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回复: 5

[科技新闻] 欧美贸易协议新进展:芯片成双方核心交换筹码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4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芝能智芯出品

欧盟与美国新的贸易协议有进展了,协议将汽车和半导体这两个产业拉到台前——一个是欧洲工业的根基,一个是美国技术优势的核心。



结果是:欧盟得到更稳定的市场准入,美国锁定更大的出口规模,而芯片合作则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提前搭建了框架。



对欧盟来说,能在美国市场稳定出口汽车,在能源转型和产业竞争双重压力下,至少留住了增长空间;对美国来说,扩大对欧AI芯片、能源和农产品出口,换来一个可信赖的战略伙伴。



双方都明白,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安全让“可预期”比“便宜”更重要,这份协议真正的价值,是给未来五到十年的跨大西洋产业链布局设定边界。



1.webp




Part 1
芯片:从战略物资到安全合作


芯片则被提升到了战略层面的合作。美国承诺,无论“232调查”结果如何,欧盟出口的半导体均纳入15%的关税上限。



这一安排本质上为欧洲芯片企业提供了“免受突发关税冲击”的保障,确保它们能够在美国市场保持稳定的竞争位置。



更为关键的是,协议不仅涉及关税,还触及供应链韧性和经济安全。



欧盟明确计划在未来采购价值约400亿欧元的人工智能芯片,其中相当部分将来自美国。这不仅是市场行为,更是产业政策的延伸,意在通过跨大西洋合作确保高端芯片的可持续供应,避免对单一市场或不稳定来源的依赖。



双方同时强调防止敏感技术外泄,这意味着芯片合作不仅是贸易议题,也是安全议题。



Part 2
汽车:从关税博弈到供应链稳定


在跨大西洋贸易关系中,汽车一直是最具敏感性的领域之一。美国此前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高达27.5%的关税,不仅制约了欧洲车企的竞争力,也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此次协议将这一关税上限压缩至15%,并以全包机制确保不会叠加额外费用,这意味着欧洲汽车制造商在美国市场的进入条件显著改善。



从经济逻辑来看,这是双方在产业利益和供应链安全上的再平衡。



美国通过降低关税,换取了欧盟在部分工业品和农产品市场上的准入提升;而欧盟则以市场准入的有限开放,换来了汽车产业的关税稳定性,缓解了欧洲车企的出口压力,也使跨大西洋汽车供应链更具可预测性。



随着电动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竞争加剧,这种稳定的制度框架将为双方在新技术合作和市场准入上留下更多空间。



在这一框架下,汽车与芯片形成了呼应:汽车产业受益于关税稳定,而芯片产业则获得了供应链安全。



这两者共同作用,为跨大西洋工业合作奠定了新的制度基础,也为欧洲和美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国防工业上的战略协作提供了保障。




小结


欧美目前的协议没有触及数字监管、环境标准上的分歧,也没有回答如何化解全球产能过剩,但是让跨大西洋关系多了一条“安全绳”:至少在汽车和芯片这样的战略行业,双方都愿意让竞争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欧盟要的是市场确定性,美国要的是能源和技术安全。它们在这份协议里互换筹码,换来一个新平衡。在一个越来越碎片化的世界里,能维持稳定本身就是稀缺品。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4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互利合作这哪是什么欧盟下跪,欧盟除了英国是最好的合约之一,这么大的贸易差是合理的,英国和澳大利是顺差国才百分之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窥堂奥
  • 打卡总天数:15
发表于 2025-8-25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10
发表于 2025-8-25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啥也不说了,楼主就是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175
发表于 2025-8-25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初窥堂奥
  • 打卡总天数:15
发表于 2025-8-27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啥也不说了,楼主就是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2 18:20 , Processed in 0.25398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