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990万元!这个数字让李易峰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北京朝阳区法院近日发布强制执行公告,涉及李易峰、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北京博众星和影视有限公司等主体,执行金额近5000万。”
这条消息一出,瞬间点燃全网:“李易峰又摊上事了?”“他投资的公司在搞什么?”“当年嫖娼被拘的顶流,如今连公司都要被执行?”
<hr/>4990万强制执行:李易峰关联公司“浮出水面”
根据法院公告,此次被强制执行的主体包括李易峰本人、上海峰岩文化传媒中心(以下简称“峰岩文化”)、北京博众星和影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众星和”)。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峰岩文化”——这家成立于2018年7月的公司,投资人是李易峰,注册资本仅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却涵盖“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会议及展览服务、摄像及视频制作服务”等,与李易峰的“演员身份”高度关联。
“100万注册资本的公司,为何会被执行近5000万?”网友的疑问集中在两点:一是公司是否存在经营异常,二是强制执行是否与李易峰个人法律纠纷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峰岩文化的公开信息极少,仅在企查查等平台显示其“存续”状态,未披露具体业务案例。而博众星和同样未公开详细信息,但两家公司的关联,让外界猜测“或涉及李易峰近年未公开的商业合作”。
<hr/>2022年嫖娼案余波:顶流明星的“法律阴影”
此次强制执行,并非李易峰首次陷入法律风波。
2022年,北京警方通报“查获一名多次嫖娼的违法男子”,经央视权威证实为李易峰。事件曝光后,李易峰火速发文道歉:“接受批评,认真反省。”但这场风波仍对他的公众形象造成重创——广告代言解约、影视项目搁置、社交账号评论区长期被“抵制”刷屏。
尽管事件已过去两年,但其影响仍在发酵。此次公司被强制执行,更让网友联想到:“是否与当年的违法记录有关?”“顶流明星的商业版图,是否藏着未被曝光的风险?”
<hr/>网友热议:顶流的“塌房”,从人设到商业
李易峰的“风波”,从来不是孤立事件。从“国民校草”到“嫖娼被拘”,从“顶流小生”到“公司被执行”,他的每一步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
有网友翻出李易峰早年采访:“他说‘我要做有内涵的演员’,结果被曝嫖娼;现在公司被执行,连‘商人’身份都保不住。”
峰岩文化的“空壳”属性(注册资本100万、无公开业务)引发质疑:“这是‘空手套白狼’,还是‘转移资产’?”
更有网友翻出李易峰曾参与的公益活动:“当年呼吁‘遵守法律’的是他,现在因法律问题被执行的也是他——这反差太讽刺。”
<hr/>顶流的光环,终会褪色;法律的底线,不可逾越
李易峰的“强制执行”风波,本质上是“顶流明星”光环褪去后的必然阵痛。从“人设崩塌”到“商业受挫”,他的经历给娱乐圈敲响了警钟:
流量只是入场券,法律与道德才是“护城河”。
捧需理性,监督更要清醒——明星的“完美”,可能只是镜头里的滤镜。
正如网友所说:“李易峰的故事,不是‘顶流陨落’的悲剧,而是‘规则意识’的警示录。”
(文/娱圈情报,以图文阐释娱圈热点,点关注引领您洞察贵圈真谛)
原创声明:此文依据新闻视角梳理事件之脉络,援引网络公开影像及言论,坚决抵制洗稿融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