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汽车资讯] 利润暴跌37%,丰田深陷“三座大山”,还能翻身吗?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webp

87日丰田财报抛出重磅数据:2026 财年首季销售额增长3.5%12.25万亿日元,但营业利润降11%,净利润更暴跌37%8414亿日元。全年利润预期从3.8万亿日元砍至3.2万亿,唯独1120万辆销量目标不变。美国关税成最大杀手—— 全年预计吞噬1.4万亿日元利润。这组数字背后,藏着普通消费者绕不开的现实影响。
2.webp

美国关税政策堪称丰田利润表的“拦路虎”。从4月起,美国对进口车关税从2.5%跳涨至25%,仅首季就直接啃掉4500亿日元利润。这种成本不可能凭空消失,丰田已宣布7月起北美市场主力车型涨价,单车涨幅超200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价格传导的滞后性。丰田在北美年产约200万辆车,但仍有30%依赖进口。关税成本正通过供应链逐级渗透,未来不仅新车涨价,维修配件、保养费用都可能水涨船高。就像超市里进口水果涨价,最终还是消费者掏腰包。
3.webp

维持1120万辆销量目标的背后,是丰田 “以价换量” 的挣扎。国内市场最明显:锋兰达8.98万起售,威兰达12.98万起售,较去年降价超30%。但这种降价藏着猫腻:
4.webp

部分车型减配明显,比如入门版砍掉座椅加热、倒车影像;所谓“终身质保” 限定非营运车辆,且需全程在4S店保养,隐性成本更高。就像打折的衣服,看似便宜,却可能少了口袋或纽扣。
而销量硬撑的代价,是未来更大范围的涨价。丰田全球库存周转天数已从45天增至58天,经销商压力陡增。短期促销清库存后,必然通过后续提价补亏空,消费者别被 “短期甜头” 迷惑。
5.webp

利润暴跌的深层原因,是电动化转型滞后的反噬。当比亚迪、特斯拉用纯电车型抢占市场时,丰田仍押注混动,纯电车型销量仅占全球2.3%。为守住份额,只能在燃油车市场 “血拼价格”。
这种被动在数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其混动车型毛利率从18% 降至12%,纯电车型更是亏损。反观比亚迪,纯电车型毛利率稳定在15%以上。此消彼长间,丰田的价格优势正在瓦解。消费者若选择丰田,其实是为其转型阵痛买单 —— 这些亏损最终会通过定价策略分摊到每辆车。
丰田的财报不是孤例,而是全球车企集体承压的缩影。当关税、转型成本、市场竞争多重挤压,没有哪家企业能独善其身。对消费者而言,与其纠结品牌光环,不如紧盯“性价比本质”:相同预算下,谁给的配置更实在?相同车型中,谁的使用成本更低?
在特斯拉和中国车企靠电动车疯狂收割市场时,丰田的混动王牌正被政策边缘化。若再不加速转型,未来恐怕连"利润下滑"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对手根本不给它留位置。


6.webp



版权声明



法律顾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08:09 , Processed in 0.143207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