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21

[心情点滴] 教辅不准进校园这事吵得有点厉害,为啥家长们反应如此激烈?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9-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开学至今,讨论度最广的是两件事:
一是教材改版,一二三年级全面使用新教材;
二是部分地区明确宣布教辅不准进校园,消息沸沸扬扬,各种声音都有。

有关新教材,可以看我们分析的几篇文章:新教材解读。今天重点聊“禁用教辅”这件事。

这两天,网上各种声音,深圳甚至出现了“一律禁止教辅入校”“家长买来的教辅也不准带”的传言,一度吓得不少人晚上连夜下单,生怕耽误孩子学习。

1.webp


事件是真是假?消息有几分可信度?要想弄明白,必须回到官方文件。
2.webp



在这次“教辅风波”中,家长们讨论中最关键的疑问是:

教辅不能进校园了,那是不是就没有作业了?难道以后全得靠家长自己补?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以广东省教育厅7月底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进校园管理的通知》为例。

文件里明确提出了多个严禁:


  • 严禁违规推荐教辅
  • 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征订
  • 目录外教辅不准进校园

3.webp


不止广州地区,我们去查了下,这几个月各地教育部陆续都发布了相关通知,比如黑龙江、湖南、宁夏等地,通知内容和广州基本一致。

这说明,这并不是个别地区的做法,而是一次大范围的规范行动。

那么,这些通知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

我们以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文件为例,梳理出三点核心信息:

01
教辅不能进校园,并非家长以为的一刀切
实际上,有一部分教辅是可以进校园的,但前提是必须在“审定推荐目录”之内。

各地教育部门都会发布教辅材料推荐目录。

像湖南,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都提供了不止一套配套教辅,供学校根据需要选择。

4.webp


或者家长们可以看一下新学期孩子发到的新书,像是浙江地区,使用的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写的课作本👇

5.webp


上面这些就是典型的目录内教辅,可以进校园,一般也由学校统一订购。

那么,哪些教辅是进不了校园的?

显而易见,不在推荐目录上的教辅。简单理解就是家长们常常自行购买的《53天天练》《学霸》《实验班》这一类。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此前确实存在一些学校,在规定配套教辅之外,还统一要求学生订购额外教辅的情况。

特别是在比较卷的地区,比如广东深圳,这几乎成了常规默认操作。

那是不是意味着学生就不能用教辅了?

当然不是,通知禁止的是学校统一推荐和强制购买,至于你个人意愿想买,并不反对。

并且,网上流传的不允许把教辅带进学校的传言,昨天9月3日广东省教育厅已经做了辟谣:
“不存在不允许学生个人自带学习材料进校园问题,学生如学有余力,可根据自己学习需求携带自购的相关学习材料到校。”
6.webp


02
教辅不能进校园,不意味着学生没有作业
很多家长担心,光上课没有作业,一减到底,这绝对属于误解了。
教辅和作业是两回事。
学习过程中,练习是客观需要,老师也必须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换句话说,作业始终是学习环节的必要部分。
但这个作业应该会以两种方式存在:
一种是从教育局审定的教辅中,统一选一本作为课后练习

另一种是老师根据需要,单独印发练习资料
这一点在解答文件上也有说明。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各学科配套的教材中已有不少基本的课后练习,能满足学生课后的巩固练习需求,
至于三到六年级,除了上面提到的审定教辅之外,还会由教育部门免费提供电子资源。
7.webp


但可以确定,各科作业不会超过一本,这与政策中强调的“一科一辅”原则保持一致。
8.webp


这一点,我们也在当地老师的回复中得到了求证。
9.webp


所以,家长完全不用担心“学校只管上课、不管课后”的情况,孩子一定会有相应的课内练习任务。
但有一点要注意,以前可能一门课老师会布置2-3本教辅,之后是不太可能了。
当然,这也带来一个新情况,统一的练习往往难度适中,适配大多数学生,但对学有余力的孩子未必够用。
对于这类家庭,就需要额外规划,补充更有挑战性的练习。
03
从更高层面看,这并不是在和家长过不去
广东的文件开头就写得很清楚:
当前“一科多辅”带来的学生负担和家庭经济压力问题突出,同时在教辅采购和使用上还存在腐败隐患。
10.webp


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经历。学校点名要买,老师含蓄提醒要用,不买怕落后,买了又多一堆作业。孩子累,家长也跟着花钱、心累。
至于教辅购买的利益输送也常有报道。
所以,这次严禁目录外教辅进校园,核心是两个目的,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堵住灰色利益链。
我们想,政策最终还是想把学习重心拉回课堂和教材,而不是靠一摞摞教辅卷起来。
这可能才是教辅禁入校园最根本的目的。
11.webp


这次事件为什么会引起家长们如此激烈的反应呢?



除了受到一些错误信息的干扰,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家长们长期积累的教育焦虑。



表面上看,教辅禁入校园,统一购书的现象会消失,作业量似乎也会减少。但随之而来,又产生了新问题。
第一种声音,是不安。
很多家长早已习惯了“学校配套教辅+布置练习”的模式,看着孩子每天有作业可写,才会觉得学习有保障。
如今禁止教辅进校,老师不再布置额外练习,家长难免慌了:没有额外题目,会不会落下?
一位五年级家长就说,以前虽然每天作业不少,但至少知道孩子在跟着班级进度走;现在没了统一的教辅,只能自己买。买简单了担心比别人少学,买难了又怕孩子抵触。
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当学校不再提供统一的参考,家长失去了清晰的坐标,慌乱是必然的。
第二种声音,是暗地里的“补”。
正如上文所说,政策说“禁止”,只是禁了校内,你在校外如何完全是你自己决定的。
区别只在于,以前家长是集体购买、堂而皇之地拿进学校,现在只能自己买、偷偷在家用。
于是,家长的担忧变成了别人家是不是偷偷补?如果我不买,是不是吃亏?
教育最怕的,就是这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焦虑。
12.webp


第三种声音,是感觉被放弃。
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能力参与孩子的教育。
很多家长要么精力有限,要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他们更依赖学校的统一安排。
老师布置什么,就跟着做什么;老师推荐什么,就照单全收。
对这部分家长而言,教辅禁入校园意味着失去了明确的指引,他们既没有精力去搜集资源,也没有能力去判断题目的质量,进退两难,难免觉得被教育体系抛在了一边。
这三种声音,折射出不同家庭的处境,但共同点是焦虑并没有因此减少。
往深处看,教育焦虑的根源并不是“有没有教辅”,而是实实在在的升学压力摆在眼前。
小升初、中考分流、高考选拔,这些竞争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不会消失。
只要教育评价体系仍然高度依赖分数,家长的焦虑就无法真正被安抚。
所以,从更深的层面说,教辅禁令并没有消除焦虑,反而可能让焦虑以更隐蔽的方式滋长。
13.webp


撇开这次的教辅事件,其实很多地方,比如杭州、上海,虽然没有下发过类似广州的明确文件,但在执行力度上和广州差不多。
再加上“双减”政策仍在持续推进,可以预见,拼命做教辅的学习方式会逐渐被淘汰,“教辅不能进校园”很可能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常态。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哪些教育信号呢?
第一,让学习回归教材和课堂本身
这次广东下了如此决心,也许有迹可循。
回溯一下广东过去几年的高考成绩,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深圳广州作为教育发达城市,整体的高考分数却不突出,甚至还有点拉胯。
14.webp


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曾有报道,深圳部分中学 “数学课堂基本不用课本” ,这或许能解释一些问题。
如果长期依赖课外补习和教辅,而忽视教材,孩子的知识体系就容易出现断层。
因为教材的编写是有逻辑顺序的,知识像盖房子一样需要从底层逐步搭建,而零散的补习和题海战术往往缺乏系统性。
并且我们分析过中高考试卷,目前的考查模式已经开始回归课本和原理概念。

当概念理解浮于表面,知识衔接出现断层,面对知识系统性、综合性的考查,孩子怎能从容应对?

第二,大量教辅叠加对学习质变的影响很小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和家庭习惯把“买了多少教辅、做了多少题”当作学习保障。

但我们去分析刷题这种行为时,会发现它虽然也会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功能,但更多其实是停留在“熟练度”上的。

并且,题刷的越多,留给孩子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就越少。

15.webp



真正能让孩子成绩提升的,是课堂上的专注听讲、老师的有效引导、把课本中的例题和作业吃透,以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

家长需要意识到,过度依赖教辅在当前的考试中,效率不会太高了。

第三,要承认,对家长的挑战确实变大了

统一的审定教辅只能保证基础的及格线,题目难度不大,属于课内基础内容的练习,适合大多数学生。
但对有更高追求的家庭,学校不会再额外提供进阶资源,这部分责任自然就落到了家长头上。
换句话说,小学初中的“拔高”可能越来越成为家长自己的选择题,而不是学校的集体行动。
过去,家长只要执行老师的安排就好;但现在,家长需要学会去理解孩子的学习节奏,主动思考哪些练习有价值,哪些属于重复和无效。
家长有没有能力为孩子筛选、取舍和规划,正逐渐成为不少家庭当前要面对的挑战。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5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中考高考还在,折腾这些有什么鸟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慢慢从育人向筛选人才过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消中考,高考,你放心,教辅市场不出三天立马倒闭!再也找不到一本教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9-5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想知道考试能不能也回归教材,不要教材一滴水,考试一片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5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这就是形式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9-5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孩子二年级,开学的时候就说这学期练习册都没有,要做作业要么就去打印,要么就学生自己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习班都没管明白,净整没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教育改革的趋势,就是故意这么搞的,从源头筛选自律自驱学习的孩子,不爱学的,践行快乐教育,不公布分数(等于不告诉家长学的咋样)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家长不要再折腾,放弃挣扎是唯一的方式。就业的路千万条,不要再死盯读书这一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9-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学期我儿子班都要买300块的资料,指定书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5 19:01 , Processed in 0.30499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