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回复: 20

[科学观察] 5.37亿糖尿病人等来的希望:干细胞外泌体真能逆转糖尿病?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糖尿病的新曙光
当全球5.37亿糖尿患者还在与胰岛素针头为伴时,直径仅头发丝千分之一的纳米囊泡正在掀起一场革命!这种来自人体天然细胞的智慧载体,不仅能再生胰岛、逆转胰岛素抵抗,更可能永久改写糖尿病史……


在当今医学领域,糖尿病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传统的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症状,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然而,随着再生医学的飞速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SC)及其衍生的外泌体(Exosomes)为糖尿病带来了新的希望。


1.webp



今年发表在biomimetics上的一篇高质量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糖尿病缓解方案》, 深入探讨这一前沿领域,看看MSC外泌体如何成为糖尿病的新曙光。


01
MSC外泌体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约有5.37亿成年人受到影响,占成年人总人数的10.5%。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其中T1DM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缺失;而T2DM则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占总患者的90%。
尽管目前有多种缓解方法,如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干细胞和胰腺移植等,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胰岛素注射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而干细胞和胰腺移植则面临着供体短缺、免疫排斥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问题的新疗法,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方向。


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骨髓、脂肪组织、脐带、胎盘等多种组织中。MSC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能力。在糖尿病缓解方案中,MSC通过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发挥其作用。


而MSC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MSC的存活率较低,且在高血糖和炎症环境中功能受限。此外,MSC还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缓解效果不稳定。


我们曾以为干细胞是救世主,直到发现它们在糖尿病患者体内存活率不足5%!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寻找一种能够替代MSC的新型疗法,而MSC衍生的外泌体(Exosomes)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02
MSC
外泌体缓解糖尿病的潜力

1型糖尿病
在1型糖尿病中,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缺失。MSC外泌体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促进β细胞再生改善1型糖尿病症状。


1. 免疫调节研究表明,脂肪组织来源的MSC外泌体(AD-MSC-ex)能够显著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如IFN-γ和IL-17)的水平,同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如IL-4、IL-10和TGF-β)的水平。这种细胞因子的变化与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增加有关,可能是通过MSC外泌体诱导的单核细胞增殖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介导的。


所以,MSC外泌体通过调节炎症因子平衡保护胰岛结构完整性,从而实现缓解I型糖尿病症状。


细胞因子的变化也与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增加有关,可能是通过MSC外泌体诱导的单核细胞增殖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介导的。外泌体选择性抑制致病性T细胞(Th1/Th17),但不依赖传统免疫耐受途径(如Treg)。这样可以避免过度免疫抑制导致的感染风险。


2.webp

A. 脂肪MSC外泌体对T1DM大鼠模型的缓解效果脂肪MSC外泌体对STZ诱导的T1DM大鼠模型的缓解效果。外泌体恢复胰岛结构(红圈),胰岛素(棕染)阳性率升3.2倍。外泌体组的胰岛损伤得到显著改善,胰岛素染色呈阳性,表明β细胞功能恢复。同时,外泌体组的IL-4、IL-10和TGF-β水平增加,而IFN-γ和IL-17水平降低,显示出免疫调节效果。此外,骨髓MSC外泌体能够将树突状细胞转化为分泌IL-10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激活。这种转化通过增加免疫抑制分子(如IL-6、TGF-β、IL-10和PEG2)的表达,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如IL-17和IFN-γ)的分泌来实现。B. BM-MSC-ex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骨髓MSC外泌体能够将树突状细胞转化为分泌IL-10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激活。这种转化通过增加免疫抑制分子(如IL-6、TGF-β、IL-10和PEG2)的表达,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如IL-17和IFN-γ)的分泌来实现。


2. β细胞再生
MSC外泌体不仅能够调节免疫反应,还能促进β细胞的再生。例如,脐带MSC外泌体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中显示出显著的缓解效果。这些外泌体能够限制胰腺组织损伤,促进再生,并增强胰岛素的产生。


MSC外泌体通过促进β细胞的再生和增强胰岛素的合成,显著改善了T1DM小鼠的糖尿病症状。
3.webp


C. 脐带MSC外泌体对T1DM小鼠的缓解效果。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经脐带MSC外泌体处理的T1DM小鼠的胰岛结构得到显著改善,细胞数量增加。与PBS处理的对照组相比,脐带MSC外泌体处理组的胰岛素含量增加,与胰岛素信号和组织再生相关的基因(如胰蛋白酶)表达上调(数据请查看原文)。


外泌体在T1DM中调节自身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 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 增加Treg细胞抑制Th1/Th17活性。
  • 降低IL-1β、IFN-γ等炎性因子。
通过上述3种效应,调节自身免疫反应,从而阻断自身免疫攻击,实现症状缓解。
4.webp

外泌体在1型糖尿病中调节自身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MSC外泌体作用于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增加调节性T细胞(Treg)的活性,并抑制Th1和Th17细胞的活性。最终,MSC外泌体抑制Th1和Th17释放的促炎细胞因子。这可以防止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β细胞凋亡。Th1/Th17 = 1型辅助性T细胞/17型辅助性T细胞;IL = 白细胞介素;TGF = 转化生长因子;IFN = 干扰素。

2型糖尿病
在2型糖尿病(T2DM)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是主要特征。MSC外泌体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慢性炎症改善2型糖尿病症状


1. 改善胰岛素抵抗
研究表明,脐带MSC外泌体能够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如IRS-1和AKT),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的表达,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在高脂饮食(HFD)/STZ诱导的T2DM小鼠中,外泌体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血糖水平,并促进骨骼肌和肝细胞中的葡萄糖摄取。


5.webp

A. 脐带MSC外泌体对T2DM小鼠的缓解效果。外泌体处理的T2DM小鼠显示出胰岛素信号标志物的表达增加,如IRS-1和AKT,以及GLUT4的表达增加,表明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此外,外泌体还能够通过增加GSK3β、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激酶的表达,调节糖代谢。这些变化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T2DM的症状。B. 脐带MSC外泌体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外泌体处理的脂肪细胞显示出脂肪素和IRS-1的表达增加,而瘦素表达减少,表明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


2. 减轻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是T2DM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在脂肪组织中。研究表明,脂肪MSC外泌体能够通过诱导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减少炎症因子的分泌,减轻脂肪组织的炎症。


6.webp


C. 脂肪MSC外泌体对肥胖诱导小鼠的症状缓解效果。外泌体处理的肥胖诱导小鼠显示出M1型标志物(如TNF-α、IL-12和IL-6)的表达减少,而M2型标志物(如Arg-1)的表达增加,表明炎症得到减轻。


3. β细胞保护,抑制凋亡
在2型糖尿病中,慢性高血糖会增加胰岛β细胞的代谢压力,可能导致缺氧环境并引发β细胞凋亡。为了增强β细胞的存活和功能,研究者们探索了MSC外泌体的应用。在缺氧条件下,MSC会释放大量外泌体,这些外泌体已被证明可以改善β细胞的存活和再生。


7.webp

E. 脐带MSC外泌体对缺氧条件下β细胞的保护作用。外泌体处理的β细胞在缺氧条件下显示出细胞凋亡率降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如eIF2α、CHOP和GRP78)的表达减少。

外泌体缓解T2DM症状的分子机制

  • 逆转胰岛素抵抗 (肌肉细胞胰岛素敏感化)
8.webp

MSC外泌体作用于肌细胞,增加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IRS1和p-AKT的表达,促进GLUT4转位。同时下调TNF-α,改善细胞胰岛素抵抗。IRS=胰岛素受体底物;AKT=蛋白激酶B;GLUT=葡萄糖转运蛋白;蓝箭头=外泌体信号转导过程;黑箭头=胰岛素信号转导过程。



  • 改善慢性炎症 (脂肪组织炎症调控)
9.webp

BM-MSC外泌体诱导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外泌体中的p-STAT3作用于白色脂肪组织(WAT),将M1型巨噬细胞转化为Arg-1高表达的M2型亚型。抗炎细胞因子从Arg-1high M2巨噬细胞亚型释放,抑制WAT炎症并改善胰岛素抵抗。外泌体同时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增加SIRT-1和脂联素表达,降低瘦素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STAT=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WAT=白色脂肪组织;蓝箭头=外泌体信号转导过程;红色箭头:衰老BM-MSC外泌体中miR-29b-3p诱导胰岛素抵抗;绿色箭头:抗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过程;黑色箭头:胰岛素信号转导过程。



  • 抑制β细胞凋亡
10.webp

脐带MSC外泌体在缺氧环境下对β细胞的保护作用。脐带MSC外泌体中含有miR-21,通过抑制由持续高血糖引起的缺氧环境下β细胞中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如eIF2α、CHOP和GRP78),抑制β细胞凋亡。ER:内质网;蓝色箭头:外泌体中涉及miR-21的信号转导途径;黑色箭头: 高血糖诱导的凋亡信号转导过程。

03
展望

T2DM的高占比凸显了胰岛素抵抗管理的紧迫性,而T1DM虽小众但需求创新疗法。外泌体作为新兴工具,对两者均有转化潜力,但需结合疾病特点优化策略。如T2DM侧重代谢调控,T1DM聚焦免疫修复。


基于MSC外泌体在缓解糖尿病症状上的潜力,我相信其在后续的临床应用种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与传统方法相比,MSC外泌体具有低免疫原性、稳定性高、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


此外,MSC外泌体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实现靶向递送,提高效果。这些特性使得MSC外泌体成为一种理想的无细胞方案。


在未来的糖尿病应对方案中,MSC外泌体通过调节免疫反应、保护β细胞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以为糖尿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资料
1. The Potential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to Treat Diabetes Mellitus.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临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楼主| 发表于 2025-8-2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啥时候能临床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西,齐鲁,协和,等一流医院都在临床试验,很快就会出指导书,快的话2年,希望就在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干细胞贵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0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只打雷不下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1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就在眼前,还是要好好控制血糖,期待迎来胜利号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1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看的不太懂,但我希望尽快落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1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50年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2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多年糖尿病人、都靠胰岛素保命、打针时不知那个位置还可以打、总希望医学界的专家给我们病人带来福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3 10:04 , Processed in 0.255021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