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4173
注册时间2008-2-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听众
收听
性别保密
阅读权限75
|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2025年香港大学联合招生JUPAS放榜,掀起了近年来最激烈的一场升学角逐。
不仅DSE报考人数创新高,JUPAS申请人数也创下近五年新高,八大录取率却跌至新低。
从今年的数据走势看,高分段扎堆,分数线全面上升,中低分段考生压力明显加大,普娃的上岸之路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窄。
曾经托举着孩子未来的香港升学梦,今年在残酷的竞争面前,被无情地击碎了一地。
申请人数破纪录,录取率创五年新低
2025年香港大学联合招生JUPAS放榜揭晓,竞争激烈程度可谓史无前例。
今年一共有43,269名考生参加联招,比2024年增加了3,635人,增幅高达9.2%,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最高申请人纪录数。
在所有申请者中,只有15,808人获得八所资助大学的学士课程、都会大学自资学士课程以及教育大学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的录取资格。
录取率为36.53%,较去年下降3.27%,刷新了近五年来的新低,意味着约六成考生无缘进入港八大。
图源:JUPAS
从录取志愿情况来看,Band A首三志愿的录取比例为83.2%,比2024年的87.46%下降了4个百分点。
而Band B志愿录取比例则由去年的6.99%升至9.68%,增加了2.69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意味着,即使考生成绩达到预估分数线,但被录取的几率依然会大幅下降。
另外,有4,904人获得SSSDP资助计划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录取,其中,76.92%的申请人被Band A首三志愿录取,10.5%的申请人被Band B志愿录取。
图源:JUPAS
今年高分考生集中,热门专业录取分数普遍上涨,当然最受瞩目的就是香港神科——医学的录取。
以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两大医学院为例,今年共有357名DSE考生通过联招获得取录,比去年多18人,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其中,港中大医学院通过联招取录202人,占医科学额的68.5%,如果加上“学校推荐直接取录计划”,总数达到212人,占整体学额的72%,并且已经连续七年保持本地生比例在七成或以上。
图源:香港01
港大医学院通过联招取录155人,占比52.5%,较去年升7.8个百分点,连同学校推荐及顶尖运动员计划,共有180名文凭试生入读医科,占学额61%,为历年最多应届生。
其余约四成学额主要取录IB课程学生,包括至少11名满分状元。
港中大医科今年有34名DSE考获6科40至42分的高分生,港大则有16人;港大同时录取3名DSE状元。
总体来看,2025年JUPAS放榜的最大特点是申请人数创新高、录取率创近五年新低、热门学科门槛普遍上涨。
对于未来的考生而言,除了成绩要尽量争取高分,合理填报志愿、分散风险也很重要,因为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即使分数达标,也可能面临志愿落空的局面。
过半状元选医学,港中文成最大赢家
今年的JUPAS放榜,不仅录取率创了新低,港校之间抢尖子生的排位赛也很有看点。
香港中文大学成为最大赢家,通过JUPAS录取了2,978人,另外还有101人是通过校长推荐计划录取。
全港前100名的尖子生里,有一半选择了港中文,这已经是港中大连续第四年保持这样的吸引力。
图源:香港中文大学
七位状元选择了港中大,其中包括终极状元王海博、4名超级状元、以及2名状元,他们全部都报读了中大的王牌课程“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课程GPS”。
这个课程连续12年是全港收生成绩最高的项目,满分42分,中位数37.5分,低于35分基本无缘。
图源:大公文汇
今年港中文还收了18位榜眼,其中15人选择GPS、生物医学,剩下的3人选择了计量金融学和风险管理科学。
香港大学今年录取了5名状元,还有60多位4科5**或以上的尖子生。
他们选择的专业包括内外全科医学士、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计量金融、牙医学士和计算与数据科学。
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可见港大在科技与AI领域的地位正快速提升。
港大医学院今年收了210人,整体录取生的最佳五科平均分都超过30分,每一科分数都在5级以上,实力相当强。
图源:香港大学医学院
香港科技大学今年通过JUPAS录取了1,462名DSE考生,其中97%是Band A志愿的第一批录取生。
港科大还吸引了3名超级状元和1名状元,他们选的专业包括国际科研、量化金融、环球商业管理和金融学。
香港理工大学录取了约1,900人,成绩最好的前三个专业是放射学、物理治疗和医疗化验科学。
香港城市大学录取了约1,800人,其中1名状元选择兽医学,还有100多人通过弹性收生获录,118人拿到了城大的精英奖学金。
图源: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教育大学录取了约753人,整体成绩比往年好;岭南大学的录取情况和去年差不多,约八九成的录取学生为Band A考生。
总体来看,港前三在尖子生争夺战中依然占据压倒性优势,港中文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类专业几乎霸榜。
港大和港科大则在商科和科技领域稳居第一梯队,这也让中低分段的学生进入顶尖专业的机会越来越少。
DSE黄金时代不再,路还在何方?
今年港八大录取率只有36.53%,不少家长一看就慌了,难道DSE的优势没了?
这种担心不是空穴来风,DSE的黄金时代确实过去了,但这并不代表路被堵死了。
首先,DSE的本身有很大的缓冲区。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申请复核,如果分数提升,可在8月14日前修改志愿冲击更高Band。
如果首轮落选,还有补录和叩门的机会,甚至可以重考部分科目,成绩保留两年,第二年再战心仪学校。
其次,副学士和专上学院的升学路径也逐渐成为很多普娃曲线救国的选择。
先读两年副学士,再升读港八大,本地升学率相当可观,港大附属学院三分之二学生最终进了港八大,三分之一冲进港前三。
图源: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港理工专上学院79.7%进入八大,其中878人直升本校,94人进港科大,95人进港中文。
图源: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
这不仅提供了第二次选拔进入名校的重要通道,而且副学士学位还获得海外多国百强大学认可,海外留学的路也更宽了。
值得一提的是,SSSDP和自资学士课程也提供了比八大更低门槛的本科学位机会,而且对接的是香港的紧缺行业,就业竞争力不容小觑。
比如护理、物流、保险等领域,薪资普遍在中等水平以上,对于不想赌补录、又想直接读本科的学生,这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然而,多元路径并不等于低风险,DSE考试激烈竞争和“本地生”身份的门槛,让早布局变得至关重要。
未来通过高才通、优才等计划入港的家庭,必须实际居住满两年才能获得本地生资格,这意味着抢占身份红利的窗口期在缩短。
但最核心的一点依然是成绩好是硬通货。
无论是直通Band A的热门专业,还是通过副学士、SSSDP曲线救国,高分始终是升学的第一推动力。
只不过这个高分的定义正在被不断抬高,留给中等段学生的缓冲时间,已经不像五年前那么从容了。
参考资料:JUPAS放榜|357DSE尖子讀醫 聯招佔額中大69% 港大53%低於承諾JUPAS放榜|讀醫狀元花落誰家? 中大錄7狀元稱冠 攬終極狀元中大医学院取录七名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最高成绩的学生首100名精英学生中,有一半连续第四年入读中大JUPAS放榜|港中大取錄7「狀元」 成聯招大贏家JUPAS放榜|想入港大 中大医科?你得考到這個分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