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回复: 2

[科学观察] 直击恒星核心:宇宙化学工厂开盖,为生命起源带来新见解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5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IT之家 8 月 25 日消息,科技媒体 PHYS 昨日(8 月 2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极罕见的“极度剥离型超新星”SN 2021yfj,揭示了一颗垂死大质量恒星硅层的物质喷出,这层物质位于铁核之上,仅在爆发前几个月形成,支持了恒星内部核聚变分层理论。
IT之家注:极度剥离型超新星(Extremely Stripped Supernova)是指一种质量外层几乎全部被剥离,只剩深层结构的超新星类型;而硅层(Silicon Layer):位于恒星铁核之外,由硅元素为主的物质层,形成于爆发前数月。
1.webp


恒星的一生由核聚变驱动,先将氢转化为氦,随后依次形成碳、氖、氧、硅,最终生成铁,每一轮燃烧周期都比前一轮更短。外层物质在恒星风的作用下不断被抛射,形成包含不同元素的气体壳。然而,硅层通常来不及被带到远离恒星的区域,爆发时难以直接观测。
研究团队深入观测 SN 2021yfj,发现其硅层物质已被提前暴露,意味着恒星风或其他机制在爆发前就剥离了外层直至深层硅区。常规的恒星风不足以做到这一点,科学家推测可能是伴星引力在极短时间内抽走了深层物质。
这一发现为验证恒星内部核聚变分层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大质量恒星在核心坍缩超新星中制造了氧、氖、镁、硫等元素,这些物质成为行星和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低质量恒星则产生碳、氮,而极重元素如金则来自中子星碰撞。
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们,其根源可追溯到恒星的内部运作。恒星不断制造并释放元素,让宇宙化学成分随时间演化。早期宇宙缺乏“复杂”元素,恒星燃烧更快更热,行星的形成方式和频率也可能不同。因此,理解超新星抛射何种物质及频率,有助于解释宇宙和地球为何呈现今天的样貌。
  • 打卡等级:渐入佳境
  • 打卡总天数:31
发表于 2025-8-25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击恒星核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窥堂奥
  • 打卡总天数:15
发表于 2025-8-27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哥顶的不是帖子,是寂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2 21:28 , Processed in 0.15207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