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竖琴海豹(harp seals),也称为格陵兰海豹,是一种相当耐寒的海洋哺乳动物,栖息气温-40摄氏度的北极圈。上图是在浮冰上晒太阳的竖琴海豹。摄影师:赵宇
本文约3100字,阅读约5分钟
2006年,有猎人打到了一只样子特别别扭的熊,通体白毛里夹着一些棕色的斑块,看着就不像纯种的北极熊。后来科学家一检查,发现这是一只“混血儿”——它的爸爸可能是灰熊,妈妈是北极熊。
这样的组合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两个种类的熊各住各的地儿,见都难见上。但现在,灰熊正往北挪,进了北极熊的地盘,于是就有了这种混种熊,人们干脆叫它“比兹利熊”(Polar + Grizzly)。
刚开始,这事还被当成个偶然,人们觉得,这不就是一个意外嘛。但后来,越来越多类似的“混搭动物”陆续被发现,而且不仅仅是熊之间的事。
▲上图:这是由艺术家马库斯·布勒(Markus Bühler)创作的一个插画,是根据猎人提供的细节画的,描绘了这种可能是杂交鲸类的动物样貌。图源:live science
比如,有人看到了独角鲸和白鲸的混种,科学家还发现了座头鲸和露脊鲸的结合、斑海豹和带纹海豹的“跨属恋爱”,甚至连港湾鼠海豚 (Harbour porpoise) 和白腰鼠海豚 (Dall's porpoise) 这种平时“互不搭理”的家伙,也开始混在一起了。
说得夸张点儿,北极的动物们已经“乱配种”了——不是人给它们配,是它们自己在自然条件变化下,开始跨种类、跨属地混在一块儿生孩子。
▼ 海潮天下·往期相关报道:
500万年头一遭!北极惊现“白鲸+独角鲸”混血儿
从雉鸟到鲨鱼,野生动物的“出生地忠诚”有多神奇?
上个世纪80年代,北极地区一名猎人捕获了三头外形非常奇怪的鲸鱼。它们的身体某些地方像白鲸,比如鳍的形状;但尾巴又很像独角鲸。更特别的是,它们的牙齿不像白鲸、也不像独角鲸,而是水平伸出嘴外,形状怪异。上图中,中间那个就是其中一头鲸鱼的头骨标本。科学家发现,它竟然是一个混血儿!▲上图:顶部是独角鲸的头骨,底部是白鲸的头骨,而中间的头骨则属于这两者的杂交后代。图片来源: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米克尔·霍格·波斯特(Mikkel Høegh Post)
那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还得看咱们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科学家们说得很明白:全球气候变暖是罪魁祸首。
过去,北极常年被厚厚的海冰覆盖,动物们彼此隔着冰面,互不打扰。可现在冰越来越少,温度也越来越高,原本寒冷的区域变得没那么难熬了,一些生活在稍南边的动物也开始往北迁徙,结果和原来住在那儿的动物“撞上了”。碰上了,有些就开始“谈恋爱”、甚至生孩子。
听上去挺神奇的对吧?可其实,这不是好事。混种动物短期看起来身体挺强壮的,因为不像近亲繁殖容易有遗传病,它们的父母来自不同物种,遗传基因不太一样,一些不好的隐性基因就被“盖住”了,所以生下来的宝宝表面上看上去挺健康。但问题是,这种“混搭”带来的麻烦是慢慢才显现的。
你想,这些动物原本是各自进化出来、适应自己环境的。如果突然混在一起,它们的后代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什么本事都差点儿。比如之前说的那种独角鲸和白鲸的混血儿,它就没了独角鲸最有标志性的螺旋獠牙——那可不仅仅是好看,而是它们用来在族群里争偶的“法宝”。没了这玩意儿,它在群体里可能就没地位,连交配权都抢不到。
奥斯纳布吕克动物园(Zoo Osnabrück)里的一对北极熊与灰熊的杂交后代,它们被非正式地称为“披萨熊”(Pizzly)摄于2006年。摄影:Corradox(CC BY-SA 3.0)
还有些混种的北极熊,在动物园里表现得也挺奇怪。一方面,它们保留了一些捕猎海豹的本能;但另一方面,它们却没有像纯种北极熊那样强的游泳能力。在北极生存,游泳是基本技能,不能游怎么抓海豹、怎么找冰面?这样一来,等到它们自己要独立生活时,根本应付不了北极严酷的环境。
更糟糕的是,有些物种本来就已经濒临灭绝了。比如北太平洋的露脊鲸,现在全球加起来可能还不到400头,算是特别稀有的物种。如果它们和数量多得多的座头鲸混种,久而久之,露脊鲸这个种就可能被“稀释掉”了,纯种的露脊鲸可能会彻底消失。这个逻辑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两个人种不断地混血,最终就可能只剩下混血人、而没有原始种群了。
上图:2001年,在加拿大东海岸的芬迪湾(Bay of Fundy)拍摄的北大西洋露脊鲸(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所以,这一连串看上去“新奇有趣”的动物混种,其实是气候危机在生物圈里打下的一个烙印,是环境变化太快、动物们来不及适应的“急救反应”。
科学家们很担心这种趋势,因为它可能会让一些原本就脆弱的物种彻底灭绝,还可能让生态系统变得更加不可预测、不稳定。
山坡上晒太阳的北极熊。 摄影师:赵宇
布伦丹·凯利是一个研究北极海洋哺乳动物的生态学家,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当时他带着团队做了个统计,发现至少有34种不同的北极海洋哺乳动物之间有杂交的可能。而且这些动物里头,很多都已经是“保护级别”的,比如一些鲸、一些海豹,还有那几种鼠海豚。他们呼吁,政府在制定保护政策时,应该把这些“混种”动物也考虑进去。现在很多国家的濒危动物保护法,比如美国的《濒危物种法案》,根本没有把混种动物列进去。换句话说,如果一只濒危北极熊和灰熊生了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没人“管”的。
凯利还说了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他说:“这是一场我们人为制造出来的快速改变,而这些动物根本来不及进化去适应。”简单点说就是,地球变得太快了,动物跟不上节奏,只能靠这种“碰运气”的混种方式苟延残喘,可这不可能长久。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变化还在持续、且愈演愈烈。科学家们估计,如果人类不采取行动,到本世纪末,也就是我们的子孙辈长大的时候,北极夏天可能会完全没有冰盖——那相当于是一个“大陆级别”的隔离墙被彻底拆掉,所有的动物就完全自由流动,那时候混种现象肯定会变本加厉,到时候谁是谁都分不清了。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文 | 王昆山
编辑 | 海潮君
出品 | 海潮天下
引
用
本
文
王昆山.北极熊和灰熊“生娃”,白鲸跟独角鲸配种……至少34种北极动物正在杂交.海潮天下.2025-09-05
【参考资料】
https://simple.wikipedia.org/wiki/Grizzly%E2%80%93polar_bear_hybrid
Mating Mystery: Hybrid Animals Hint at Desperation in Arctic
https://www.livescience.com/9110-mating-mystery-hybrid-animals-hint-desperation-arctic.html
https://www.livescience.com/pizzly-bear-hybrids-created-by-climate-crisis.html
https://english.pravda.ru/news/animal/162429-hybrid-whale-species-discovery-ocean/
https://www.pravda.ru/news/zoo/2226227-hybrid-whale/
Hybridization between two high Arctic cetaceans confirmed by genomic analysi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9-44038-0
First-Ever Beluga-Narwhal Hybrid Found in the Arctic
https://www.livescience.com/65757-first-beluga-narwhal-hybrid.html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bizarre-whale-beluga-narwhal-hybrid-180972462/
As grizzlies mate with polar bears, concerns about hybrids grow
https://wildlife.org/as-grizzlies-mate-with-polar-bears-concerns-about-hybrids-grow/
Scientists' stunning observation of hybrid 'grolar' bear sparks concern: 'Ill-suited to adapt'
https://www.thecooldown.com/outdoors/grolar-bear-population-arctic-hybrid-polar-grizzly/
海
潮
天
下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致力于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先锋平台。我们以科学为锚点,深度解读生态系统的运行密码,追踪最新国际前沿研究,分享创新保护实践——从海洋到湿地,从深海基因库到气候智慧型农业,从濒危物种拯救到生态修复技术,从可持续渔业到BBNJ谈判,从塑料污染条约到减塑捡塑以及绿色金融政策…… 我们追求前沿、最新、有价值。这里是资讯窗口。用专业守护生命网络,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