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回复: 1

[心情点滴] 学生债务激增、毕业生薪资缩水,英国高等教育已陷入困局,为什么还要考大学?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5 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As thousands more teenagers scramble for university places, I have to ask – why?

Student debt increasing, graduate salaries dropping, high-skilled jobs thin on the ground –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K is a mess

又有成千上万的青少年争抢大学名额,不禁要问——为什么?

学生债务激增、毕业生薪资缩水、高技能岗位稀缺——英国高等教育已陷入困局

<hr/>一位中国经济学家曾让我解释英国的大学教育。&#34;为什么你们要在年轻人最具创造力的年纪,&#34;他问道,&#34;把他们关在‘修道院’里三年,还让他们喝得烂醉?&#34;
每年八月,当数十万英国青少年争相进入大学时,我都会想起这个问题。他们必须在考试中展现完全过时的记忆力把戏,然后开始一段与现实生活几乎毫无关联的学术经历。
他们可能因此获得更高收入,但或许并不比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本应获得的报酬更高。
英格兰现行的大学体系混乱不堪,亟需皇家委员会介入调查。1997至2010年间,大学生人数激增了68%。
随后联合政府执政时期,大学每招收一名学生就能获得每年9,000英镑的拨款,且招生人数不受限制。这直接导致了教育标准下降和校园过度拥挤。
2.webp

伦敦一所学校的学生收到 A-level 考试成绩后 | Andy Rain/EPA

有些城市甚至拥有两到三所大学,配备多个校区、学生宿舍及相应管理费用,这种浪费简直荒谬可笑。
这些大学的副校长们领取着离谱的高薪,罗素集团成员校的平均年薪已达40万英镑 。
<hr/>政府声称通过将学费和生活贷款视为借款,收回了所有成本。这种操作让大学的挥霍行为看起来不像公共支出,而像是债务——其理论依据是学生终将连本带利偿还。
但直到最近,预计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能全额偿还贷款——这毫不奇怪,因为人均贷款额平均高达5万英镑 。
累积的学生债务规模惊人,目前已突破2500亿英镑,据称到2040年代末将逼近5000亿英镑 。高等教育为何能享受不计入当期支出的特权,始终令人费解。
就像高铁2号线项目一样,财政部总喜欢把某些高端支出美化为&#34;投资&#34;而非真金白银的消耗。
对海外学生学费的依赖——如今已占大学收入的近四分之一 ——导致了当前的危机。随着这部分收入下降 ( 部分原因是近期的移民和签证政策变化 ),英格兰40%的大学将陷入财政赤字 ,教职岗位和课程设置正在缩减。
<hr/>与此同时,高等教育领域的每一条消息都令人沮丧。雇主们不仅不再看重学位等级,甚至开始轻视学位本身。
十年前,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安永就已在招聘中不再关注A-level成绩和学位等级 ,而普华永道则表示将采用能力与行为测试。
我从未见过任何工作岗位真正取决于学位等级。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英格兰超过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如今从事中低技能工作。
另一项调查显示,毕业生 &#34;溢价&#34;正在暴跌 。这不仅是英国的问题——在美国和欧盟范围内,大学毕业生失业率已几乎与非毕业生持平 。
学生们似乎过得很痛苦。三分之二离家上大学的学生报告称心理健康问题激增,其中90%的人饱受孤独之苦。波士顿咨询集团去年发现,毕业生已成为最快陷入长期病患的年轻群体。
解决方案显而易见:缩减规模。大学课程必须至少三年、每学年仅六个月授课时间的论调荒谬至极。正如前大学事务大臣乔·约翰逊所提议的 ,对多数专业而言两年学制已足够。
那些自诩为完全体大学的院校数量应当大幅削减。几乎每座城市都拥有两所大学(伦敦更是多达40所)的现状,必须通过大规模合并来终结。我们应当重振职业技术学院体系,重点强化与本地就业市场的对接。
<hr/>詹姆斯·戴森于2017年在威尔特郡创办戴森学院时就提出了这一构想。另一所位于赫里福德郡的新模式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则由保守党议员杰西·诺曼创立。
大量毕业生从事着理论上无需学位的工作,而福利国家却长期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疗和护理人员,这简直荒谬至极。这是教育规划的重大失误。
高等教育应当在使用时免费,而非像现在这样,仅对父母能预先支付学费的人免费。但完成大学课程的人,应当通过工作生涯中缴纳略高一点的税率来偿还这一特权。贷款应仅用于生活开支。
当然,大学不仅仅是为工作做准备,即便对18岁的年轻人来说,就业确实是当务之急。大学的意义远超人生起点站。它所提供的通识教育体验,其影响远不止于当下受惠的年轻学子。
真正的大学应当向所有年龄层的人推广思想广度与言论自由。它不应因资源萎缩而固步自封。其课程与成果应当突破围墙界限,惠及更广泛的社区群体。
高等教育机构耗费了我们巨额资金,我们不该觉得这些投入在年轻人身上是种浪费。
<hr/>
刊载:英国卫报 | theguardian

作者: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卫报专栏作家、作家和BBC主持人。

刊载: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5/aug/14/university-teenagers-student-debt-graduate-britain

20250814 | 编译:24时观象台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5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成了“醉酒修道院”,还三年起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4:27 , Processed in 0.16338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