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回复: 20

[足球] 体谈丨中国足球弊病不是腐败,而是该干的事不干,反倒干断子绝孙的事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9-1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
马德兴,《体坛周报》副总编,被誉为 “中国最敢说真话的足球记者”,深耕中国足球报道 30 年,代表作包括《中国足球十问》《球殇》《亚平宁绿茵风云》《巴黎论剑》。他亲身经历中国足球 30 年的起伏,始终以锐利视角剖析行业深层问题,从职业联赛到青训体系,他的观察贯穿中国足球发展的关键节点。
30 年里,马德兴的 21 本护照记满飞行轨迹,3000 万字报道藏着中国足球的每一道伤疤。他骂过、遗憾过、绝望过,但从未离开 —— 新闻发布厅的第一排、训练场的边角,他始终在寻找中国足球的 “真相”。
近日,腾讯新闻原创栏目《破晓之光》记者怀着对中国足球的诸多疑问,前往中国最大的体育媒体《体坛周报》总部,拜访这位中国足球资深媒体人,并展开深度交流。他知道,真正的 “微光” 不在胜利的烟火里,而在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的坚守里。以下是本期专访的全部内容:
1.webp


微光 | 当面骂足协领导干断子绝孙的事,马德兴:中国足球30多年没什么改变
初见:墙上的 “出线” 记忆与 30 年的足球印记

腾讯新闻:马老师,您好。
马德兴:您好。
腾讯新闻:终于见到您了。
(马德兴指向墙上的照片:前中国男足主帅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双手展开一份《体坛周报》,报上 “出线了” 三个大字清晰醒目 —— 这是 2001 年中国足球晋级世界杯预选赛后的当期报纸。)
马德兴:这是 2001 年世界杯出线时的照片,是米卢当时在我们报社留下的。
腾讯新闻:照片上是他的签名吗?
马德兴:对,是他的签名。当年世界杯出线后,米卢来报社时特意留下的。
腾讯新闻:那应该是中国足球最成功的时刻了。
马德兴:没错,也是我们足球记者最扬眉吐气的时刻。
腾讯新闻: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再也没有那样的时刻了。
马德兴:机会还是有的,但什么时候能再出现,谁也说不准。

2.webp

马德兴向记者展示前国足主帅米卢与《体坛周报》的合影
腾讯新闻:我看到这里还有老式电视和录像带播放设备?
马德兴:这些是早期用来导录像、看录像的工具,现在用不上了,就放在这儿了。
腾讯新闻:以前都是用这种老式设备?
马德兴:对,都是插盒式录像带。我现在把所有录像带都存到楼下储存室了,没往楼上拿。
腾讯新闻:您平时经常出差吗?
马德兴:一直在外面跑采访。
腾讯新闻:那您一年坐飞机大概要走多少公里?
马德兴:一年差不多 20 万公里吧,相当于绕地球四到五圈,这样的状态已经持续 20 多年了。
腾讯新闻:那您撰写的文字量应该非常大吧?
马德兴:确实不少。十年前我算过一次,当时文字量就已经过千万了,现在估计得有 3000 多万字了。
腾讯新闻:您每天都会写吗?
马德兴:每天都写。 

腾讯新闻:中国足球 30 年起起伏伏,您也算全程见证了它的兴衰。
马德兴:其实中国足球谈不上 “兴”,如今只能眼见着它一步步下滑,不知何时才能重新崛起。
腾讯新闻:您的生活是不是几乎全年都和足球相关?
马德兴:基本围绕足球转。我印象中最后一次进电影院还是看《泰坦尼克号》,此后就再没踏入过影院。

入行:从实习记者到 “足球活字典”

腾讯新闻:马老师,您是什么时候成为足球记者的?
马德兴:正式入行是 1994 年,但 1990 年就开始接触这一行了。那年 7 月,中日韩朝举办戴纳斯杯赛,我正好放暑假,就借着在《扬子晚报》实习的名义去北京报道赛事,那是我第一次参与足球采访。
腾讯新闻:您算是职业联赛刚起步时就入行的?
马德兴:1990 年还没有职业联赛,职业联赛是后来才启动的。
腾讯新闻:当年和您同期的记者,现在还有在一线跑的吗?
马德兴:据我所知已经没有了,只剩两位当年扛摄像机的老记者还在相关领域,其他人大都离开了。
腾讯新闻:这么多年记者生涯,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吗?
马德兴:近 30 年里难忘的事很多,1996 年那次印象尤其深。当年中国足球在亚特兰大奥运会预选赛失利后,我撰写了《中国足球十问》,之后被相关部门 “封杀” 了两年,直到 1998 年底才重新恢复报道。1997 年金州十强赛期间,我还得悄悄去现场,不敢公开参与报道。

3.webp

刊登在《新民体育报》上的中国足球十问

腾讯新闻:当时因《中国足球十问》被封杀,您后悔过吗?
马德兴:不后悔,但说实话,现在让我再写那样的文章,已经写不出来了。
腾讯新闻:您还记得《中国足球十问》的具体内容吗?
马德兴:记得很清楚。第一个问题就是 “足球改革的目的,究竟是提高技战术水平,还是拼命捞钱?”,这个问题放到现在,依然适用。

现状:职业联赛退步,核心工作 “缺位”

腾讯新闻:对比当年,您觉得现在中国足球有本质改变吗?
马德兴:本质改变不大。老一辈足球人有情怀,想把中国足球搞好,只是当时刚起步,对外交流少、认知有限;现在条件好了,视野也开阔了,但那代人的精神境界却没了。

我印象很深,90 年代初我刚大学毕业,去足协时经常碰到老同志周末值班,大家会一起探讨足球问题;现在没了这种氛围,大家聊的都不是足球本身。
还有个细节:1994 年职业联赛刚启动时,足协没有赛事统计数据,我就主动提出帮忙。当时足协说 “不会弄”,让我去他们那里整理材料,有时候会干到后半夜,他们也会陪着。现在呢?下午 5 点一到就下班,还会催你 “该走了”。
4.webp


现在中超从 2004 年到 2025 年已经 22 个赛季了,但你让中国足协拿出 22 年的职业联赛技术报告,根本拿不出来;每个球队的技战术分析、风格特征,也没有系统资料。反观日本 J 联赛、韩国 K 联赛,每年都会整理详细的技术报告。我们倒是有 “总结”,但内容都是 “赛风赛纪开了多少会”—— 这些必要,但能提高竞技水平吗?核心工作根本没做好。
再看外教引进:从 1994 年首名外教到现在,我们换了多少任外教?但没有哪一任外教的执教经验、优缺点被系统梳理过。比如伊万下课,他带队一年零四个月,给中国队带来了什么?成功在哪?失败在哪?没有一份像样的分析报告,只会用 “没出线、输球了” 来搪塞,然后换教练。
大家总说要 “体制改革”“创新”,但连基础的技术报告、外教总结都做不好,谈何改革?
腾讯新闻:2002 年中国足球能进世界杯,您觉得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没能延续?
马德兴:2002 年进世界杯后,没人总结经验、留存成果,之后就陷入了迷茫。02 年到现在这么多年,中国足球人没做好该做的事,足协作为最高管理机构也没承担起责任。

大家总说 “反腐”,但为什么反腐十年后又出问题?根源不是腐败本身,而是 “该干的事没干”—— 基础工作缺位,才让问题反复出现。职业联赛刚起步时,足协工作人员不到 30 人,现在超过 150 人,但人多了,心思却没在足球上,这个问题不解决,永远好不了。
青训:“两个门” 紧闭,好球员难出头

腾讯新闻:您觉得现在中国足球青训的核心问题在哪?
马德兴:和 30 年前没太大区别,甚至越搞越倒退。90 年代初,青训目标很明确 —— 为一线队输送人才,现在却问题重重。我总结过,青训有 “两个门” 是关着的:一是职业一线队与梯队之间的 “门”,二是教育系统与职业梯队之间的 “门”。

腾讯新闻:这 “两个门” 具体怎么理解?
马德兴:先看第一个 “门”。现在俱乐部的架构是:总经理管一线队,副总管梯队,两边各有 KPI—— 一线队要成绩,梯队要 “培养人才”。但一线队总经理不会从梯队招人,因为 “梯队出人才” 说明梯队工作好,反而显得自己没能力;不如从外面买人,还能 “证明梯队没输送人才”。这种相互掣肘的机制,让梯队球员到了 19、20 岁该上一线队时,却进不了自己俱乐部的一线队,只能辗转外地。

再看日本 J 联赛、韩国 K 联赛,一线队教练一定会去看预备队比赛,16、17 岁的年轻球员经常能直接升上一线队;但中国的一线队教练,每天训练 2 个半小时后就不管事了,连梯队有哪些好球员都不知道。
第二个 “门” 是教育与体育的割裂。2015 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时,本有机会打通教育与体育资源 —— 让优质教育资源向青训倾斜,解决家长 “踢球影响学习” 的顾虑,但执行时全走偏了。日本能培养出国脚的 “校园足球”,本质就是我们过去的 “业余体校”,但人家结合了教育资源,我们却把业余体校制度全废了,又没建立新的融合机制。
5.webp


腾讯新闻:现在注册球员数量比以前多了,为什么水平没上去?
马德兴:1992 年红山口会议时,注册球员不到 20 万,中国足球在亚洲能进前四;现在注册球员突破 200 万,水平却一落千丈。竞技足球不靠 “人数多”,靠的是 “热爱与专业”—— 十年前国青国少球员是发自内心喜欢足球,现在很多孩子是被家长逼着踢,即便有天赋,也不会为足球拼尽全力。

政策:反复折腾,顶层设计缺失

腾讯新闻:您之前提到 U 系列联赛被取消,这对青训影响很大吗?
马德兴:2010 到 2017 年,我们花了 8 年建立起 U 系列竞赛体系,还推出了 “单年龄段” 赛事(孩子差一岁,身体差距大,单年龄段更公平)。但 2018 年领导层更换后,这套体系被全盘推翻,又改回 “双年龄段”;现在国际足联推行单年龄段,我们又要重新恢复 —— 反复折腾,耽误了整整一代球员,这也是国青、国少连续几届不出线的原因。

我 2018 年在成都温江基地就跟联赛负责人说过,“你这是在干断子绝孙的事”,现在看果然如此。后来我也跟宋凯主席建议,必须尽快全面恢复 U 系列赛事。
腾讯新闻:全运会、三大球运动会本是调动地方积极性的抓手,为什么反而给青训添了麻烦?
马德兴:问题出在 “年龄段设置不匹配”。比如去年湖南三大球运动会设 2006 年龄段,但奥运会适龄是 2005 年龄段,且 2006 年正好有亚少赛 —— 地方为了全运会成绩,不让球员去国字号集训,导致 U20 国青队征调不到人。

其实可以合理设计:比如上海、广东等经济强省可以多报几个年龄段,甘肃、西藏等省份选 1-2 个年龄段参与,这样既能调动地方积极性,又能为国家队选材。但现在总局、足协、地方体育局、学校各管各的,没有顶层设计,合力根本形成不了。
教练:本土教练难破 “关系网”,外教靠 “合同兜底”

腾讯新闻:这么多年换了这么多外教,您觉得哪国教练适合中国队?
马德兴:关键不是 “哪国教练”,是我们自己没搞清楚 “要什么”—— 老百姓要 “出线”,但行业内要考虑长期发展,需求不统一,选教练自然没方向。

腾讯新闻:本土教练不适合执教国家队吗?
马德兴:本土教练的业务能力没问题,但绕不开两个坎:一是社会诱惑多,二是 “上下级关系”—— 中国教练要听领导的,哪怕不合理的用人要求也得照做;外教不一样,和足协是合同关系,不用受 “领导干预”,比如 2001 年十强赛,米卢和足协矛盾很大,但因为有合同在,还是能按自己的思路带队,最后出线了。

现在大众对本土教练也不包容:年轻教练没名气,一上任就被质疑 “怎么选的”,环境本身就不利于他们成长。
未来:东南亚崛起成新挑战,十年内难有明显突破

腾讯新闻:您觉得中国足球未来十年成绩会有明显提高吗?
马德兴:有希望,但难度很大。现在不仅要面对日韩、西亚的竞争,东南亚球队还通过 “血缘归化” 引进了大量欧化球员,实力提升很快;而我们自己的青训体系没理顺,人才培养节奏跟不上,外部环境又在变差,短期内很难突破。

6.webp


舆论:网络时代 “降智化”,传统媒体话语权弱化
腾讯新闻:现在中国足球的舆论环境和过去比怎么样?
马德兴:现在不能叫 “舆论环境”,叫 “网络情绪场”—— 中国足球成了 “公共宣泄对象”,比赛失误被剪辑传播,大家只看负面,不看本质。网络还在 “降智”:不用事实核查,不用逻辑分析,靠情绪吸引流量就行。

腾讯新闻:现在一线足球记者越来越少,是因为自媒体冲击吗?
马德兴:有自媒体的原因,但核心是资本 —— 资本要 “分散话语权”,不想让《体坛周报》这样的传统媒体掌握权威信息。现在传统媒体发稿要 “三审三校”,确保准确;自媒体不用,随便发、随便反转,还能靠情绪收割流量。未来很难再出现权威体育媒体了。

退休:世界杯后谢幕,3000 万字藏着足球情怀

腾讯新闻:您退休后还会关注中国足球吗?
马德兴:我算过,2030 年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结束后,我就到退休年龄了。干了一辈子足球,说不关注是违心的,但应该不会像现在这么投入了。

腾讯新闻:您是无锡人,怎么看苏超的热度?
马德兴:苏超火,是因为江苏省政府牵头调动了所有资源 ——13 个地市的最好球场免费提供,宣传资源全力倾斜,训练还有政府补贴;但中国职业联赛呢?无锡吴钩打中乙,租奥体场一场要 30 万,而苏超球队用场地全免费。

7.webp

摄影记者的镜头记录下苏超联赛的球迷上座人数
苏超的启示不是 “联赛模式好”,是 “政府重视能办实事”—— 如果各级政府能像支持苏超那样支持中超、中甲,职业俱乐部也不会生存得这么难。但现在大家只看到苏超的 “火”,没看到背后的资源支持,反而用苏超挤兑中国足球,这是本末倒置。
尾声:30 年伤疤刻进年轮,坚守中的 “微光”

腾讯新闻:您觉得未来《中国足球十问》还会有新的意义吗?
马德兴:我能写出 “新十问”,但没用。中国足球的核心问题不是 “问题多”,是 “利益层太多”—— 各方利益难平衡,再好的建议也推不动。只有政府部门出面,让 “懂足球的人” 主导改革,才有可能好转。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0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视频核心要点:中国足球管理混乱、青训体系失败及未来挑战的深度剖析。一句话总结:资深足球记者马德兴通过30年报道经历,揭示中国足球政策不连贯、青训脱节及舆论困境,呼吁顶层设计改革。总结摘要:1.历史背景:  1.1职业化改革历程:从1994年起步到现状下滑,反腐影响深远。  1.2关键事件:U20亚洲杯失利、U系列比赛取消暴露体系问题。2.核心问题分析:  2.1青训体系失败:一线队与梯队脱节,KPI机制导致人才流失。  2.2管理政策失误:领导频繁更迭,政策缺乏延续性。3.外部因素影响:  3.1外教更迭无果:频繁更换教练,无技术报告积累。  3.2舆论环境恶化:网络时代负面舆论泛滥,足球成公共粪池。4.案例启示:  4.1苏超联赛对比:政府支持模式的成功启示。  4.2职业联赛困境:场地费用高昂,生存压力大。5.反思与展望:需明白人管理,强化顶层设计,坚守足球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0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当年读老马的“十问”,振聋发聩。时间过得真快,大浪淘沙,真正爱足球的老马虽然逐渐淡出一线,但是他的足球发展观点,却是一如既往的直达问题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9-11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止足球,现在有太多的事情比足球重要多了都没人重视!譬如食品安全.国粹中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1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中国很多体育项目发展不起来,一是没钱二是没有群众基础,但足球却是例外,钱太多,多得让人胡思乱想瞎折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1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到话题里的每个球队没有换人,主力踢球分钟数,接球球数,传球成功率数据统计,现在有Ai了,是否可以用摄像机Ai人脸识别,自动识别这些传球数统计这些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散足协,参加国际赛事的国足由各俱乐部选派球员临时组成,国家体育局组织集训,把平时给足协的预算花费腾出来给各俱乐部论功行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94年,我才4岁马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1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奇葩的想法,从中国选100个有足球运动体质的男孩子送到一个体挍集中读书(身高,骨架,体能,智商这几方面的必须超好)经过三年的训练,挑选最优秀30人作重点训练,5年之后中国足球肯定比现在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11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太透彻了。做为国人真的为国足汗颜,中国那么大难道就没有一个团队一个有责任人能把国足托举起来吗?那怕动一动别一直僵尸一样的死在那儿!让老马束手无策,心有余而不能左右,真是让人痛心疾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6 01:58 , Processed in 0.26543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