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0|回复: 10

[科学观察] 云南哀牢山发现的“威氏王天牛”,原来不是“天牛”!最新解读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表示,自己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50米海拔高度发现了“威氏王天牛”。红星新闻对此进行报道后,有网友提出质疑,认为该昆虫学名不叫“天牛”,而是“三栉牛”。
对此,赵力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最新表示,此前说法确实有误,向大家表示歉意。
1.webp


赵力发现的哀牢山天牛实为三栉牛 受访者供图
赵力表示,“威氏王天牛”正式的中文名称叫威氏王三栉牛,属于三栉牛科,我国境内分布有5种,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科;而常见的天牛属于天牛科,全球超2万种,中国约有2000余种。因其外观和天牛相似,有网友也叫它“云南王天牛”。
赵力对此前接受采访时将“威氏王三栉牛”认定为“威氏王天牛”的说法给读者造成困扰表示歉意,同时感谢网友的质疑精神和对科普的较真。他表示,作为科普人士,应该更严格要求自己、表态更严谨,力求将来做到零质疑;力求在保证学术准确性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喜闻乐见的科普内容。
2.webp


三栉牛标本 受访者供图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教研室教授门秋雷博士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天牛科与三栉牛科长得很像,这种现象在演化上属于趋同演化。不同的生物,因为生活环境相似而独立演化出了相同的特征,比如鱼和海豚的流线型体型。天牛科和三栉牛科都有很长的触角,区别在于天牛科的触角末端三节一般与其他节形状相似,不呈现栉状;而三栉牛科的触角末端三节呈栉状,这是三栉牛科名字的由来。
“这个栉有梳子的意思,用在这里是指触角末端三节的形状像梳子。”门秋雷博士说,天牛科隶属于叶甲总科,三栉牛科隶属于鞘翅目拟步甲总科。据门秋雷介绍,威氏王三栉牛(Autocrates vitalisi)在国内分布于云南、广西、四川和重庆,就此物种而言,与天牛科物种最大的区别也是触角末三节的栉状特征。
3.webp


黄条瘤天牛标本 受访者供图
在此,红星新闻谨就此前报道中出现的差错和疏漏向广大读者致歉,并感谢网友和读者的监督。红星新闻将在科普报道中进一步强化多方核实,为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内容。
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编辑 郭庄 责编 邓旆光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8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在云南见过类似虫子,一直以为是天牛,原来还有这讲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8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9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希还是华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9 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敢于承认错误的精神点赞👍,也为敢于提出质疑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9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科上有质疑,精神可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9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愿意出价100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侯经常拿缝衣线拴住它放牛,拿各种物品给它夹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老家农村多的是,经常看到,现在看不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5-8-9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有什么虫虫我在家的时候今常看到,这是我们说的黑壳虫。不要一惊一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09:37 , Processed in 0.21796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