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导读
北京市回龙观小区的居民近日向“问北京”(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65159063)反映,小区有两个门,其中,东门外环境复杂,居民认为不安全,南门原本有无障碍通道,但在今年8月加装了栏杆,影响老弱病残群体通行,大家希望这 一问题能得到合理解决。这个通道管理难题该如何破解?
小区南门无障碍通道变“有障碍”?
最近,回龙观小区的部分居民遇到了烦心事。居民介绍,回龙观小区有东门和南门两个出入口,2020年疫情期间南门被临时封闭,去年8月重新开放。由于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外卖、快递人员通常不被允许驾驶电动自行车进入,仅在物品较重等特殊情况下才可破例。
小区位置图/百度地图
居民陆先生介绍,去年重新开放的南门没有配备保安值守,个别快递员为图方便,频繁用电动自行车撞击南门,导致大门多次损坏维修。为解决这一问题,小区管理方于今年8月对南门无障碍通道进行改造,增设了栏杆,将其变为“有障碍”通道,此举有效阻止了外卖车辆进出,同时也将残疾车和轮椅挡住了 ,这给老弱病残群体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小区南门出入口,安装了栏杆,行人需蛇形穿过/记者 摄
东门没有设置障碍,但路况复杂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小区东门仍保留着无障碍通道,但居民反映,东门周边环境混乱,电动自行车往来频繁,道路本身较窄,且临近商业区,日常人流量大,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老人、小孩或行动不便者通行。
小区东门/记者 摄
与之相比,南门外道路更为清静,向西步行20米左右就是一个小公园,是居民日常散步休闲的理想路线。居民李先生说,“就想从南门安全出门遛遛弯儿,这么简单的要求现在都达不到”。
小区南门外路况相对安全/记者 摄
现在的南门 只能行人通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南门以行人通行为主,机动车通道长期关闭,仅在东西两侧传达室旁设有出入口,其中,西侧出入口封闭,东侧出入口安装了不锈钢障碍物,行人需“蛇行”通过,残疾车、轮椅等很难通过。
小区南门以行人通行为主,设有东西两个出入口,其中,西侧出入口封闭/记者 摄
居民陆先生表示,他曾多次目睹有老人和年轻人推着婴儿车,到南门后只能先将婴儿抱起,再将婴儿车抬过栏杆;还有居民见过坐轮椅的老人,需先从轮椅上下来缓慢绕栏杆通过,再由保姆将轮椅折叠后抬过去。
小区东门的行人出入口没有设置障碍/记者 摄
南门管理的 “拉锯战”
无障碍通道能否恢复,后续如何平衡安全与老弱病残群体的出行需求,居民希望小区管理方能给出可行方案。对此,小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回龙观小区南门的管理状态,一直在居民需求与安全维护之间反复调整。据这名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建成入住后,南门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仅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才临时打开。近年来,随着居住环境改善,周边公园建成,不少居民提出 “临时开放南门” 的需求。小区物业办公室考虑到居民诉求,将南门重新打开。但开放后,安全问题随之而来:部分外卖员为图方便,不愿绕行东门,在南门无人值守时频繁撞门,导致大门多次损坏更换。
为解决这一问题,小区管理方应业主要求将南门改为刷卡通行,随后又进一步安装了“蛇行道” ,“小区管理办公室装(蛇行道)的时候,也征求了那些坐轮椅的老人的意见,我们征求他们子女的意见,征求他们本人意见,都同意才装的”,这名工作人员说。
小区管理方的苦衷
“小区有1000多人,我们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面对部分居民的不满,小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接到居民电话后,他们会耐心解释,东门有保安,居民从东门出去,保安可以提供帮助,或者允许残疾车、轮骑走机动车道,“站在小区管理办的角度,我们肯定是希望整个小区所有人都好,说白了,我们和他们不是对立面”。
小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也道出了自己的难处,回龙观小区属于经济适用房,公共区域的电费、卫生费、垃圾清运费等开支压力较大,管理方在提供服务时需兼顾成本与实际需求,只能 “凭良心尽力做好工作”。
东门外行动不便的老人/记者 摄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居民需求各有不同,回龙观小区南门引发的争议,只是小区管理的一个小小缩影,事虽小,却牵涉各方——有居民希望顺畅出行,有居民以安全为重,还有外卖员希望节省时间,各方诉求,如何在 “安全” 与 “便利”、“部分人需求” 与 “全体人权益” 之间找到平衡点,需要小区管理者和居民平等沟通,互相体谅。社区治理也要跳出“要么拦、要么放” 的非此即彼思维,综合施策,找到破局思路。后续进展,“问北京”将持续关注。
小 问 说
化解困局,需要智慧
也需要互相理解和体谅
原创稿件 转载需授权
记者丨高峡 编辑丨高峡
值班主编丨紫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