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回复: 2

[心情点滴] 对话“雅思之父”:学英语究竟有没有捷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6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png



2.webp

“雅思之父”眼中的英语学习应该是怎样的?


内容合作 | 微信号:waitan2022

邮箱:tbeducation@daznet.cn



文丨Luna     编丨Amber


说到英语,这是家长圈里永远不会冷场的话题之一。不过具体到家庭中,学英语的头疼问题一个没少:
 
中高考英语越来越贴近国际英语考试,今年上海高考就把笔试从140分降到115分,听说则从10分大幅提升至35分;


新课标也在贴近原版教材,文章变长,增加了专业词汇,听力也在增加长句;


也有家长一路用原版动画“磨耳朵”、用分级阅读、原版教材磨阅读,力气没少花,但孩子英语提升却不大;


语言标化刷的出高分,结果留学还是会遇到语言障碍……
 
英语好像越来越难,那学好英语的制胜秘籍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外滩君和Michael Milanovic博士,专门聊了聊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那些事儿。


3.webp

4.jpg
 
Michael是谁?


他担任朗思国际测评LanguageCert Assessment董事会主席,更是被誉为“雅思之父”1989年到2014年,雅思品牌的建立和推广离不开他的贡献。



2015年,他加入了朗思国际测评,主导开发了全新一代英语语言资格证书,朗思已被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荷兰、法国等90多个国家的政府部门以及全球近三千所大学认可,作为申请签证及留学的语言能力证明。
 
而且,他还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的开发指导者之一,大家熟悉的雅思、托福、剑桥英语等语言考试都要与它的等级对标。他足以称得上语言测评行业的泰斗。
 
那么,Michael眼中的英语学习应该是怎样的?中国孩子的英语焦虑,该怎么解?
 
5.webp

怎样才算学好了英语?

 
中国学生这些年英语学得怎样?


外滩君查了查近年来的雅思成绩,




2019-2022年中国雅思考生的分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平均分从5.8分上升到6.1分,但是2023-2025年总体平均分有所下降,总分下降到5.9分。



从2024-2025雅思官方数据报告来看,中国考生的总分表现位列第35名;但口语排名全球倒数第一,写作排名全球倒数第二。

Michael在多年的观察中看到,和多年前相比,中国学生在国际性英语测评中的表现更好了。但是,中国学生的英语技能没有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写作和口语。
 
家长们的众多焦虑,似乎有了缘由:


为什么孩子们的英语水平有时候还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有的孩子就是没办法跟上家长预期的学习进度?



孩子在口语对话,甚至考试中都表现不错,遇到学术写作或专业性阅读就明显吃力;写作内容缺乏深度,更是难以应对长难句和专业性较强的语篇。

 
Michael认为,国际性测评分数提升,背后原因非常复杂,考生基数扩大、应试熟悉度提高都有关系。更重要的是,要理性看待成绩与真实水平之间的关系“考试仅反映考生当时的表现,并不完全等同于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尤其不能代表更广泛群体的英语水平。”


6.webp



这里就要提到Michael曾参与制定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现在已经成为语言能力和各类英语考试的标尺。几乎所有国际性的英语考试都会和CEFR对标,家长圈里常提到的“A2”“B2”等就是来自CEFR
 
7.webp

CEFR通用参考水平



CEFR将语言水平分为A(初学水平)B(提高水平)C(熟练水平)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内部又分两级,共A1-C2六个级别。CEFR还有个特点,它不仅关注词汇、语法、知识的掌握,还非常关注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问候、点餐、购物;学术场景中的听课、讨论、学术写作;


甚至还考虑到了人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比如互动社交下的对话、倾听、讨论等,或是独处时的自主阅读、写作和思考……
 
显然设计再完善的考试也难以全面覆盖所有的现实语言使用情境。
 
那么,什么水平才算学好了英语呢?
 
Michael没有给出“一刀切”的标准,因为孩子们存在个体差异。不过也有一些标准可以参考,在很多国家,11岁的孩子被期望达到A1A2;如果以留学为目标,那么通常要达到C1,才能将英语运用自如。
 
不过这个目标可不简单。几年前,Michael在欧洲15个国家调查了近5万人。结果显示,非英语国家中,瑞典表现最好,有57%16岁孩子英语能力达到了B2,而法国仅有5%16岁孩子能达到B2
 
涉及到学术英语,就更需要时间和积累。Michael提到多伦多大学教授James Cummins的一个理论,在学术环境下用外语思考和学习,K-12学生需要57年才能掌握;如果母语学习素养不强,这个时间可能会长达710
 
所以,学好英语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8.webp

刷题刷分,考试分数好看了,

但英语未必真提高了

 
小到校内测试,大到中高考或留学相关的标化考试,考试是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必要一环。“学英语,考试,再学,再考”已经是一条普遍的学习路径。
 
可是,倾注这么多精力,参加考试真的能提升实际英语能力吗?
 
作为语言测评领域专家,Michael眼中的英语考试比较纯粹,并不天然为“帮助学习英语”而生。如果目标是提升语言能力,他甚至不建议在短时间内反复参加同一级别的同一个考试
 
语言测评的本质是什么?Michael认为,语言测评的初衷就是评估,考试从考生的语言能力中抽样,然后推广到整体语言能力,以此判断考生是否具备使用英语学习或生活的能力。” 这也是目前各类英语测评的通用逻辑。


9.webp

10.jpg

 
当然,Michael认为,考试有积极的一面,特别是有挑战性的考试,更能激发学生去提升能力从设计者的视角看,“好的测评不应该是一个机械的过程,所以不会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完成测试任务,而会努力使测试能反映语言使用的认知过程。”
 
学英语最大的坑之一也在这里——那就是把通过考试等同于学习语言。尤其是刷题式备考,对提升语言能力几乎有害无益。“我见过一些填鸭式备考,学生们逐字逐句背下200道作文题,考场上再把这200篇文章拼拼凑凑,写成答案。”
 
考试时的阅读和思维模式也和真实学习状态差别巨大。日常学习可以涉猎海量的书籍、杂志、互联网等渠道,但考试则要求限时从限定文本中提取信息。如果仅以通过考试为目标,反复刷考试范围内的内容,提升的很可能只是解题技巧,语言能力更是被限制在有限的考试英语
 
Michael非常形象地把考试英语称为“人工语言应用”(artificial language use),它的一大特点,就是特别注重准确性,但是相对忽视流利度和交互性,而后者恰恰是生活中更重要的。
 
不少留学生和外滩君提到过语言问题,很多都跟“交流”“学术”场景相关:听课专业词汇高频出现,课后阅读材料多,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要解码同学们来自全球的口音,更要重新“修炼”学术英语……


11.webp

 
另外,文化背景也是设计测评的难点。有的测评会加入不同的口音,或是选取一些反映当地风俗、文化的阅读材料,但相比真实的多元环境,显然只是冰山一角,而且选材“也需要非常小心,因为你不想冒犯任何人”。
 
当然,好的测评是会不断演变和变化的。就像Michael说的,“虽然不是每天都变,但会持续关注测试的进展、评分标准、任务类型,并根据研究不断完善改进。”
 
他还和外滩君揭秘了设计测评的流程:一个基本准则是,要参考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怎么用这门语言。专业术语叫目标语言使用领域。然后据此去挑选代表性材料设计考题。而且,设计者们还会持续追踪考生们的后续表现,比如大学学习状况,来调整和完善测评。
 
所以,“考试就像一个信号,告诉家长孩子目前达到了什么水平,但这不是最终目的。”
 
12.webp

学习英语,

家长最该做的事&最不该做的事

 
Michael用了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英语考试和学习语言的关系——减脂期间掉秤,不是靠称体重,而是靠控制饮食和锻炼。那么,在他这样的资深英语专家看来,学习英语有没有什么终极秘诀?
 
Michael的答案是,语言学习没有捷径,真正的提升,离不开充分且有深度的接触(Exposure
 
语言的“沉浸”,对学习的影响十分巨大。Michael的欧洲调查中,瑞典孩子虽然英语领先,但是西班牙语水平却排名倒数,西语可是欧洲第二流行的语言。
 
其实原因特别简单,很多瑞典家长会英语,他们和孩子说英语、看英语节目、读英语书籍,家中沉浸式英语环境特别好。但会西班牙语的家长就很少,打造像英语那样的环境更是难上加难。


13.webp



在中国,“原版娃”培养在家长圈中很受欢迎。有道词典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年级学生已经普遍开始接触全英文名著,他们的查词量已接近同期的高三学生水平。
 
Michael认为接触真实的材料、真实的语言,很有帮助。孩子跟着英语母语老师学习,不仅能掌握地道的发音,理解文化,也有助于建立自信。不过他也补充,“非英语母语老师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能更加敏锐地感知学生的痛点和需求。”
 
在具体学习上,Michael格外强调语言的本质是交流。和北外教授曹文的对话中,他就提到,掌握最常用的500个单词就能进行相当程度的阅读和理解,但想快速见效并不简单。
 
研究表明,一个单词要进行15次有意义的互动才会被记住。并且不是简单地背诵,而是要在语境中去认识单词,甚至包括语音变化。举个例子,你学习了用英语说‘you’和‘won't’,但‘won't’和‘you’在一起,发音就会变化。
 
Michael特别强调,词汇很重要,语法也很重要,但过分专注规则技巧,忽视了用语言来交流,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4.webp



语言学习需要时间积累,可现在每门课都要“抢”时间。这种情况,该怎么抓大放小呢?
 
Michael的建议很朴素,就是抓住两点——保持兴趣,持之以恒
 
Michael曾在法国呆过一段时间,他自己有一些法语基础,那时他坚持每天看1-1.5小时的法语节目, 3个月后就能无障碍看懂那些节目了。所以积少成多的效应是很惊人的。
 
不过,持之以恒也不是纯靠意志力,特别对孩子来说,兴趣极其重要。Michael在采访中也多次强调要“保持兴趣”。
 
如果学不了一小时,那就每天坚持30分钟、20分钟、15分钟。恐龙、数学、天文……动画、播客、文章、俱乐部……无论什么主题什么媒介,孩子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用英文去学习。甚至是用英文对照中文学习同一个主题,也会很有意思。
 
“有些孩子可能喜欢钻研语法,但大多数孩子都觉得很无聊,一定要避免无聊的事,比如考试、刷题、抄写。”
 
而且除了输入,Michael还提到现在一些英语播客和节目,总会留下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批判性思维、深度思考一直是中国孩子的薄弱项,其实在听节目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和回应这些节目的问题,就是一种容易实践的提升方式。
 
15.webp

AI的英语突飞猛进,

还需要学英语吗?

 
在当下,AI是每个教育话题下必聊的问题,Michael也深感AI的强大。
 
去年,Michael收到的一些会议记录,还需要做大量的修改,但今年他发现很多会议记录写得特别完美。怎么会有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英语突飞猛进?这背后,自然是有AI加持。


“当AI能写出非常好的英语文章时,我们还需要学好英文吗?”这也是Michael思考的问题之一。
 
AI对就业、社会带来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两年前,“AI提示词工程师”忽然大火,他们通过优化提示词来训练AI的功能。在那之前,Michael从未听过这个岗位。可今天呢?大家已经不怎么提“AI提示词工程师”了,因为每个人都是“提示词工程师”,可以打造自己的智能体。


16.webp



不过在Michael看来,未来十年,一些基本的东西不会改变。“我们仍然需要学习语言,需要学习规则,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但是如何将这些语言技能和AI交融在一起,或许会成为重要的议题。
 
对于学英语的孩子来说,Michael也提了两条建议——


1


不要仅为了通过考试而学英语,多通过语言去获得新的知识,收获全新的人生体验。
2


用英语来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这比找到不感兴趣的东西更有挑战性,也更给人动力。


Michael还记得上个世纪第一次来中国时,遇到了很多英文特别好的中国学生,而他们甚至都没有走出过国门,就是靠着BBC等节目来了解英语世界。如今现实中升学、选拔的压力始终存在,但学习的初心会成为迷雾中的引路灯。
 
“学习语言有一条价值不会改变——语言打开了通往别处的大门,通往另一种文化、另一群人、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大门。”


K12 成长与教育社区

追踪前沿资讯   洞察成长规律

挖掘充满温度的故事   探索融合世界的教育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十八线村里60岁往上的,老头老太太是不会学汉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任何事都是有捷径的,英语学习当然也有,因为捷径英文单词是shortcut,由short和cut组合而成,前面表示方向,后面表示方法,我们只关注了方法,忽略了方向,所以学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1:40 , Processed in 0.22457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