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2|回复: 1

[心情点滴] 新学期接手新班级,您有哪些建议?| 每周一问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3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周一问”第369期


“每周一问”是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的编读互动栏目,意在与教师和家长共同交流教育经验、教学技巧心得,讨论教育热点话题,实现共同成长。


每期话题展示结束后,下期主题将在文末提出,欢迎积极留言讨论。每期幸运微友将获赠最新《人民教育》杂志哦!
1.webp
 

新学期,新班级,新挑战。开学在即,接手一个新集体既是机遇也是考验,意味着需要全新的规划与智慧。面对陌生的班情学情,您如何迅速破冰,建立秩序与信任?有哪些高效了解学生、顺利开启班级工作的实用建议?在制定班规、培养班委方面,您又有哪些深思熟虑的策略?


上周的【每周一问】中,我们收到了许多老师的留言,一起来看看吧~



每周一问


新学期接手新班级,您有哪些建议?



@吉林省吉林市滨江南路学校 姜秋雯新学期接手新班级,我会这样做


以倾听破冰,建信任基石。初接班级时,避免急于立规,可通过“一分钟自我介绍”“心愿便利贴”等轻互动,让学生主动表达兴趣与期待。利用课间十分钟与学生一对一交流,记下他们的性格特点与需求。教师主动分享教育理念与班级愿景,用真诚倾听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为后续教学与管理筑牢信任基础,让班级在温暖和谐的氛围中成长。


以规则聚力,树班级共识。在充分倾听后,组织“班级公约共创会”,引导学生讨论并共同制定课堂纪律、卫生管理、活动参与等规则。将公约张贴在教室显眼处,明确执行与监督方式,让学生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维护”。教师以身作则,及时肯定遵守规则的行为,通过集体荣誉感凝聚力量,让班级运转有章可循。


以关注暖心,促个体成长。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同伴互动情况,对性格内向、适应较慢的学生给予更多鼓励,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在校情况。通过设立“进步之星”“互助小天使”等奖项,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助力个体与集体共同成长。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第五小学 万璐:“三策”破冰建良好新班级秩序


名册预熟,巧破陌生壁垒。在接手新班级前,提前研读学生花名册,避免课堂互动时因认读困难影响沟通效率。开学前通过班级群引导学生提前制作个性化姓名牌,并在开学第一课上结合英语新教材第一单元的“Let's do it!”板块,组织学生用英语简述制作过程,既提高趣味性,也增进彼此了解。也可以借助听读作业,逐步熟悉学生嗓音特征,实现“闻声识人”,快速拉近师生距离。


目标共树,明晰学期方向。面对初涉英语学习的三年级学生,我在开学第一课会注重整体引导——系统解析教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单元设置与学习脉络,同时联系备考及实际应用场景,强调英语学习的现实意义与发展价值。在此基础上,明确本学期的学习期望与基本要求,并留有协商空间,后续根据班情学情动态调整,定期征集学生反馈,形成共识性强的学习公约。


班委精择,助力高效协作。作为一名兼任多个班级教学的英语教师,我会优先与班主任沟通初步人选,再鼓励学生自荐,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分别面谈,了解其意愿、能力及对职责的认知。每班暂设2名课代表,试行一周后依据实际表现和同学反馈作出调整。过程中注重关怀和沟通,确保岗得其人、人尽其责。



@重庆科学城南开小学校 廖辉:新班级启航,破冰、立规与共建的三步策略


多元破冰,双向了解。师生从陌生到熟悉,首周可围绕“双向了解”设计三个活动:“兴趣图谱”班会,学生选用三样物品分享自我;“班级愿景墙”共创,每人写下对班级的期待;匿名“悄悄话信箱”,收集困惑。教师同步开展面对面访谈,重点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并开展电话家访,分周实现全覆盖。


民主立规,动态调整。班规是集体的行动共识。首月可用“三阶制定法”让学生从遵守者变为共建者。一是发布《班级公约草案》,设置“修正案征集箱”;二是召开交流会,各小组轮流整理建议并表决条款;三是试行“规则践行积分卡”,值日班委记录典型事例。每月末举行“班规优化沙龙”,最多调整2条规则,以贴合班级实际需求。


班委培养,赋能成长。可以通过“实习——组团——轮值”三级机制分层培养班委。首月设置“管理见习岗”,观察学生特质;第二月组建双人班委小组(“一老带一新”),明确《岗位说明书》和每周任务;为班委建立成长档案,记录任务完成以及个人成长情况。每月召开“班委智库会议”,提高班委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 李爽:用细节搭建信任桥梁


深度调研:多维信息收集把握班情。开学前,联动各学科教师及家长,建立起一张紧密的信息网。通过学生档案,初步勾勒出每个学生的轮廓,了解他们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


家校同频:温情交接仪式消除焦虑。召开家长会是实现家校同频的关键一步,以“感恩过去+展望未来”为主线,开启一场温暖的交流。总结班级成长历程,表达对之前老师们工作的尊重与认可,并说明接班初衷,强调教师调整的目的是资源优化,让家长们吃下“定心丸”。


走心初见:个性化开学礼拉近距离。准备“三重见面礼”打破陌生感。一是专属座位牌,手写学生名字并附一句观察评语,精准传递关注;二是定制小礼物,为学生准备鼓励便签,写上温暖的话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打开心扉;三是实用盲盒,让学生抽取写有教师联系方式、课后答疑时间等实用信息的盲盒,兼具趣味性与功能性,迅速搭建沟通渠道。



@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汉浦中学 俞艳君:写好开学三封信


第一封,致亲爱的孩子们。可以在信中介绍一下学校,也可以介绍班主任的情况,比如带班理念、强调对校园欺凌零容忍等。班主任的一封信不仅可以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还可以把班规融入其中,预防可能发生的冲突。


第二封,致各位家长。给家长写信,主要是介绍新的学期孩子们学业上会遇到哪些挑战,告诉家长怎么帮助学生找到最佳学习状态。给家长一颗定心丸,携手做孩子的“成长合伙人”。


第三封,致学弟学妹。邀请之前毕业的学长学姐给新生们写信,主要涉及学业指导、自信心培养等。孩子们往往比较能共情学长学姐的建议,也愿意把他们当成榜样去模仿和学习。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明诚学校 王莹莹:接手新班级,把握三原则


外方内圆,建立班级秩序与信任。接手新班级,面对陌生的班情学情,要想快速建立秩序与信任,老师可以“外方内圆”:用外在的严正,树立班级和课堂的规矩,让学生行为有度,学会尊重规则、尊重课堂、尊重老师,对规矩有敬畏之心;用内在的随和,走进班级、走近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


多维视角,高效掌握学情与班情。设计人物卡,让学生填写自己的信息,初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及成长点;通过“房树人测验”,快速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设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大致了解学生。从多个角度快速掌握学生及班级的大体情况,为顺利开启班级工作做好调研。


搭建平台,组建并培养班委。接手新班级,班委的搭建要把握好三个节点:前期重在选人,中期重在用人,后期重在培养人,要形成接续有力、稳健前行的力量。班委选择需要定好风向标,为班级带好头。另外,因材施教,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激发学生潜力,培养一支“人人能行”的班委梯队。



@四川省成都师范银都小学 陶涛:新班开局,三个“一”快速上手


一场破冰会,拉近距离。开学第一堂班会开“姓名+小标签”派对。每人用30秒介绍自己,说完把写着姓名和标签的纸条贴在桌角。接着进行“标签猜猜乐”游戏,教师随机念标签让大家抢答,答对的和被猜中的都能得到奖励。教师要尽量快地认识学生,课间顺着标签聊两句,尽快消除陌生感。


一份小问卷,摸清底细。发放“班级初印象”问卷:“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学科是什么”“希望班级有哪些小改变”“有什么想让老师知道的事(可选填)”。教师进行问卷分析后,记录关键信息。问卷学生保留,过两周再看看想法是否有改变,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意我的话”。


一次共商课,立起规矩。用一节课设定“班级约定”。每个小组提出2条认为最重要的,师生共同删改合并,最后留8条左右,比如“上课不随便说话”“作业当天交”等,同时明确奖惩机制。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陈跻云:新学期,从“心”起步


双向奔赴,实现心灵软着陆。备好自我介绍,先自报家门,再请学生动手做一张席位卡,正面写姓名,背面用三句话介绍“我是谁”。接下来通过师生互动拉近彼此的关系:“寻找共同点”小游戏,三分钟快速配对,发现彼此的交集;第一周的晨会或活动课,设置“倾听一刻钟”时间,轮流请两位学生聊聊当天最开心的事。


备好套件,从容应对各类琐碎。提前整理“开学套件”:第一课PPT、座位表、课程表、家长通讯录……这些像教师的“百宝箱”,各类琐碎事务一一理顺,随时取用、从容在握。


从零心态,发展眼光看待学生。新学期,新名单,要把所有“听说”留在门外,告诉所有学生以及自己:这是全新的起点,过去的荣誉与失误一并归零,只看今天的你们与明日的努力。第一节课,让学生写下“我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将愿望贴在班级成长树上。一棵树,一个班,新学期的期望与愿景,从此刻开始生生不息。


每周幸运微友



本期的【每周一问】,有三名留言微友获得我们赠送的最新一期《人民教育》杂志,分别是@万璐、@廖辉、@姜秋雯恭喜这三位老师,杂志会在近期寄出,请以上老师注意查收!也请这几位老师将详细邮寄地址与邮政编码在留言告知,感谢!(温馨提示:邮寄地址为学校的老师请留下学校所在街道、门牌号等具体信息,不要只留学校名称。)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下一次幸运微友可能就是您哦!(留言主要讨论文末下一期的问题,标题醒目语言精练更佳,请留下您的工作单位和姓名,以便小编与您联系噢!)


本周,我们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的王瑞老师给大家带来分享:


2.webp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松江云间中学 王瑞)


三把钥匙开启新班级

接手新班级既是一场教育的邂逅,更是一次智慧的考验。如何快速破冰、建立秩序、凝聚人心?可以尝试三把“钥匙”开启这段新旅程。


第一把钥匙:细心,贴近心灵


初见唤名:细微处见真情。新生报到的第一面,是建立信任的黄金时刻。要提前反复比对新班级学生姓名和照片。开学当日,准时守在教室门口,微笑着准确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当孩子露出惊讶的笑意时,教育的暖流已然涌动——这份被重视的喜悦,是破冰的第一缕阳光。


游戏融冰:趣味中促相识。设计层次丰富的破冰活动。“随机盲盒”:通过小程序随机抽取学生,引导学生自我介绍,完成后由TA指定下一位接力者,形成互动链条。“特征漂流瓶”:发出指令如“喜欢阅读”“擅长绘画”,符合者举手示意,快速建立兴趣群。“梦想便利贴”:匿名写下新学期愿望,轮流抽取分享,初步感知班集体精神风貌。游戏不仅缓解尴尬,更成为观察学生性格、特长与表达力的窗口。


家访前置:双向奔赴的信任。开学前集中开展家访,也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会议优先对接特殊需求家庭。家访时重点倾听家长的教育焦虑、孩子的成长故事,并明确传递“我和您一样,相信TA能越来越好”。这种“前置共情”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第二把钥匙:匠心,构建秩序


规则共生:民主中诞生契约。第一个月只聚焦3-4项核心班规(如守时、专注、整洁、诚信)。班规通过三轮民主程序确定:学生分小组讨论“我们需要怎样的班级”,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交流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全体签署《班级公约》并按下手印,悬挂于教室醒目处。


班委孵化:实践中长才干。坚持“班委是培养而非选拔”的理念。开学第一个月通过自荐与互荐成立临时班委,明确“每个岗位都有实习期”。实行双周会议制:单周召开班委培训会,教授时间管理、沟通技巧等实用技能,双周举行班委例会,主要进行工作汇报,总结工作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共同制定下阶段工作目标等。设置“卫生督察员”等流动岗位,让每个学生体验责任的分量。一个月后再通过述职竞选产生正式班委。


第一课赋能:愿景驱动成长。课堂不仅是知识场域,更是信念传递的磁场,从活动设计到衔接语再到板书等都要反复打磨。第一节班会课着重传递带班理念与发展愿景,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帮助谋划掂起脚尖就可以够得着的目标。第一节正式课堂充分展现过硬的专业能力与尊重、善于倾听的教学风格,提出学习本学科知识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第三把钥匙:同心,汇聚合力


家长会“三心”赋能。开好首次家长会,主要分享三个方面:班级基本情况介绍,包括班级现状、任课教师等;清晰阐述带班规划(如“百日成长路线图”),展现教育执行力;发布《家校合作清单》,明确双方责任边界(如“作业签字”“手机管理”)。结束时预留“一对一咨询时间”。


持续共情:看见每个独一无二。建立“心灵驿站”,让有需要的学生有倾诉口;准备每周随笔本,学生可匿名分享烦恼,教师逐一批注回应;设计“闪光时刻墙”,抓拍学生专注学习、互助瞬间并粘贴展示。


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良好的开局是滋养成长的沃土。以“细心”开启心灵,用“匠心”构筑秩序,借“同心”凝聚合力,带领新班级穿越陌生的海域,驶向充满希望的星辰大海。
3.gif
感谢王瑞老师和参与此次话题的所有老师!期待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我们【每周一问】的回答中,贡献您的育人智慧,小编在后台等着您哦!


【每周一问】等您来答!下面我们进入下期的话题:


每一位老师的身上,或许都有另一位老师的影子。再过几天我们又将迎来教师节,在这个感恩的节日里,哪位老师或前辈是您教育生涯的“引路人”?TA的一句点拨、一次示范、一种态度,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您今天的从教理念与方式?邀请您同我们分享。


每周一问



老师,您最想感谢哪位引路人,TA怎样影响了您?



参与每周一问,请在文后直接留言,长篇分享、图片视频也可发送至rmjywx@126.com邮箱,注明期数即可


亦可留言「推荐问题+你想推荐给我们的问题」(如果您推荐的问题被采用,我们将为您寄出一本《人民教育》杂志)
封图来源|包图网微信编辑|贾舒婷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48
发表于 2025-8-3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LZ的帖子,我只想说一句很好很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6 07:24 , Processed in 0.134291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