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回复: 2

[科技新闻] 中国联通拿到牌照,卫星互联网进入新阶段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文丨泰罗
9月8日,中国联通拿到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据报道,这是《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首张卫星互联网牌照。
国信证券做过测算,我国卫星互联网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有望达近千亿元,据Morgan Stanley,2040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卫星是一种容量低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卫星互联网的布局将加速推进。
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的比拼已经从地面上升到太空。
由于卫星互联网仍处在起步阶段,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运营等上游产业将率先受益。
2021年4月,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星网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国家队”正式出征,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加速阶段。
和而泰旗下的铖昌科技主营T/R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是国内少数能够承担国家级大型发射任务的民营企业。
由于行业壁垒极高,除铖昌科技外,国内掌握相控阵T/R芯片的企业还有中国电科13所和55所,其每年出货量在10-15亿颗。
航天投入和产出的比值是1:10,卫星互联网对下游应用市场规模的拉动可达上万亿元。因此,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空间广阔。
基于北斗产业的加速落地,北斗星通业务涉及北斗产业的上中下游。
其次,航天科技旗下,主营卫星制造和应用的中国卫星;卫星空间段运营的中国卫通等,都将在卫星互联网大战略中受益。
太赫兹通信是电子学向光子学的过渡,它有效解决了频段资源日益稀缺的窘境。被认为是6G时代的核心通信技术。
从5G到6G,超大规模天线技术持续升级,超大规模的智能天线将可以应用于高铁、飞机等高速场景、城市宏覆盖、精准定位等领域,实现全域覆盖下的无边界链接。
其中,智能超表面(RIS)和电磁波角动能是两大研究方向。智能超表面可以使天线更智能,通过重构传播环境,实现低成本地功耗的大规模使用;电磁波角动能则可以实现不消耗额外频谱和时间的情况下,提升频谱效率。
工信部IMT-2030(6G)推进组已经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兴通讯、华为等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中兴通讯此前携手中国联通,完成了业界首个智能超表面反射面板在5G中频的技术测试。
不过,超大规模天线技术研发还处于理论认证和实验阶段,产业落地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还远未给相关企业贡献业绩。
相比较来看,6G产业中的卫星互联网是产业落地的前提和基石,目前已经进入加速推进阶段,相比太赫兹和超维度天线,更值得重点关注。
每当新一代移动通信启动商用时,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就已开始启动,站在当下的时间点,撬动超10万亿规模的6G时代,正加速到来。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星互联网牌照落地,6G前哨战已打响,产业链机遇凸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9-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联通这牌照一拿,卫星互联网直接起飞,未来五年千亿市场,就像给太空装了宽带,连偏远山区都能高速上网,这步棋下得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1 08:49 , Processed in 0.1599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