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回复: 1

[心情点滴] 孩子抑郁不是 “想不开”:大脑里的 “情绪信使” 和 “压力激素”,藏着关键原因​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0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情绪低落、对喜欢的事提不起劲,会忍不住说 “你就是想太多,别钻牛角尖”—— 却不知道,孩子的这些表现,可能不是 “心理脆弱”,而是大脑里的 “生理机制” 出了问题。

就像身体感冒会发烧、咳嗽一样,抑郁也会通过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激素发出 “信号”。

了解血清素、多巴胺、皮质醇这三种物质与抑郁的关联,能帮家长真正明白:孩子的痛苦有 “生理根源”,不是 “故意矫情”,这也是科学陪伴孩子走出抑郁的第一步。​
一、血清素:负责 “情绪稳定” 的 “小管家”,失衡会让孩子陷入 “低落泥潭”​
血清素还有个通俗的名字 ——“快乐递质”,但更准确地说,它是大脑里的 “情绪稳定管家”:当血清素水平正常时,孩子能平稳应对小挫折(比如考试考差、和朋友吵架),不会轻易陷入长时间的低落;可一旦血清素不足,孩子的情绪就像失去 “刹车” 的车,很容易滑进 “负面情绪泥潭”。​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血清素失衡的表现很直观:​

  • 以前能轻松化解的小事,现在会 “钻牛角尖”:比如被老师批评一句,以前可能难过半小时就忘,现在会躲在房间哭一下午,反复想 “老师是不是讨厌我”;​


  • 情绪变得 “忽冷忽热”,但更多是 “冷”:平时活泼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对家人的关心也很冷淡,问他 “怎么了”,只说 “没什么,就是不想说话”;​


  • 睡眠变得 “不规律”:要么凌晨两三点还睡不着,要么白天能睡十几个小时,醒来还是觉得 “累”—— 因为血清素不仅管情绪,还参与调节睡眠节律。​
为什么孩子的血清素会失衡?除了少数遗传因素,更多和后天压力有关:比如长期的学业压力(每天写作业到凌晨)、家庭冲突(父母经常吵架)、校园霸凌(被同学孤立)。这些压力会像 “小偷” 一样,慢慢消耗大脑里的血清素,当消耗速度超过补充速度,情绪稳定的 “堤坝” 就会崩塌。​

有位妈妈曾困惑:“我家孩子以前心态特别好,怎么上了初中突然就变了?一次月考没考好,就说‘我太没用了’,还总失眠。” 后来医生解释,孩子进入初中后,学业难度陡增,加上家长 “必须考进前 10 名” 的期待,长期高压让血清素水平持续偏低,才出现了这些抑郁倾向 —— 不是孩子 “抗压能力差”,而是大脑的 “情绪管家” 没了足够的 “能量” 工作。​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48
发表于 2025-8-3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LZ的帖子,我只想说一句很好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6 07:08 , Processed in 0.12535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