交临床前申请,获批“快速通道”资格;
2024年4季度:在日本启动Ⅰ期临床试验,招募40名健康老人,主要验证安全性,结果显示耐受良好;
2025年4季度:计划开展Ⅱa期临床,招募约120名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美日多中心同步
预计2027年:公布关键性Ⅱa期数据,主要终点为临床痴呆评分(CDR-SB)改善≥1分
2. 已经验证的关键进展
成功穿透血脑屏障:小鼠实验证实,药物能迅速进入大脑,且保持长期活性;
代谢稳定:在肝脏和大脑中能稳定转化为活性形式MK-4,半衰期(药物在体内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合理,具备成为药物的潜力;
安全性初显:动物毒理实验和Ⅰ期健康人群试验中,都没有发现明显毒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目前市面上的维生素K补剂(K1、K2/MK-7)并不等于这种新分子;普通维生素补剂无法复制实验室结果自行大量服用维生素K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增加凝血风险
5.webp


当下能做什么?

虽然“进化版”维生素K还在研发中,但我们现在可以通过饮食合理补充天然维生素K,为大脑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
1. 个“补充”方向
 优先吃深绿色叶菜,这是天然维生素K的主要来源:比如菠菜、羽衣甘蓝、西兰花、油麦菜、生菜等,建议每天摄入200-300克。
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和少量油脂一起吃能提高吸收效率,比如炒菠菜时放少许植物油,或者拌沙拉时加少量橄榄油。
② 适量吃发酵食品,补充特殊形式的维生素K:比如纳豆(富含MK-4)、无糖酸奶,建议每周吃2-3次,每次50-100克。
选择酸奶时要选无额外添加糖的,避免摄入过多糖分
③ 配动物肝脏,偶尔补充:比如鸡肝、猪肝,富含维生素K和其他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有益。建议每月吃1-2次,每次50克左右。
不要过量——动物肝脏胆固醇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增加身体负担,有高血脂、脂肪肝的人群要咨询医生后再适量补充。
2. 来值得期待
“进化版”维生素K的研究,证明了通过小分子药物诱导神经再生”的可行性——未来如果研究成功,患者的记忆、自理能力或许能真正恢复,而不只是“少恶化一点”。
为科研界提供了新的方向,可能会吸引更多团队投入“神经再生药物”的研发,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类似的药物出现,覆盖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更多神经退行性疾病。
如果神经再生疗法能普及,患者的自理能力会明显提升,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大幅减少家庭的照护时间和经济成本让“确诊阿尔茨海默病不是终点”真正落地
痴呆研究正在进入“神经再生”的新纪元,而“进化版”维生素K只是其中的第一步。正如研究者所说:每一步基础研究的突破,都在缩短患者与希望的距离。”
对于无数患者和家属来说,科学或许还需要几年才能把实验室成果变成药物,但至少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一道光。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6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奶奶得过这病,看着她忘事真难受,希望这研究早日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楼主| 发表于 2025-9-16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帕金森有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渐入佳境
  • 打卡总天数:39
发表于 2025-9-16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文章,优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83
发表于 2025-9-16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558
发表于 2025-9-1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6 14:41 , Processed in 0.17210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