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
两周前去过首尔之后,我几乎称得上是把东亚除了朝鲜之外的国家或地区都玩了一遍。因为平时对风水和八字小有兴趣,我在东亚地区旅行时常会格外关注东方占卜文化,比如日本东京的兽骨占卜和御神签、中国台湾的鸟卦算命(俗称鸟占),中国香港就更不用多说,其算卦文化世界闻名。对于韩国来说,命理则算是舶来品。如今韩国社会上售卖的命理咨询基本两种,Saju和Tarot,前者由四柱音译而来,也就是中国的生辰八字文化;后者即塔罗,是西方的一种占卜方法。
这次我在首尔走遍了弘大、明洞和梨泰院地区的算命店,在这些街区基本走两步就能遇到一家,有的承包了一整家独栋门店,算命师站在门口招手揽生意;有的藏在咖啡馆深处的幽暗一隅,给神秘学增加了神秘。即使我一路下来真正消费很少,却和街头命理师聊了不少,也常以假意咨询的姿态观察前来的消费者、旁听他们的诉求和情绪,感受命理产业在韩国社会的崛起与渗透。
韩国街头算命基本分为Saju(四柱,即八字)和Tarot(塔罗)。图拍摄于弘大商业街
01 从“青瓦台魔咒”说起
提起韩国的玄学,很多外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想到“青瓦台魔咒”。我遇到的很多命理师都说,他们经常会接触到外国游客,一个普遍感受是,很多人都因“青瓦台魔咒”“慕名而来”。许多顾客给算命师傅交了钱,却不着急知道自己的命运,反而先兴致冲冲打听“青瓦台传闻是不是真的”之类的问题。这似乎是个很合适的开场热身,一个原本臭名昭著的东西反而误打误撞成了韩国街头命理师的生意噱头。
我也是一样。在弘大附近,因为看到一家算命店门前的塑料板上贴了李在明总统光顾的照片,我就走了进去。接待我的女师傅告诉我,她的老板曾经为李在明总统和夫人金惠景提供过命理咨询服务。对于李在明夫妇的到来,她的理解是,“也许他们更多是以娱乐为目的,但那个时候李还不是总统。”
我顺势而问,李在明最近在整修青瓦台官邸,是不是受‘青瓦台风水’的影响。女师傅也是位健谈之人,从这个问题开始,她滔滔不绝给我讲了不少东西。她一板一眼告诉我,风水在韩国本质上是个很中性的东西,直到今天理应亦是如此。
首尔一家命理店老板娘与李在明合影。图拍摄于弘大商业街
古代人非常相信风水,因为讲究天人合一,信奉天时地利,地理环境对人文影响非常大。历史上朝鲜/高丽王朝的时候,皇宫大殿的布局都有风水讲究,后来日据时期,日本殖民政府还系统性地破坏过朝鲜王陵风水,当时的王朝甚至民间都在改风水上下了不少功夫。延续到今天,调整青瓦台风水也成了传统——风水咨询即使现在在韩国社会也是类常见的服务。
“后来的所谓‘青瓦台魔咒’,不仅妖魔化了‘青瓦台风水’,更是把当今韩国政坛都搞魔怔了。”女师傅一口气给我列举了很多例子,其中一些我也曾道听途说:朴正熙遇刺了,有传闻怪罪青瓦台选址是“火坑局”(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大概意思应该是前有北岳山压迫、后有汉江反弓);后来据说朴总统的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辩护词中有一条便是“总统官邸风水不吉祥”;卢武铉自杀后,有人指控他迁居的地方是“断头煞”。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青瓦台魔咒”就无中生有了。
从尹锡悦开始,本就扭曲的事情被推向了更邪性的高潮,他因为这个事甚至搬离总统府,据说有些国会议员也开始“求神拜佛”。前第一夫人金建希更是最出了名的爱算命——这不是媒体小报谣传,韩国命理行业内几乎公认此事,其痴迷程度连职业命理师都评价为“过于迷信”、“真的疯狂”。
8月初,青瓦台因为李在明下令整修,已经不允许游客参观了。对于整修青瓦台的决定,外界众说纷纭,但其实对于韩国来说,调风水是个传统。图拍摄于青瓦台
行业内同样公认的是,依赖风水与命理是当今韩国上流阶层普遍延续和蔓延的传统,尤其在韩国企业高层非常盛行,比如三星集团、SK公司等等都在企业选址和经营理念上借鉴过风水。中肯而言,这虽然具有科学争议但无可厚非。而后来,韩国精英阶层开始把算命理当作社交手段,并逐渐开始通过玄学构建“圈层认同”,这股风自然吹到韩国政坛中去。
权力不稳定和内部压力与分裂本就是韩国政治固有的问题,近些年政坛暗流更加涌动,政客的疑虑恐慌随之加剧,风险规避的心理需求也就相应增加。这个时候,风水与命理就成为了“对冲风险”的庇护伞。
女师傅表示,尽管属于东方神秘文化,但风水/命理与封建迷信是有区别的。“青瓦台魔咒”,究其根本,仍是人的问题,不是神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之前读过的一篇题为《韩国当下政局动荡,罪在个人,而非“青瓦台风水”》的时评,是尹锡悦弹劾案发后,韩国外国语大学黄载皓教授撰写的。只不过,这句话从一位算命师口中说出,我心生一丝敬佩。
02 命理学的社会渗透:现代焦虑下,东方神秘主义复归?
无论怎么理解精英阶层权力的“巫蛊之祸”,韩国命理师在遇到随机而来的普通消费者时,总是会先自豪地炫耀自己服务过的名流权贵,这种低成本的宣传手段远比卖力推销自己的服务强,权威性也不言而喻。为了吸引客源,他们会在店铺门口摆上醒目的大纸板或易拉宝,上面密密麻麻铺着与“大客户”的合影留念。每次街头命理师主动迎上我时,都无一例外地先把我拉到他们的“战利品”前。
几乎每家算命店门口都会有这样一板“战利品”墙。图拍摄于弘大商业街
首尔的算命店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各个门可罗雀。相反,虽然一条街上同类店铺数量较多看上去稀释了消费浓度,但许多店里其实生意火热,有的甚至需要排队等候,即使等到了也是计时服务。
我在另一家店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女命理师,正巧赶上没有顾客,便和她闲聊行情。据她所言,塔罗和八字在韩国社会的消费市场基本平分秋色——塔罗一般是预测未来3-6个月的事,八字则可以看整体命盘大运,这些年人们对后者的需求飞速上升。
从年龄段来看,年轻人更多偏好前者,除了娱乐,他们更多是急于给眼前的事预支一个结果;中年人及以上总体倾向后者,因为他们往往真的有严肃正经的目的或需求。
塔罗本身具有一定娱乐性,在78张印有不同象义的牌中盲选出3张纸牌,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从而推测出眼下所求之事的形态和走势。但因为主观性和随机性强,常被看作是年轻人的小打小闹。
八字则是另一套更系统的算法。生辰年月日时根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衍生出一个人对应的八字;再结合阴阳属性,根据日干与其他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换算出十神。因为有一套明确的推算公式和参考标准,可信性相对更胜一筹,玄学市场升温下八字咨询量上涨也就不足为奇。
易经五千年流传下来,八字文化被看作“古代大数据”,这或许让“命”有“理”可据、能系统成“理”。但命理如何以科学逻辑诠释人的一生,至少韩国社会对此是非常模糊的。然而韩国社会近些年越来越大的需求投入表明这个问题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命理——这个科学性仍备受争议的事物——被接受为一种“人生成功学”。它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韩国大众奉若神明,有时对命理的诉诸同步于甚至先于努力。
不能否认的是,老一辈韩国人对命理的信仰,本质上是受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影响下一种文化惯性的传播和延续。但真正推动命理产业在现代爆发增长的,是韩国人们对当代社会结构僵化的焦虑。韩国称得上是刮起东亚社会内卷之风的先潮,SKY(注:韩国三大顶尖高校,即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培养出的高材生可能连最基层的正式工作都找不到,上班族省吃俭用也难以在寸土寸金的首都购置小屋。
打工人在乎裁员会不会轮到自己、家长们关切孩子能否出人头地、年轻人执着明年能不能考上公务员,这些恐惧背后是社会不确定性增加、生存压力放大的现实。在什么都不确定的虚无时代,哪怕是最抽象神秘的算命也能提供精神上的兜底——托付命理,就成了人们应对空洞与风险的心灵解药。
首尔街头算命店比比皆是,有些生意火热。图摄于弘大商业街
命理师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顾客出于各种各样的需求来占卜命运。
在这些人中,最常见的一类,是带着子女生辰信息来询问学业的家长。他们总是有备而来,目的性极强,提问更是充满功利,比如孩子能上什么水平的大学、能不能考上某某知名大学、是否该考虑出国、适合学什么专业。
另外,所有涉及金钱的运势,包括投资、涨薪、升迁,也都是近年来算八字的热门主题。据说,真的有人会在咨询这类问题时面红耳赤、焦头烂额,得到顺意的回答会满脸柳暗花明,一旦与预期相悖就露出一副仿佛人生完蛋的愁容。
03 未来,成为算命师比考公务员更靠谱?
玄学需求大涨,韩国命理产业的市场化与命理师的职业化加速相辅相成。明洞附近一位姓朴的命理师告诉我,首尔的职业命理师越来越多,为了职业发展,凡是入这一行的基本都会赴外系统培训,尤其会到中国学习易经与八卦文化。朴就曾在中国东北地区学习过,也会有人前往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学习。
韩国本土也会“培育”出一些含金量高的“顶级大师”,这些人凤毛麟角,作为行业翘楚的服务费更是令人望而生畏。也正因此,他们的客户除了有雄厚的资产,更是遭遇重大变故、面临重要人生选择的人,而非“算着玩玩”。
无论对命理学的定义是“科学”还是“迷信”,韩国人尤其是许多上层名流,对命理的信仰可谓是忠诚又昂贵,也使得这些顶级命理师的社会身份水涨船高、价值连城。
韩国街头的算命,尤其四柱八字咨询,其实就来源于中国易经文化。图摄于梨泰院
相比之下,街头命理师的社会地位自然大打折扣,他们自己也不避讳承认这一点。某种程度上,韩国普通大众对命理师的看法多少存在“贬损化”,说得难听些,就是个“算命的大仙儿”。只不过,这种认识偏见和实际咨询需求并不冲突。
尽管如此,命理行业的收入对职业命理师来说却相当诱人。我前后走进了首尔市中心20多家算命门店打探,八字的定价大概在3-5万韩元/次(约合人民币155-260元)。3万的服务,多为15分钟左右的限时咨询,或是仅提供一年的流年运势,亦或单独看面相;5万的服务,则在时间上放宽,或是可以咨询一生命盘。按照单次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10元)来算,倘若一个月开张20天,客流量中等偏上的店铺每天接待至少10位顾客,那么月收入可以达到8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2万元)。
首尔命理咨询服务价目表,行情基本都差不多如此。图摄于弘大某店
800万韩元什么概念?后来我去查资料,按照韩国的统计标准,每月收入200-400万韩元的群体占据韩国上班族的绝大多数。疫情之后,根据首尔市公务员工会于22年8月公开的关于低级公务员工资明细数据显示,首尔最低级公务员平均月收入200万韩元,扣除纳税和保险后,实际到手大约不到170万。而命理师的800万韩元,抛除运营成本之后,净利润也相当可观,高于基层公务员收入不少。
这也间接让韩国命理师职业化趋势加速的事实有理可依。我还遇到一位姓李的师傅,大概50、60来岁,从她店里四周墙壁贴满的合照来看,她应该在当地做得小有名气。李师傅告诉我,现在韩国很多大学都开设了正规的命理学课程,比如韩国东方文化大学就有风水学未来预测专业,她这两年自己也在招收研究八字的徒弟,这些年学这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大学生,有的甚至放弃考公来走这条路。她说,这个时代,社会地位高不一定能变现,现代人只要能来钱,当个“臭算命的”也不赖。
很多首尔职业命理师已经开始收徒,他们用翻译器为来自各国的顾客提供服务,从而破除语言障碍。图摄于弘大某店
这话直白扎心,但仔细回味不无道理。韩国社会本就已经陷入“阶级论”重燃的绝望和“四当五落”(注:意思是每天睡4小时就能考上公务员,睡5小时就会落榜,这是韩国社会一句著名谚语,现在也普及东亚)的恶性内卷,而通货膨胀下薪资固化,让所谓的“铁饭碗”从“稳定”变为“稳定贫穷”,年轻人正在对公务员逐渐祛魅。对比之下,命理师职业化、年轻化本质上是大众关于风险与回报的经济学选择,也是对僵化社会结构的无奈与集体反抗。
时代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时候已没有规律可循。命理学本是一类文化现象,但现在已不再局限于信仰的范畴,而是成为人们逃离与对抗现实的防空洞。
上到总统、下到学生,理性与科学至上的社会越难于生存,就有越多的人去寻找神秘主义的“庇护”。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无法掌控的时代,他们不止是在寻找未来的答案,而是给空洞一个托举,哪怕它只是个短暂的假象或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