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从吉姆·法利担任福特CEO以来,他的一个隐秘的愿望就是打败中国汽车,重振T型车时代的福特辉煌。
通用、大众之流,已经不入他的法眼了。
所以最近这几年,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著名“中吹”——逢人就说“中国汽车天下第一”。
但这个家伙在暗地里,却对中国汽车上下其手。
作为CEO,他很有钱,于是他空运回美国一台小米SU7,天天盘。
包括比亚迪,五菱汽车等,只要是中国汽车的代表品牌,都会被福特这个胖子CEO带回去研究。
但在彼时,这个胖子在看到中国汽车的制造工艺和成本控制大法后,几近绝望。
他哀叹,此生永远无法追上中国汽车。
但最近几天,这个胖子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声称自己找到了干翻比亚迪的福特大法。
这很魔幻。
而且按照老美说话普遍要打一个淘宝折扣的普遍规律看,法利又将空欢喜一场。
法利最搞笑的一点,就在于他拆中国汽车后,拆到怀疑人生。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令人谦卑的事。”那时候的福特CEO吉姆·法利,坐在阿斯彭思想节的讲台上,语气像极了被学霸碾压的学渣。
当时他干了一件让底特律工程师集体破防的事:把比亚迪海豹、五菱缤果等中国电动车空运回美国,拆开再组装。
但这导致实验室里一片死寂——电路板上华为的标识、刀片电池的精密结构,让这群老牌汽车人感觉自己像在考古“外星遗迹”。
更扎心的是用户体验。
法利掏出手机坐进比亚迪,蓝牙自动连接、支付系统无缝接入、AI助手秒响应。
“整个过程丝滑得像呼吸,而福特搞个类似功能?得先看苹果和谷歌的脸色!”
他甚至在公开场合自曝日常通勤开小米SU7,直言“棒极了”,气得美国媒体骂他“长他人志气”。
这个胖子的拆解报告赤裸裸写着三组数据——
成本:中国同级电动车比美国便宜50%,入门款仅1万美元;
技术:磷酸铁锂电池专利83%握在中国手中,寿命比西方产品长30%;
产能:中国年产量4000万辆,多出来的产能“足够淹没北美市场”。
“我们还在玩积木,人家已经开始玩变形金刚了。”一位福特工程师的吐槽,成了这场技术代差的绝佳注脚。
当然,法利看到这个结果很可能也被吓出尿来。
被按在地上摩擦两年后,法利终于憋出了大招——砸50亿美元(约合360亿人民币),启动“通用电动汽车平台”计划。
他先是砸20亿美刀改造工厂。
肯塔基州燃油SUV产线变身电车基地,工人从2800人砍到2200人,效率反升40%。
然后他又掷出30亿建电池厂。
福特在密歇根州自产磷酸铁锂电池,死磕“去中国化”(尽管技术源头还是宁德时代)。
但这个是不是还能成行,就难说了。
因为磷酸铁锂电池,不久前被禁止出口。
当然,法利的王炸,是2027年推3万美元电动皮卡,比美国电车均价低2.6万刀,放话要做“最实惠的电动皮卡”。
他把这场豪赌称为 “又一个T型车时刻” ——1908年福特靠流水线颠覆汽车业,如今他想复刻神话。
新工厂号称“装配时间缩短15%,零件减少20%”,甚至吹牛五年用车成本比二手Model Y还低。
但明眼人都看出蹊跷:一边喊着“去中国化”,一边偷偷学中国模式。
复制比亚迪的模块化平台,把电池、电机、电控集成度拉满。
砍掉华而不实的大型电动SUV,专攻平价市场(毕竟美国电车平均价5.6万刀,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挖角特斯拉和苹果高管道格·菲尔德,让他用“硅谷思维”改造传统产线。
从前几年法利的表态看,比亚迪俨然已经成为他的一生之敌。
“比亚迪有70万员工、20万工程师,怎么打?”法利自问自答:“我们靠创新!” 他抛出一个神逻辑:福特研发了“阿波罗13号级精准”的驱动系统,能让电池体积缩小30%,续航却不缩水。
现场掌声雷动,直到有人小声提醒:“老板,阿波罗13号是失败任务啊…”(注:该飞船登月失败,靠紧急救援才逃生)。
但更打脸的来自技术现实:
先是电池技术代差。
中国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仅为美国一半,福特却要等到2026年才能量产。
当然还有产业链硬伤。
美国稀土供应链断裂,福特曾因缺料停产三周,而中国掌控全球90%稀土加工。
最后是智能生态碾压。
华为鸿蒙车机支持人脸识别、无感支付,福特车机还在卡顿黑屏。
就连福特自己人都不信邪。
福特首席电车官道格·菲尔德尬夸:“我们电池小三分之一就能赢!”
但他这算法,堪比用算盘挑战超算。
法利最应该庆幸的,就是目前福特有关税护体。
毕竟在看到技术干不过中国车企后,美国祭出“终极大招”:对中国车征收25%关税,电池综合税率飙到80%。
结果呢?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福特每年因关税损失20亿美元,通用更惨,赔35亿;
中国车企直接绕道墨西哥:长城联合FF(法拉第未来)推出混血车型“FX Super One”,预售订单破万,比美国同级车便宜20%;
最讽刺的是通用身体很诚实:一边骂中国,一边顶着80%关税继续买中国电池。
法利终于悟了:“脱钩是死路,合作才能活命。”
于是福特一边喊“自力更生”,一边默默把宁德时代技术塞进BlueOval电池厂。
对于法利而言,这是一场生死赌局。
因为福特。
这场豪赌背后,是福特背水一战的悲壮:
过去两年半电车业务狂亏120亿美元,今年预计再创新高。
美国电车渗透率仅7%,中国已超40%,消费者用脚投票。
而且美国人时间无多——比亚迪上半年卖102万辆纯电车,超特斯拉30万辆,留给福特试错的时间不多了。
法利在发布会最后抖了句真心话:“我不能100%确定一切会顺利。”
毕竟底特律曾无数次尝试平价电车,结局全是扑街。
1908年,福特T型车用流水线碾压马车;2027年,中国电车正用智能生态碾压燃油车。
当法利喊出“劳资要打比亚迪”时,他办公室墙上还挂着小字:“向老师学习,然后战胜老师”——这行字,写在小米SU7的海报下方。
若想交流互联网话题,可关注以下权威账号,每日吃新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