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回复: 0

[心情点滴] 人大刚子红了,但愿不是过把网红瘾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9月7日上午,认证为中国人民大学官方账号的“RUC小浪花”发文确认,小红书账号@人大刚子 确系该校党委书记张东刚个人小红书账号。据悉,张东刚个人小红书账号在9月6日开始连发4条与人大相关的帖文,截至9月8日下午4时,其粉丝量已经增至4.9万。
有媒体从知情人处获悉,张东刚不仅自己“下场”入驻小红书,还在人大校内工作群中建议,“请每部处长亮明身份、立马下场、及时回复、快速解决(问题)!这样,与我打好配合!”
刚子书记红了,原因何在?
在人们的印象里,严肃的高校领导似乎总是与学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校园管理有什么意见,往往要经过层层转达,而张东刚的做法直接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模式。他通过小红书这一学生活跃度极高的社交平台,直接倾听学生的声音,回应学生的诉求,减少了中间环节,自然也提升了治理的效率。
这种转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很短的时间里,其账号粉丝猛增,评论区涌入大量关于学校食堂、水果、班车等具体问题的留言就是证明。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不少留言都迅速得到了回应。如某校区食堂,应学生要求第二天就摆上了新鲜水果,被学生称为“小红书治校第1天,水果来咯”,话语中不无调侃,但更多的是认可。
刚子书记走红,是否意味着新的高校治理模式的探索正在开启?
过去,身为高校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身份鲜明。如果说有什么交流,也大多聚焦于会议室、校长信箱或者职能部门的窗口,回应迟缓、沟通不畅等弊端不言而喻。这样一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因为当代大学生早已习惯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和获取信息。在这一代大学生那里,一旦碰上诸如食堂饭菜质量欠佳、宿舍空调不给力等问题,他们的习惯不再是等通知,而是先上网发帖。
张东刚主动入驻学生聚集的小红书平台,并要求相关干部共同下场,体现了一个高校管理者对时代变化的敏锐把握。
实际上,高校领导开设网络账号过去也不乏其例,可惜的是其中大多数仅停留于招生宣传、节日祝福等层面,近似于行礼如仪。而这次张东刚入驻小红书,杜绝了简单的官宣式入驻,其先在平台潜水观察,熟悉语景后再自然互动,而且对学生的诉求给出了及时的反应,诚意满满,最后获得学生乃至网民的欢迎也在情理之中。
在社媒深度融入生活的当下,刚子书记开了个好头。然而这次下场试验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关键还在于能否建立常态化机制。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学生最初的新鲜感过后,一旦发现反映的问题石沉大海,相关的建议无人理会,那么即使管理者活跃在再多的平台,也难赢得真正的信任。
因此,要避免陷入“一阵风”,就需要在高校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闭环管理机制,从问题收集、分类转办、部门处理、结果反馈到效果评估,每个环节都应有明确的规范和时限要求。只有让学生看到自己发出的声音真正产生了回响,发生了改变,高校领导的这种下场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刚子书记红了,但愿这不会仅仅是高校管理者的一次网红体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0 01:14 , Processed in 0.24127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