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回复: 2

[心情点滴] 国务院支持!近100所高校,成立“最火”学院!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6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强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超常规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推进产教融合、跨学科培养和国际合作。完善符合人工智能人才职业属性和岗位特点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更好发挥领军人才作用,给予青年人才更大施展空间,鼓励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无人区”。
1.webp



当“人工智能+”行动从政策蓝图走入产业实践,当AI技术像电流一样渗透进制造业的智能产线、医疗的影像诊断、农业的精准种植、城市的智慧治理——我们突然发现,这场“赋能革命”的深处,始终涌动着一个核心命题:谁来为千行百业的AI化提供“源头活水”?


扩学院版图:人工智能发展的前瞻布局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以及学科建设,尽快在试点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同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这是我国首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2018年,我国高校兴起了一股建设人工智能学院的热潮,全国范围内超过20所高校纷纷成立了新的人工智能学院。


2025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立了人工智能+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如广西大学聚焦“东盟”“向海经济”发展战略;西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系统集成技术,通过凸显“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特色,致力于打造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高地,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据高绩(ID:gaojidata)统计,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至少93所国内高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注:表格内容由高绩手工整理自各高校官网,为不完全汇总)


2.webp



从顶尖高校到地方高校,从综合性大学到行业特色高校,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格局。中国高校密集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正是对这场“赋能革命”最直接的回应——它们既是AI技术落地的“人才工厂”,也是突破产业卡点的“科研策源地”。


辟专业通途: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破局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500万而当前高校的培养量不足20万。教育部自2018年起以专项行动对高校AI布局进行“快进式”引导。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中明确到2020—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与任务,要求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平台与师资体系建设,带动本科与研究生层面的协同育人。2018年,将“人工智能”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并组织首批建设单位。


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连续多年成为高校新增专业的热门选择。根据高绩(ID:gaojidata)统计数据,2020年至2024年,人工智能成为新增最多的专业,累计新增超过400个,布点高校超600个。此外,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科技和产业技术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具有强大的“赋能”效应。与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合计新增近千个,如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制造等。


3.webp



育博士英才:高端人才培养的战略格局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博士培养主要依托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


2020年,北京大学自主审核增列人工智能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人工智能博士点的学校。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并将“智能科学与技术”列为一级学科。2023年度首次在新目录框架下开展学位授权点增列,多所高校获准设立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成为新增数量最多的学科,共有15所高校获批。



截至当前,全国已有25所高校设立人工智能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点的设立是推动AI前沿科学研究的核心引擎。


4.webp



随着国家战略政策的持续驱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部分高校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等关键方向实施项目制、订单式培养。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行“国家关键领域(人工智能)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工程博士项目”,实现“需求端定制+项目深度融入”博士培养模式。人工智能博士点的设立,远不止增加一个学位授权点那么简单。它是国家布局未来科技竞争、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的关键落子。


人工智能学院的建设绝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一场深刻的高等教育范式变革。从人工智能专业的井喷式增长,到博士学位点的建设,再到跨学科学院的战略性布局,三者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人才自主培养的完整链条。这既是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瞻性布局。



5.png



6.webp
关注“高绩”,你将获得...
回复“高端人才”,获取两院院士、学术人才、青年人才等高端人才相关名单。

回复“科研项目”,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科研项目相关名单。
回复“人才培养”,获取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人才培养相关名单。



新闻来源:教育部及各高校官网。

如您对文章内容有疑问,可通过邮箱反馈:gzh@gaojidata.com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92以下,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6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质+A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1:38 , Processed in 0.40977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