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2

[科学观察] 星闻 | 冥王星外还有“第九行星”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1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冥王星外

还有“第九行星吗?


冥王星之外有一个小天体,它对外太阳系的形成、演化和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天体是2023年3月、5月和8月科学家们使用昴星团望远镜(位于美国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山,其主镜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单片主镜)观测时发现的,名为2023 KQ14


由于其独特的遥远轨道,2023 KQ14“类赛德娜天体(Sednoid)”成为这一类罕见物体的第4个成员。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2023 KQ14的轨道已至少稳定保持了45亿年。虽然如今它的轨道不同于其他类赛德娜天体,但模拟表明,42亿年前它们的轨道非常相似。


1.webp

2023 KQ14的轨道(红色部分)与其他三个类赛德娜天体轨道(白色部分)的比较。
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5/subaru-telescope-disco-2.jpg


事实上,2023 KQ14目前的轨道与其他类赛德娜天体不同,反而表明外太阳系比此前认为的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同时,它的发现也对假想的第九行星提出了新的限制:如果第九行星存在,那么它的轨道一定比通常预测的更远


研究者Yukun Huang博士指出:“2023 KQ14的特别轨道降低了‘第九行星’假说的可能性。有可能太阳系中曾经存在过一颗行星,但它后来被驱逐出去,于是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寻常的轨道。”


理解这些独特、遥远天体的轨道演化和物理特性,对于揭示太阳系的完整历史至关重要,而昴星团望远镜是目前地球上少数几台有能力进行此类观测的望远镜之一。相关研究已发表在Nature Astronomy上。
来源 https://phys.org/news/2025-07-subaru-telescope-fossil-outer-solar.html





“外冷内热”天王星



最近有项新研究表明,天王星确实有自己的内部热量——这一发现不仅为未来的探测任务提供了重要参考,还加深了科学家对行星系统的理解。


新发现解决了关于这颗气态巨行星的一大科学谜团:1986年“旅行者2号”的观测分析并未显示天王星内部存在大量热量,这违背了科学家对巨行星形成和演化的理解。然而,利用数十年的航天器观测和计算机模型,科学家们发现天王星释放的热量比它从阳光中接收的热量更多,这意味着它仍在缓慢释放早期历史中残留的热量


2.webp

图片来自Unsplash/CC0 Public Domain。
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2/uranus.jpg


不过,尽管内部仍有热量,但天王星的内部热量比太阳系中的其他巨行星更少,它释放的热量比它通过阳光吸收的热量多出约12.5%——作为对比,木星、土星和海王星等行星的数值达100%以上。


目前尚不清楚这一现象的成因,但研究人员表示,天王星可能具有与其他巨行星不同的内部结构或演化历史。新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发现是,天王星的能量水平会随着它长达20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且季节变化很可能是由行星的偏心轨道和倾斜自转引起的。相关研究已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来源 https://phys.org/news/2025-07-scientists-uranus-puzzle-revealing-lingering.html





无限宇宙里的

宇宙“无限”


最近,科学家们在无限的宇宙中发现了“无限”——两个相撞星系合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无限符号“♾”。而在“♾”的中心,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正嵌入一片气体云里。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发现令人着迷:它暗示了黑洞形成的一种新机制,为早期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3.webp

韦伯空间望远镜观测到的两个星系碰撞后形成的“♾”,以及中间的新生黑洞和碰撞前就已经存在的另外两个黑洞。
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5/to-infinity-and-beyond.jpg


“♾”看起来不同寻常——不仅形状特别,还拥有一个正在大量吸积物质的超大质量黑洞。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黑洞不在合并星系的两个星系核内部,而在两个星系相撞之处。这一发现还对早期宇宙中黑洞形成机制的争议产生了影响。


其中一种理论——“轻种子(light seeds)”理论——认为,当恒星核心坍缩并爆炸时,会形成小型黑洞。最终,这些“轻种子”黑洞会合并形成超大质量黑洞。 因此,有学者提出了“重种子”理论。该理论认为,更大的黑洞可以由大型气体云坍缩而成。然而,“重种子”理论的难点在于,坍缩的气体云通常会形成恒星而不是黑洞。“无限”里的黑洞究竟更能支持哪一种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相关研究已发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来源 https://phys.org/news/2025-07-infinity-evidence-black-hole-birth.html





太阳系行星太阳系行星

有什么不一样?


一颗不起眼的小陨石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太阳系形成方式和时间的认识——来自西北非的12264号陨石正在挑战一个传统看法,即太阳系中靠近太阳的行星形成时间早于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之间区域)以外的行星


根据学界现有认知,当年轻恒星周围的旋转气体盘开始聚集时,行星就形成了,这一过程被称为吸积。随后,这些物质被加热、分化,然后形成行星的地核、地幔和地壳。太阳系内侧原行星的形成时间约为45.66亿年前,外侧原行星的形成时间约为45.63亿年前。距离太阳较远的岩质行星被认为形成时间稍晚,因为它们含有更多水和冰,从而减缓了其内核的熔化过程。


然而,对12264号陨石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结果。


4.webp

图片来自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https://scx1.b-cdn.net/csz/news/800a/2025/meteorite-challenges-t.jpg


研究人员根据陨石中铬和氧的比率证实其来自太阳系外部,再通过测量陨石的铅同位素确定其年龄约为45.64亿年。这一数据与内太阳系的玄武岩相似,而后者存在于行星地壳中。


简单来说,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内太阳系和外太阳系的行星形成速度一样快,而且是同时形成的。虽然在宇宙尺度上两三百万年的差异似乎很小,但却足以重塑我们对太阳系早期行星形成机制的理解。相关研究已发表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上。
来源 https://phys.org/news/2025-07-meteorite-timeline-early-solar.html






大质量恒星形成中的

碎裂双模式


近日,由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日本国立天文台等科研团队主导,与日本、墨西哥、美国、德国和智利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的科研人员利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揭示了“枢纽-丝状系统”(HFS)分子云中存在的碎裂双模式和多尺度动态物质吸积现象,为大质量恒星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证据。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天⽂学学术期刊《天⽂与天体物理》上。


5.webp

图左为目标区域I18308中的HFS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云核间距的分布,该hub-filament system(HFS)分子云由两条独立丝状结构和中心hub团块构成;图右为多尺度动态物质吸积艺术图。
http://shao.cas.cn/2020Ver/xwdt/kyjz/202508/W020250806515799178242.png


研究团队利用国际最先进的(亚)毫米干涉阵望远镜ALMA,在1.3mm波段以约3000天文单位的空间分辨率,对观测目标I18308这例具有优美HFS形态特征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进行了精细刻画(图1左)。研究发现,该单个分子云中存在依赖空间尺度的两种不同碎裂模式,为目前鲜有的大质量恒星形成中的碎裂双模式候选提供了最新的教科书式案例。如图1左所示,HFS云中的丝状结构F1和F2表现为柱状碎裂模式,云核呈准周期性分布,其特征间距分别约为0.11和0.14秒差距,该数值符合湍流主导的碎裂机制。然而,位于HFS中心处的尺度更小的hub团块表现为类球状碎裂模式,云核特征间距约为0.06秒差距,符合引力主导的热金斯碎裂机制。这一发现为“碎裂双模式”提供了直接观测证据,对仅预言单一碎裂模式和碎裂机制的部分主流模型提出了观测新挑战,如整体引力坍缩模型,为恒星形成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在整个HFS云中未探测到30倍太阳质量以上的星前核,研究还发现云核的质量和密度随演化阶段显著系统性增加趋势。这为“多尺度动态物质吸积”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图景提供了又一新的观测证据。研究团队认为,I18308目标区域中具有清晰的HFS形态为该图景提供了天然条件——hub处的低质量星前核通过金斯碎裂形成,经由引力坍缩过程形成中低质量原恒星,通过涉及丝状结构、团块和云核等多尺度物质吸积方式“成长”为最终的大质量恒星。
来源 http://shao.cas.cn/2020Ver/xwdt/kyjz/202508/t20250806_7901302.html



科学审核 苟利军  编译 雪琪校对 某西  编辑 怀尘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11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总看科幻片猜第九行星,现在看研究,感觉宇宙奥秘真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自成一派
  • 打卡总天数:281
发表于 2025-8-1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20:08 , Processed in 0.19805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