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回复: 2

[科学观察] 老房子,未来的方向!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月28日,《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其中提到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内容。
1.webp


同日,合肥庐阳区省电影公司小区4号楼的房屋拆除重建工程也正式开工,成为合肥市首个多产权住宅原拆原建项目。
该楼1962年建成交付,2016年被鉴定为D级危房,不适合继续居住。业主选择了“自主更新、原拆原建”的模式,并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由产权人出钱翻建。
由于该楼栋属于D级危房,根据“危险住房采取翻建、重建方式处置的,根据审计决算价,D级危险住房按照市、区财政和住房使用安全责任人3∶3∶4的比例分摊”规定,每户预计出资在十几万元,成本相对较低。
接下来,预计2026年6月新楼能建成,业主就可以入住新家了。
2.webp


▲图源:合肥晚报
原拆原建的好处很多,业主不用改变原有生活环境,就可以实现居住品质跃迁。
但“自主更新、原拆原建”和“拆迁”不同,是由业主作为实施主体,通过社区自治推动共同决策、自筹资金,公开引入开发建设单位,对原有老旧住房进行拆除,并在原土地上按原使用年限和建筑面积(可适当优化)重新建设房屋,最终实现原业主回迁。
其资金由业主自筹,属于“自主更新、自筹资金、原拆原建”,也是未来老旧小区的主要更新方向。近年有多个城市在这一块进行了探索,并有不少成功案例。
3.webp


比如广东省首例业主“自主更新、原拆原建”危旧房改造项目—集群街2号楼;
该楼建于1976年,被鉴定为D级危房,由于地块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难有提升空间,重建利润微薄,吸引不了开发商介入,于是采用“自主更新、原拆原建”的方式。
拆建费用由业主按照4600元/平方米标准共同承担,2024年3月启动、2025年1月验收交房。
4.webp


武汉的二十一街坊3-12门小区共有4栋建筑,3栋居民楼、1栋武钢单身宿舍楼,房龄均在50年以上,不宜居住。该小区与前面提到的业主自筹资金不同,选择区属国企青山安居集团为工程代建方,在原址新建了一栋32层的商品房,共有240套住房;二十一街坊134户居民原址回迁,套内面积换套内面积,超出面积补差价,余下的住宅通过市场销售用于平衡建设成本。
5.webp


浙工新村是浙江首个采取自主更新模式进行重建的危旧小区;
该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14幢多层住宅,其中有13幢建于2000年之前,其中4幢多年前就已是C级危房。由于小区只有部分是危房,但全体居民的重建意愿强烈,因而浙工新村最后采取了自主更新的模式,重建资金主要由居民自掏腰包解决。
具体是业主按照原有住房的面积出资4亿、重建后车位销售5亿,居民出资额大约占到重建总费用的80%以上,其余部分由旧改、加梯、未来社区创建等政策性补贴予以解决,整个项目做到收支基本平衡。
6.webp


合肥在前面提到的省电影公司小区4号楼外,也还有其他成功案例,如合肥市首个 “居民自治征迁”的城市老旧小区—包河区的仪表厂宿舍;
该小区始建于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年代久远、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多,拆迁难度极大,后采用“政府引导、居民自治、企业代建”方式,通过提升容积率,建设7栋住宅, 4栋用于安置,3栋作为商品房对外销售,平衡建设成本,完成更新。
并且所有楼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品质保持一致,带来居住环境提升的同时,房屋也增值明显。
7.webp


从上面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来,自主更新如采用提升容积率的方式,原住户原址回迁,套内面积换套内面积,超出面积补差价,开发商承担通过提升容积率建造的房子收回成本和获利,业主不需要出资。
如果不提升容积率,资金来源主要是业主自筹,满足条件的有相应政府补贴;也可以引入社会资金减少业主出资额,比如2020年北京的劲松一区114号楼项目就引入愿景集团参与投资,把重建过程中增加的地下室交给愿景集团使用二十年。
8.webp


总体上看,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已经到了使用年限,不再具备居住条件。
而自主更新、原拆原建虽然存在很多难点,尤其统一业主意见和资金筹措,面临很大挑战。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出现,让老旧小区业主看到原拆原建后不仅能提升居住品质,还能带来房屋增值,接受度会越来越高。
加上完善的管理机制及监管体系只是时间问题,“自主更新、原拆原建”显然将成为老旧小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0
发表于 2025-8-3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很多老房子因为建造质量和维护不佳等原因,到了50年或更长,往往都需要拆除重建。而德国的老房子有不少已经100多年了,还在使用,只是更新一些水电气等基本设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78
发表于 2025-9-1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2 05:42 , Processed in 0.16676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