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回复: 1

[汽车资讯] 马斯克重申不看好激光雷达 与华为视觉方案不谋而合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争论中,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再次对激光雷达(LiDAR)技术提出尖锐批评。8月28日,马斯克在公开场合抨击Waymo的激光雷达方案,指出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局限性。他表示,激光雷达在降雪、降雨甚至沙尘暴等场景中容易因反射散射问题陷入导航困境,导致Waymo车辆在强降水天气中完全无法行驶。
1.webp

尽管马斯克承认激光雷达在特定场景(如SpaceX“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中有其价值,但他坚持认为,多传感器融合可能因数据冲突反而降低安全性。特斯拉早已全面转向纯视觉方案,其车型仅依靠摄像头实现环境感知,马斯克甚至直言“摄像头方案才是王道(Cameras ftw)”。这一观点与华为的技术路线不谋而合。华为ADS 2.0自动驾驶系统虽集成激光雷达与4D成像雷达,但其核心逻辑更倾向于视觉优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曾多次强调,视觉识别技术结合AI算法足以满足高阶自动驾驶需求,激光雷达仅作为冗余备份。这种策略与特斯拉的“纯视觉派”形成微妙呼应:两者均认为视觉系统的低成本、高适应性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据行业预测,2025年AI芯片算力提升3倍将进一步增强视觉方案的竞争力,而激光雷达成本虽下降60%,但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仍存争议。技术路线之争的背后,是自动驾驶行业对商业化路径的探索。特斯拉通过FSD(完全自动驾驶)软件订阅模式已积累超200万用户,其OTA迭代能力构建了技术壁垒;而华为则通过“车路云一体化”方案,与中国政策红利深度绑定,合作车企超30家。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对视觉技术的押注——特斯拉凭借8摄像头360度感知,华为则依赖多模态融合算法。相比之下,Waymo等激光雷达阵营企业面临高昂的硬件成本和场景适配难题,尤其在极端天气下的表现成为硬伤。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中国无人驾驶市场中,搭载地平线等国产视觉芯片的车型销量占比突破15%,而激光雷达方案主要集中于高速/复杂城区等特定场景。寒武纪AI芯片的爆发式增长(净利润从亏损5亿到盈利10亿)也侧面反映互联网巨头对算力需求的倾斜,而非单纯依赖传感器堆砌。正如马斯克所言,自动驾驶的本质是“用软件定义现实”,而视觉技术正成为这场革命的核心载体。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0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做不好,就说技术不行,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2 19:57 , Processed in 0.15177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