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回复: 2

[科学观察] “机器藏羚羊”深入可可西里 零距离守护羊群迁徙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2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在青藏高原的腹地,横亘着一片广袤而严酷的净土——可可西里。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候极端,人迹罕至,却也因此成为了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庇护所。
每年五至八月,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雌性藏羚羊会汇聚到可可西里卓乃湖等区域产仔,然后再带幼仔返回原栖息地,这也被誉为“全球最壮观的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不过,藏羚羊天性机警,人类难以近距离观察其自然行为,给科研和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令人欣慰的是,具身智能的发展有望为这一困境带来转机。近日,一只外形酷似藏羚羊的四足机器人——“机器藏羚羊”来到卓乃湖,稳定地移动在羊群之中,与它们一同迁徙。这只“机器藏羚羊”突破了人类观测野生动物的常规距离限制,通过零干扰拍摄为藏羚羊行为研究提供更精准可靠的影像和数据,从而更有效守护藏羚羊与可可西里。
1.webp


“藏羚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譬如它为何迁徙产仔,原因还众说纷纭。”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表示,藏羚羊的研究和保护需要依托科技的进步,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可可西里,对科研、保护所发挥的作用值得期待。
记者获悉,“机器藏羚羊”由杭州云深处科技提供绝影X30四足机器人与通讯控制方案,苏州白鹿鸣团队完成仿真动物外形制作。在此任务中,云深处科技打造的“机器藏羚羊”依托人工智能学习与训练,从容跨越雪地、山地、沼泽、荒漠、河流等复杂地形。在可可西里开阔地带,其操控距离可达2公里,有效避免了车辆和人员介入对藏羚羊造成的惊扰。
为保障通信能力,“机器藏羚羊”搭载了自组网通讯模组,能在复杂地形下快速部署现场网络,利用无中心、多跳连接、动态组网的特性,加强机动场景下的通信能力,实现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协同作业。
而在科考拍摄过程中,云深处科技研发的山猫M20轮足机器人则完成了肩负起为工作团队背负氧气瓶等应急物资的重任。据介绍,其基于AI运动控制算法可自主调整姿态,独特的轮足设计融合了轮式机器人的速度与足式机器人的越障优势,在高原的复杂地形、恶劣气候下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同时,“AI+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也正进入行业无人区。对此,云深处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做机器人的初心,就是代替人类去那些危险的地方、做重复的工作,未来会根据可可西里的环境和需求,进一步改善优化产品方案,协同智能守护藏羚羊。
长期以来,可可西里的巡护工作充满艰辛,巡山队员往往冒着生命危险守护这片净土。谈及“机器藏羚羊”的到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执法监督科科长秋培扎西说,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中国硬核科技协助保护工作,将为可可西里提供科技动能。
在可可西里的苍穹下,精密的“机器”守护者与坚韧的生命描绘着科技与自然共生的图景。这不仅是机器人的远征,更是人类用智慧延伸的臂膀,以最温柔的姿态触摸、理解这片秘境,让“万羊奔腾”的壮丽在科技的守护下得以生生不息。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去过可可西里边缘,那环境真恶劣,没想到机器人都能去守护藏羚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研究所装备精良、科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19:56 , Processed in 0.16428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