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回复: 0

[心情点滴] 扒一扒鸡娃圈天花板:高学历“卷王”家长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5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去年开始,鱼圈就陆续采访了很多英语、数学牛娃。
一个有意思的发现:这些牛娃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位高学历“卷王”家长。
1.webp


什么是高学历“卷王”家长?他们大多是从教育体制中脱颖而出的人,至少拥有一本以上学历,并且凭着学历和一贯以来的努力,在职场上也混得不错。

当他们转身投入“鸡娃”事业中,往往能获取不错的结果。他们的孩子不仅很多成绩不错,在体育、眼界、兴趣爱好等方面也表现突出,可以说是“六边形战士”。
不过,如果你认为高学历“卷王”们的鸡娃就只是砸钱报班、全程陪读,或者复制自己的教育路径,那可能误解了他们的打法。
根据鱼圈的观察,“卷王”们能鸡娃成功,还真不是偶然,而是藏着一些共性。
2.png



3.webp


和许多家长被裹挟着加入了“鸡娃”行列不同,高学历“卷王”们是主动参与到鸡娃之中。
他们并不将此视作负担,而是乐在其中,愿意在此事上付出时间、金钱,获得深深的满足感。
根据观察,他们的爱好之一就是研究育儿和教育。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育儿百科》《崔玉涛育儿百科》《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这些育儿百科,总有一本在他们书架上。
4.webp


朋友聚会时,他们也很爱聊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享受这类话题。
这种投入源于一种“自我认同”。他们对“父母”和“自我”这两个角色相对自洽,认为做父母是完整自己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很珍惜陪伴孩子的每个时刻。
当看到孩子的成长,他们鼓掌的同时,往往也会激发出更大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他们托举着孩子,孩子也同样滋养着他们。
5.webp


尽管在学历贬值的普遍焦虑下,许多人都感叹“努力无用”,但我们发现,“卷王”们并没有因此躺平。
他们依然相信教育的长期价值:让孩子进入一所好大学,不只是为了一纸文凭,更是为了接触优秀的师长与同侪、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以及未来面对社会时,多一份选择人生的底气。
诚然,这中间也会经历预期调整的过程,但他们整体还是在为孩子争取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希望能激发潜能上限,让孩子拥有更好的生命质量。
6.webp


为了实现这个结果,他们在孩子小时候就会研究教育规划。大量阅读、各处搜集资料、混迹教育社群、咨询专家、到处打听各种升学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完善自己的思路,形成自己的认知和阶段性规划。
7.webp


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英语如何启蒙?数学启蒙何时培养?语文的重点是阅读还是表达?不同教辅有什么特点?如何选择?
小学、初中的择校思路:不同学校的教学风格有何差异?哪种班型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升学率与培养理念如何平衡?
初升高通道:哪些高中有自主招生?签约考试的时间节点与门槛是什么?竞赛路线的关键节点?所在省份的竞赛省激烈程度?
中考、高考的多元升学方式:特长生、指标生、强基计划……哪些适合自己的孩子?
不夸张地说,这些家长们掌握的升学信息差超过95%家长。
8.webp


譬如,鱼圈有一位家长,孩子就读于浙江某县级市初中,9月升初二。在这个暑假,她带着孩子考了镇海中学等浙江省内几所高中名校,最后成功被其中一个名校提前签约。参加这一考试的前提是在初一学完初中知识。
要达成这个结果,首先家长需要知道这个考试及报名渠道,其次需要知道考试大致内容和要求,倒推孩子的学业规划。

也正因为信息充足、认知清醒,他们不易被外界焦虑裹挟,而是沉稳地走在自己的节奏里:一边行动,一边反思,一边优化。
在规划上,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卷王”家长们不仅卷成绩,同样也重视体育、自我效能、表达能力、视野等综合素质。
真不是夸张,鱼圈遇到的每一位卷王家长,都非常重视体育。有人从小给孩子报了体育兴趣班,有人从小带孩子玩篮球、羽毛球等各种活动,还有人从小就带孩子混迹于各种体育赛事。
体育进可塑造孩子面对输赢的心态,退可强身健体,已成为家长圈长期主义育儿新共识。
9.webp


“卷王”家长们基本都有一个共识:孩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
因此,他们在规划任何一项学习内容时,不会盲目堆砌学习时长,而是会考虑到时间投产比和效率,用“最小时间成本、解决最大问题”。
10.webp


举个例子,同样是刷题,一些“卷王”家长会划掉自家娃掌握良好的题目,只留下掌握不好的少数题目,让孩子有针对性地刷题。
期末前,他们最重视的复习资料,永远是错题本。这得益于平时他们引导孩子建立了错题本的习惯。
更极致的家长,在低年级甚至很少报班。因为老师没有他们了解孩子,接送也是时间成本。有一位鱼圈家长曾精辟总结:“送过去半小时,我在家都给他教完了。”
当然,这里也会有一个策略分支,有些“卷王”抓大放小,在辅导学习一事上,反而不会事必躬亲。当出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果断会引入外部社会资源支持。
但在报班前,他们会做足“需求分析”和“尽职调查”:
11.webp


1、孩子具体卡在哪里?是基础不扎实、缺乏兴趣、还是拓展不够?需要补差还是培优?
2、这个领域内,当地分别有哪些机构和老师?分别是什么风格?有哪些班型,大班还是小班?班里面孩子的情况是学霸多还是普娃多?
3、我家孩子是什么性格,是否适应那种教学?哪种学起来效率更高?

同样的理性,也体现在购买学习产品上。“卷王”家长在购买学习用品之前,会充分考虑和研究:
12.webp


1、我家孩子当前的需求是什么?
2、这个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能不能解决我家孩子的问题?
3、使用这个产品要花多少时间?我家孩子有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用它?
一旦买了,他们就会充分用起来,尽量不让工具积灰。
从这些细节中,你会发现,“卷王”家长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对孩子的极度了解。
这是因为在“鸡娃”这个复杂项目中,既要有远期规划,也要有每日执行。而不论是规划还是执行,其核心都是孩子。
假如不从孩子出发,那么这个教育就极有可能因为不符实际而烂尾。
另外,孩子在学校、机构中只是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但在家里是唯一、唯二的存在。只有家长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因为只有我们,愿意且能够随时观察、评估、并调整那条最适合孩子的独特路线。
13.webp


和“卷王”家长们聊得越深,我们越发现一个共识:教育是一个家庭的协同作战。
这些家庭往往展现出一种高效的“团队竞争力”:目标清晰,分工明确,执行力强。
举个例子,
14.webp


谁是孩子教育的项目牵头人,安排兴趣班和补习班;
谁是后勤支持,负责每日接送和一日三餐;
谁负责财务支持;
……
这些事情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说实话,“鸡娃”这个长期又复杂的大工程,极其考验一个家庭的组织能力。
如果执行跟不上,再好的计划也会因“没人接送”“没人督促”而搁浅;
如果理念不统一,妈妈要求学习,爷爷偷偷给手机,孩子就容易钻空子、习惯难以养成。
唯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件事才能可持续、有质量地推进下去,最终达到这样的目的——孩子健康成长,每位成员的体验感又不错。
分工明确,还有一个优势,不内耗。
当团队中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负责什么的时候,摩擦就会少一点。每个人的付出和成绩,也会被看见和认可。
更重要的是,有分工也代表了所有的责任与义务都不会压在一个家庭成员身上,而是被整个系统托住。如此,每个成员的压力就会小一点,面对孩子的烦躁情绪也会少一点。
当然,也有家庭,是由全职爸爸或者全职妈妈“挑大梁”。在“卷王”家庭中,我们通常发现,这样的付出不会被视为理所当然,其他家庭成员往往充满了感激和认可。
当然,“卷王”们的家庭也并非都这样和谐,可能也会有一地鸡毛的地方。但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是高度团结并互相配合的。
写到这,鱼圈不由觉得,其实“鸡娃”真是一项非常需要技术和协同的工作。想要获得好结果,不仅仅看孩子资质,也看孩子背后的整个团队是否给了恰当的支持。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这样的高学历“卷王”家长吗?或者你是这样的“卷王”家长吗?如果是,目前有没有收获一枚牛娃?欢迎评论区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7 15:05 , Processed in 0.13265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